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白明 《北京纪事》2009,(9):69-71
秦二爷着实是位仗义执言的爷儿们,对我那是有求必应。这不,前些时候我刚一张嘴,二爷就帮了我个大忙。而且这忙帮的,叫我今天都没地方找他谢恩去!  相似文献   

2.
我的二爷     
二爷是父亲的二叔、父亲那一辈兄弟都叫他二叔。我们这一辈十个娃子便都喊他二爷。      可怜的二爷 二爷的耳朵有些背,跟他说话时你得喊破嗓子他才听得到。二爷的耳朵聋倒不是什么病引起的。老爷那时是个大地主,但脾气特别坏,看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动手打人。由于二爷干农活时干的慢,老爷就拿皮带抽他。现在他眼角边还留下一条疤痕呢!不知道是打着了哪根神经,他的耳朵就渐渐地听不清了。这还是二爷亲口告诉我的!二爷好可怜,虽然生活在一个地主家庭,但还是一样受罪 。      孤独的二爷 二爷是个单身汉,无妻无儿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金镝 《新天地》2011,(5):35
前些日子,小区内75岁的刘二爷因多次对邻居实施纵火,而被警方抓走。刘二爷也因此成了整个地区前所未有的年纪最大的"纵火犯"。警方介绍说,在短短两个月内,刘二爷连续5次纵火,  相似文献   

4.
秦朝以小篆为标准文字,第一次实现了文字统一。在古汉语文字史上意义重大,在中国文化史上记录下光辉的一页。泰始皇帝在位37年。期间,他五次出巡七次立石。秦刻石文字反映了秦实现统一战争的伟大意义,反映了秦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反映了统一法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实行变法革新成就,可使我们知古而鉴今。  相似文献   

5.
一清华简《系年》曰:盍(阖)(庐)卽(世),夫秦(差)王卽立(位夫秦王指夫差,殆无疑义。又清华简第一册《楚居》:至霝(灵)王自为郢(徙)居秦溪之上,以为凥(处)于章[华之台]。竞坪王卽立(位),犹居秦溪之上。至卲王自秦溪之上(徙)居郢,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知道大奸臣秦桧,却很少有人知道,秦桧家族也出了一位清正廉明、能言善辩的后人。清代乾隆年间,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家府第出了位状元,名叫秦大士(1715~1777),号涧泉,  相似文献   

7.
一秦祚短促,至子婴而亡。子婴是秦王朝第三位君主,即位于危难之中。虽然,子婴在位只有46天,但他英明果断,一举诛杀权臣赵高;他支撑危局,欲挽救秦王朝这所将倾的大厦于不倒;他识时务,见大势已去,最后向刘邦投降。子婴是秦王朝的一位重要人物。然而,由于史籍对他记述不多,且有的史实又相抵牾。因此,不仅关于他一生的作为与活动知之甚少,就连他是秦始皇的什么人,迄今也尚无定论。本文不打算对子婴其人进行全面的论述,仅就他与秦始皇的关系进行考辨,以便弄清楚子婴究竟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相似文献   

8.
秦人先祖本为赢姓,周孝王时,秦人首领非子因养马有功而受封,附庸"秦"邑,"号日赢秦",秦人遂有"秦"之称。秦邑至秦汉时由单字"秦"而改称秦亭,其地当在今甘肃清水县。"秦"与秦亭不仅存在于陇右天水,在上古东方即今河南范县亦有其名,且为秦人始祖伯益封地,则范县之"秦"显系早出。这东、西二"秦"虽非同支,但早有东方一支将地名"秦"随部族迁移而带至天水,后中涌一支商末西迁天水之后,至非子时因受封又袭用"秦"之名。"秦"之本义,《说文解字》以为是封国名,而以"禾名"为第二义或派生义,实则本末倒置。溯其本源,"秦"为禾即谷类作物,则东、西二秦俱因多产禾而以"秦"命其地,又因其善种禾而以地命氏,进而成为族称国姓。可见,"秦"之含义的演化,包含着秦人起源与西迁的丰富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省壶关县树掌镇上河村这个独有一户的小山庄上,有一位默默地与命运抗争了几十年的老人;一位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的老军人。在他的目光中,有一种常人所没有的,能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1923年9月,赵贯珠老人出生在山西省壶关县树掌镇上河村一个贫寒的家庭。1943年,20岁的赵贯珠想参加八路军。可如何与八路军联系呢?就在此时,他姑夫秦万华找上门来。当时抗日主要是靠打游击战,战斗中最头痛的事,就是连找几支步枪都十分困难。这次八路军壶关独立营特地派秦万华到敌区附近一带找一个精明能干、又熟悉本地地形的年轻人,深入敌区内部搞点军火武器,  相似文献   

