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网络舆情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划分舆情风险等级,构建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网络舆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网络舆情风险等级为“二级(比较严重)”,与此前专家对这次舆情的评定相吻合.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控的现实困境,从卫生体制、网民、政府、媒介四个评价指标提出网络舆情风险防控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形成因素,界定重大疫情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明确重大疫情事件网络舆情主体、客体、互联网媒介及特定社会环境中相关因素的特点及作用,提出重大疫情事件网络舆情精准导控对策,以提升政府对于重大疫情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营造特殊时期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在全国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公共舆情发生较大变化,朋友圈是这一变化的晴雨表。通过朋友圈进行疫情防治、舆情传播对公共舆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审视其舆情稳定器价值。设计/方法以微信朋友圈这一新型虚拟社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从李文亮医生救治事件的朋友圈传播案例分析入手,透视重大疫情中虚拟公共微平台的舆情传播引导功能与主动性治理效用。结论/发现通过上述措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多领域的传播优势,并借助新技术力量增强主流媒体的流量发力,有效激发朋友圈的舆情演化传播效能,使之成为权威媒体的有效补充,有助于在重大疫情期间公众媒介素养提升和舆情引导与治理。  相似文献   

4.
重大疫情视阈中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治理非常重要,其能够消减社会不良的舆论氛围,引导网民正确表达观点、意见和情绪,为抗击重大疫情提供正确的舆情导向和氛围.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重大疫情视阈中对自媒体网络舆情进行必要干预的重要意义,梳理了自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相关研究,提出了重大疫情视阈中自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相关主体与特征,论述了其传播机制、动力因素、传导路径和演变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大疫情视阈中自媒体网络舆情的干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5.
SARS和新型冠状肺炎等重大疫情催生的负面网络舆情容易引发物价飞涨、民众恐慌等次生效应,造成巨大社会危害。洞悉舆情传播规律,利用政务新媒体及时引导与控制其演化趋势,对控制疫情、稳定经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情景—回应”视角,利用COVID-19期间的十五次舆情事件数据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逆向回归法”,进一步提高模型的仿真效果。以“接子回荆”事件为例,文章通过建模、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政务新媒体回应策略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政务新媒体的回应频率和媒体的影响力程度会对舆情热度产生非线性影响;政务新媒体的回应速度会对舆情的峰值、谷值以及生命周期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空间舆情的防控和治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互联网本质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以互联网舆情的自组织演化为视角,运用AMOS和SPSS软件对政府行为、媒体行为、意见领袖行为、网民行为和网络舆情发展进行实证调研,并对网络舆情的主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行为、媒体行为、意见领袖行为均对网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倡导的舆论导向、媒体之间的协作关系、意见领袖的舆论观点、网民以及第三方力量的介入都将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演化。基于我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舆情防控经验,自组织视角下的网络舆情治理需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强化媒体协作关系、保持舆情要素的非线性作用、注重引领网络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在网络当中迅速形成了有关于此的舆情,直接影响着网络空间乃至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网络空间中庞杂的舆情信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收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文本信息,并对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起的网络舆情中,官方信息发布少、移动端用户基数大、次生舆情数量多是当前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同时,传统引导方式、信息传播格局以及人际关系结构等因素的改变直接影响着网络舆情的演化方向,是造成其复杂多变的内在机理。基于此,本文提出,应从提高舆情监测科技化水平、推进舆情治理体系现代化、强化组织联动处着手,应对突发疫情背景下的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治理问题都应依靠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各项社会工作都应秉承相关思想,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接受了重大考验,但诸多方面仍有不足.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研究我国在重大疫情中的舆情应对和信息治理问题,明确其特征和不足,进而实现治理改变,能够提高我国...  相似文献   

9.
在重大疫情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削弱政府公信力,不利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与危害、成因与治理,对打赢疫情阻击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疫情信息及时公开、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网民伦理教育和网络法律监管等方面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在此基础上,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网络谣言展开进一步思考,反思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炜  王申萍 《国际公关》2022,(8):129-131
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特殊的舆情形势,是对公共卫生传播与国家治理能力的一项考验,同时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料。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成为了高校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办公室要立足于自身职能,做好舆情信息收集与服务工作。本文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展开了探讨,提出了做好舆情治理的方法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冠疫情中的网络舆论生态在全球抗疫的国际舆论之下显现“中国声音”和“中国经验”,由此生成了复杂多元的网络舆情。只有充分发掘人类理性,尤其是中国式治理的启蒙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后疫情时代的生产、生活目标,并探索出一条网络舆情治理的路径。为此,国家公共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构,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解决“疫情社会”出现的问题,要靠 “中国力量” 的贡献,还要靠“中国声音”背后理性的启蒙实践。  相似文献   

