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邮轮旅游作为国际旅游市场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高端业务,多年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近年来,随着世界邮轮市场重心不断东移,亚洲已成为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市场。该文通过分析亚洲邮轮旅游市场的相关数据资料,总结亚洲邮轮旅游市场格局和现状,并以此作为判断依据,对中国邮轮旅游市场进行预测和展望,以期为国内邮轮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13,(9):104-105
尽管在全球邮轮行业中已居于领导地位,歌诗达还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积极谋求新的创新与变革。随着近十年来出境旅游市场的成长,中国游客对相对较近的亚洲各旅游国家已非常熟悉,远距离的或非传统方式的出境旅游产品开始受到关注。对于起源于西方的邮轮旅行来说,这种非传统方式的出境旅游正在进入中国普通大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唐莹 《经营管理者》2013,(27):206-20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加入WTO,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开发,提升国际化实力。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打造中国品牌,增强跨国经营实力已成为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国内外多种资源,制定国际市场进入策略,日渐成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首要挑战。本文立足市场和资源全球化的大背景,阐明了全球化的特点和对企业的要求,分析了中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的前提和条件,通过对国外市场合作模式的研究,制定进入策略。本文对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国门,打造品牌,实现利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邮轮旅游是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具有消费水平高、经济拉动作用强、辐射带动区域大等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旅游方式从以游览观光为主向度假休闲的转变,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的邮轮旅游方式,逐渐引起中国旅游消费者的关注,并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新兴旅游方式。随着北外滩和上海武松国际邮轮码头在上海落成,通过邮轮旅行的游客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本文主要研究上海游客对于邮轮产业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对于邮轮产品相较于传统旅行方式的特点和吸引力,综合地分析了上海游客对于邮轮旅行的整体感知度,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上海游客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邮轮建设,更好地吸引上海的消费者选择邮轮产品。  相似文献   

5.
2008'留言板     
《经营管理者》2008,(2):27-27
海外国旅李木胜 海外国旅的邮轮游将于2008年增加加勒比海线路,吸引更多的“海上游”者。口岸中旅杜燕 明年将会主推入境游市场,希望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同时,短线游、会奖旅游、自由行也将是公司明年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杨继绳 《领导文萃》2008,(22):41-43
在公共权力不受制约的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权力就会进入市场交换领域。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在中国形成了权力至上的传统。在权力崇拜的社会,权力一旦进入市场,就会成为极其昂贵的商品。  相似文献   

7.
张锐 《决策探索》1995,(12):38-4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商品与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全球性串流日益活跃,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着与国际市场接轨,不论是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还是准备步入国际市场的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拓宽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冯斌 《经理人》2003,(12):50-50,52
成为联合国指定供应商是进入联合国成员国家市场的捷径,是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绿卡”。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转向欧洲,从"蛇吞象"转向"吃小鱼"自2002年开始,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中小企业成为了一股潮流;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也逐渐转移到"拓展全球市场"当中来。2008年以前,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多为"规避市场进入壁垒"、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区域市场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  相似文献   

10.
邮轮经济是由于邮轮产业的运行、发展而推动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邮轮经济对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正成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和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邮轮经济发展和邮轮母港建设加快。对发展邮轮经济的条件,台州具备了港口、区位、旅游、经济等基础,但其母港建设、现有码头泊位建设滞后、缺乏政策规划引导以及与周边城市竞争激烈。针对现状,本文提出了重视规划和政策的引领、采取分步走发展策略、加快推进中心港区建设、争取开辟东亚邮轮航线等建议,对台州邮轮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对于中国柑桔业来说,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柑桔业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由于国外柑桔将以较低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柑桔生产将产生直接冲击,影响柑农收入的增加。中国柑桔业将进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2.
周珊珊 《经营管理者》2013,(25):101-101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乳制品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市场结构显著变化,产品差异化明显,并呈现出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格局。本文基于SCP范式,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分析中国乳制品加工业的市场结构,为从调整市场结构入手来提高乳制品加工业的市场绩效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宋宇 《经理人》2007,(5):68-69
随着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的RFID市场规模近三年一直保持着三位数的快速增长,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2006年,包括标签、阅读器和软件/中间件等产品在内的中国RFID市场规模达到65.5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09.6%。目前,证照防伪和电子支付领域的应用成为推动中国RFID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李光斗 《经理人》2011,(3):106-107
日前,美国的团购网站Groupon在成功进入35个国家后毅然进军中国市场,它将与中国1700多家团购网站展开激烈竞争,从“百团大战”到“千团大战”,网络团购在中国的市场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5.
文志宏 《经理人》2013,(11):46-48
2013年3月11日,欧洲最大的电器零售商万得城关闭了其在中国的全部7家门店,成为继百思买之后又一败阵中国市场的国际电器零售商。万得城在中国是由全球零售巨头麦德龙、万得城以及富士康三方联合投资,可谓是三强联手。在进入中国前,万得城已经在16个国家拥有近600家大型电器卖场,因此,万得城对中国市场踌躇满志,以201O年11月在上海第一家店开张为开局,计划在2叭2年前投资2亿美元建立10家门店,至2015年中国门店数超100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外文献资料,构建邮轮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世界上不同邮轮航线区域的海岛城市邮轮港口与舟山国际邮轮港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从邮轮港口条件、旅游市场条件、区域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条件、邮轮发展条件5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研究结果,对舟山国际邮轮港口发展提出策略建议: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港区服务功能;推进海洋旅游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构建邮轮经济链,打造复合产业体系;健全交通网络体系,改善游客集散环境;加强邮轮人才培育,扩大人力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的核心区。福建厦门邮轮母港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需要厦门及周边地区发展成熟的邮轮配套产业以吸引国际邮轮停靠。该文运用区位商法判定厦门及周边地区邮轮相关产业的配套成熟程度,分析福建邮轮产业集聚发展的潜力,提出以厦门为核心区、厦漳泉为次核心区、环海峡旅游圈为延伸区,集聚发展邮轮相关产业,以促进福建邮轮母港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邮轮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邮轮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邮轮专业人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发展邮轮经济电流。200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市旅游局,虹口区政府合作创办的上海国际邮轮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培训的邮轮经济的积累与储备人员。青岛市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的巡航,一个打开或院校和培训机构相关专业的培训课程,邮轮码头服务,邮轮及邮轮的服务营销等方面人才;二是鼓励企业选派骨干力量巡航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先进巡航管理人才引进国内外。  相似文献   

19.
赵蜀蓉 《管理科学》2007,20(6):22-30
探讨国家间关系和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战略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在国家间关系下如何展开企业的跨国市场进入战略.综述有关市场进入战略,特别是国家间关系下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战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分析国家间关系和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战略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运用变量分析方法构建国家间关系下市场进入战略的决策分析模型.同时以中国跨国公司近30年的发展为背景,进一步分析中国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战略在应对国家间关系中的得失和缘由,提出中国跨国公司在市场进入战略领域应时国家间关系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谢祖墀 《经理人》2010,(3):66-66
中国成为全球销量领先的汽车市场,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问题。10年前,北京、西安、沈阳、上海和广州已经被进入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之列。汽车市场的巨大发展使这一问题更加恶化。此外,中国有三分之二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而其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也曾对全球能源价格造成显著的影响。2009年岁末的哥本哈根会议加速了世界低碳化行动的步伐,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更是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