10.
古瓶,青釉蓝花。古且无款,难辨岁月。 因是祖上传下来的,古二爷极珍爱。外人自是不得见,家里人也只是逢年过节,才可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11.
闻名吕梁的汉高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圪针湾,村里有一位年近八旬的女共产党员。就是这位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老人的名字叫秦拖则,在她还不到10岁时,父亲就身患重病去世了。全家的生活难乎维继。无奈,母亲只好把秦拖则送到邻村圪针湾当了童养媳。13年后,再嫁的母亲也去世了。当时,她的继父心想:"我是个继父,这个前家女儿能孝敬我吗?  相似文献   

12.
商朝词典     
秦·唐·镜子昔日的秦王宫,今天已是一座摄影城——英国摄制组正在拍摄资料片:《商王朝的生活》。导演是位70多岁的英国老人,头戴太阳帽,顶着酷暑,指手画脚,吵吵嚷嚷。于是上前搭话,他阔嘴一张,吐出4个拗口的词:“商、秦、唐、镜子。”我明白:他是说,商,这个三四千年前的中国王朝,是后来大秦大唐的镜子。于是陪这位洋老头瞎忙活,在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在这十数个王朝的废墟上,把玩一面古老的镜子……狐狸精坏女人的俗称,源自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她是千年粉面妖狐,化做人形,托身商王朝宫院,“好一张女儿脸,好一双女儿眼,一身光华,一身曲线,…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里耶户籍简来探讨秦户籍的内容,秦户籍中反映了姓名、身份爵位、籍贯、年龄等基本信息.里耶简每一枚户籍简记录一户人口,分五栏登记,反映出秦户籍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的,各户籍贯均为南阳里,这种户版就是乡保存的户籍,反映出乡里是秦户籍的基层组织管理实施单位.  相似文献   

14.
秦迁刑考略     
随着秦领土的不断扩张,具有实边意义的迁刑应运而生,且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迁刑作为秦的主要刑罚之一,为了满足实边的需要,在执行时,通常对其家庭集团施以包刑,一同迁往边地。在秦的刑罚体系中,迁刑与耐刑的刑罚序列相当,补充完善了秦死、刑、耐的三级刑名体系。  相似文献   

15.
秦都城概论     
研究秦都城对于了解秦的建立、发展与灭亡具有重要意义。秦都城由西向东迁徙与秦国力逐步强 大、势力不断东扩有关,也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秦都城的东迁,为秦的强大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但国都的日益奢侈和豪华,也加速了秦灭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秦漆园经济的发展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广泛的漆林分布、丰厚的生漆资源为秦漆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彰显了秦漆园经济的发展特色;宏观调控政策为秦漆园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秦漆园经济持续深入经营拓宽了产销出路和发展空间;社会需求则是直接影响秦漆园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有效刺激秦漆园经济快速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秦拔楚郢的战争,是指始于公元前280年(秦昭王27年,楚顷襄王19年)的秦伐楚、至公元前272年楚质太子于秦,两国关系复好的整个战争进程而言。通过这场历时九年的秦、楚之战,于秦言是拔郢都、取巫黔,迫楚东迁,使其兼并诸侯的东进战略推进了一大步;于楚言则是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荡,国势趋于倾危,而亲秦与反秦的政治力量经过激烈的较量,亲秦的力量取胜,终致屈秦和好,偏安一隅。虽然本文论列的问题与史事有些是发生在拔取郢都之后,但它是秦拔楚郢战争进程中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8.
从张爱玲的传奇身世入手,剖析了《金锁记》中曹七巧和姜二爷的创作来源,认为张爱玲的身世创伤所造成的潜在意识和女权主义的“阴性愤怒”对于她的创作影响很大,并贯穿在她的作品当中。  相似文献   

19.
仁慈的悲歌     
谭岩 《阅读与作文》2009,(12):22-24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了两个著名的圣人,一位是孔子,一个是孟子,他们共同创立了中国的儒家思想。从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911年清帝国的覆灭,在这长达两千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从数以百计的统治者中走出过一个年轻儒雅的皇帝,  相似文献   

20.
秦简牍书与秦小篆同出一源,但由于笔画与笔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者在书法史、文字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相距甚远:秦简牍书是汉字演变过程中一个至为关键的环节,它的流变历程直接关系到汉字主流———楷书的形成过程;而小篆更多地是充当探索古文字的一个参照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