12.
疫情防控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舆情治理更是全民心之所想的重中之重。现在疫情防控下的网络平台可以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导致舆情方面由持续性的风吹麦浪、不断诱发的态势,因此一系列辐射效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比如社会心态的集体转变,再比如大众非理性情绪的散播。尤其是被称为网络宿主的高校大学生,更是网络平台下的“常客”,高校人员聚集,群体性生活,疫情防控更是难上加难。作为特殊的组织机构,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目标,如果在高校网络疫情治理方面不能有效应对,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网络反腐已成为群众参与反腐的一种重要途径,伴随网络反腐而形成的涉腐网络舆情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但是,涉腐网络舆情的生发极易触发衍生效应,具有不确定性。有效治理涉腐网络舆情,已成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各地方政府推行的涉腐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为创新舆情监测方式,提升涉腐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和处置工作效率,实现涉腐网络舆情主动回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认为,涉腐网络舆情网格化治理机制是包含网格化监测技术平台和网格化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引导处置等在内的一整套机制;网格化治理机制的推广应用需进一步转变舆情治理理念、优化信息技术平台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治理是互联网治理的重大难题。本文透过情感视角,提出情感线是贯穿网络舆情生发演化始末的牵引索。网络舆情的生发演化,究其本质是情感动员、情感扩散、情感耦合的作用结果,情感线的异常波动造成舆情系统耦合共振,引发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关键在于情感治理。本文在分析情感与理性二元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共识筑共情"的治理理念。通过发挥媒体的作用,打造新时代的集体记忆,塑造统一的价值观和认同基础,引导情感主导下的网络社会理性行为重塑。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使传统的信息发布、舆情治理、危机传播治理模式遇到极大挑战,信息传播治理成为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一环。在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以我为主"的传统治理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危机。基于对话理论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播应建立多元主体的疫情信息预警和发布机制;应从大众传播环境下形成的管理导向和话语霸权中解放出来,及时、充分公开信息,促成多元主体对话和协商;媒体应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真实、全面报道疫情,以权威信息阻断谣言传播,沟通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在公共对话和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是一次重大考验,在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之际,有必要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的府际合作经验,从而提升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将府际合作划分为四种形式,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五个现实案例,探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府际合作基础及其限度,以期丰富相关研究成果,提升府际合作效能。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集群效应,在拓展舆情、民意表达与沟通和政治决策等方面有助于推动政党政治的发展。但其非理性、群体偏好与民粹主义等特性又对政党治理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与危机。为应对网络集群效应,政党应坚持正确的舆情导向,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机制与网络民主协商机制,以规避执政风险。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规避风险,是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公共权力为主导"是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以公共权力运用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外部性三个维度检视当前的网络舆情治理实践,可以发现,我国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着合法性不足、治理效力不足和网络渠道阻塞三重风险。这主要源于网络舆情治理法规的完备性、治理主体间的协同性、治理主体行为的规范性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对此,应完善以公共权力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并将网络舆情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以体系化力量应对网络舆情治理风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执政根基.充分发挥 基层党组织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政治保障作用、组织动员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 作用是党和国家成功应对历次重大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党 组织自觉担负起了领导疫情防控、协调社会资源、组织人民群众和疏导社会心理的职责.但 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弱化、基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和信 息传播的网络化等因素,基层党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时代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将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进一步加强政 治能力建设、治理能力建设、群众工作能力建设和网络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在重大突发事件 中的政治领导力、社会动员力、群众组织力和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20.
防范和化解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风险是网络社会和风险社会双重时代背景下需要重视和回应的议题。伪信息扩散风险与非理性表达风险是主要的两类舆情风险,其社会效应、社会危害与可控性等风险属性存在差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治理实践包括组织建构回应治理需求、制度安排实现监督提质、媒体融入和技术嵌入推动治理效能,但产生了权力配置失衡的认同困境、双重价值需求的价值困境和阶层交织的对立困境等三重治理困境。基于此,包容性治理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治理描绘了与治理诉求更适配的治理图景。应构建双向包容理念、多元主体参与、过程互动合作、引导回应方式以及成果利益共享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包容性治理模式,通过制度设计、治理过程以及治理策略等三方面的具体路径实现包容性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