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点·声音     
金庸:我最崇拜的男人是邓小平 近日,在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香格里拉酒店中接受采访时,当一四川记者问及对四川及四川人的印象如何时,金庸先生这样说道:"我去过,抗日战争时到过重庆,后来第二次来是邓小平接见我时邀请我游四川,第二次到了重庆。那里的人很会摆龙门阵,常常坐着一把椅子,拿着一些南瓜子,摆一下午龙门阵。说到四川人,男人中我最崇拜的就是四川人邓小平,女人中我最崇拜的是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2.
预支烦恼     
本来我的生活过得一帆风顺,波澜不惊。我是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人物,收入一般,要面对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有一天,烦恼却寻上门来了。是一个卖保险的,他敲开我家的门便问:"先生,你买保险吗?"  相似文献   

3.
跑了一辈子的农村,也得了一个让我这辈子都引以为豪的称号——"田坎记者"。作为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交的朋友肯定不少。但在我这辈子所交的朋友中,有一位是已超出了记者与采访对象范围的"田坎朋友"。"成友,你有空来我这里,我俩就街道当前的产业转型发展,好好聊一聊。"前不久,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一个农村镇变为的城市街道)党工委书记黎明,以"命令"式的口吻给我打来电话。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7,(7)
记者叮咚报道:近日,第四次下西洋的郑和带船队半路折回燕京。究竟为何半路折回?其中有何隐情?本报记者在郑和家中采访了他。郑和面带疲惫,沉思片刻后告诉记者:“我下西洋其实是一场悲剧。”记者曾经报道过郑和三次下西洋的盛况,对于他说出这样的话感到非常诧异。郑和接着说:“我下西洋其实挺失败的。我去一次少说  相似文献   

5.
学会理解儿童的想法   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名记者林克莱特有次采访一个孩子.林克莱特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孩子脱口而出: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飞行员.林克莱特继续问:如果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引擎突然熄火,你会怎么办?孩子略微思索后回答道:我会告诉机上的所有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再打开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相似文献   

6.
学会理解儿童的想法   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名记者林克莱特有次采访一个孩子.林克莱特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孩子脱口而出: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飞行员.林克莱特继续问:如果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引擎突然熄火,你会怎么办?孩子略微思索后回答道:我会告诉机上的所有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再打开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相似文献   

7.
一家媒体准备在春节前搞一次贫困孩子许愿圆梦的策划。活动中选出了10个贫困儿童,让他们许个愿,自己最希望在这个春节得到什么。当时,记者十分担心,害怕孩子们提出要一架钢琴、一次旅游这样过高的要求。记者一个接着一个采访,最后,记者流泪了。下面是这些孩子想在春节中实现的愿望。“我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我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的身体不好,我想买一种营养品,送给奶奶。”“我的书包已经旧了,我想有一个上面画着卡通画的书包。”“我想拥有一盒彩笔,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可以画出很漂亮的图画。“城里有肯德基,肯德基好吃吗?”从来没有想到孩子…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个天生的"路盲",而偏偏我是个记者,每天都要天南地北地跑,很多时候借助"丁丁地图"查到了换乘地铁和公交车,但下车以后网上显示的"4分钟"路程常常会变成到处奔波的20分钟,更让人抓狂的是,一番奔波之后我甚至还会迷路。有一次,和采访对象约好了到他家中采访。我下了地铁后,根据网站上所说的方向(我认为的方向)走去。网上说走10分钟就能到,可我走  相似文献   

9.
那天在保利剧院看完音乐剧《金沙》走到大堂,碰上一身白衣的孙红雷被记者围住采访。我走过人群冲孙红雷看了一眼,想着他肯定想不起我是谁。但是孙红雷还是特意朝我笑了笑,那种同学之间的熟悉笑容好像是说,"你看,没办法……"就想起当年他像自家人掏心窝似地忠告我:"其实你减瘦一点真的很不错……"思忖起来孙红雷就是有一种才能--两句话就让人觉得他把你当自家哥们待,特贴心特厚道,有啥说啥。当年常跑青艺做采访,每排一个戏都真事儿似地去观摩排练。那天一进排练场,就听说有个新来的,特认真勤奋,戏特突  相似文献   

10.
孟谦 《社区》2011,(15):1
记得曾在北京大安澜营社区采访过一位社区书记,当时谈起胡同社区的居民情况,他说一两句说不清,你跟我"串个门儿"就清楚了,他管这叫"下户"。大安澜营社区  相似文献   

11.
采访卢隆全,是一次无心插柳的际遇。记者在粤北革命老区南雄市采访时,在不同的地方都听到同一个关于细细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吸引人,牵动了记者采访故事主人公的心思。在南雄市委宣传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市党史办相关同志的陪同下,记者颇费周折才找到了细细的故事中真实版本的卢隆全。“我兄弟姐妹多,有七八个,我排行最小,在男孩子中排行最小,所以叫细细。“卢隆全如是说。原来细细是卢隆全的小名,细细的故事就是卢隆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采访啊,四点以后再说吧,我们正在开会呢。"银河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析师金凡接到记者的电话后,就匆匆忙忙地挂了。等到四点后,记者再打电话给他时,电话那边说:"哎呀,不行不行,这边又有事情了,真抱歉,你看能不能改个时间啊。""那你晚上有没有时间?""晚上可以,你到我公司里来吧。"  相似文献   

13.
采访贺刚挺不容易的,月初联系了一次,他说,在杭州做节目,月底联系了一次,他说,就周五晚上有空,第二天又要赶去杭州,再过几天又要到北京中央电视台参加节目。周五晚上,记者如约来到上陡门五组团的一幢宅楼的二楼。贺刚与妻儿都在家中等待。见了面,贺刚请记者坐下,用一次性塑料杯泡上茶后,挺不好意思的说:“我这几天挺忙的,浙江电视台要采访,听说已经来温州了,晚上再联系。中央电视台有个叫“劳动”的什么栏目也要采访,让你久等了。”  相似文献   

14.
一位参加过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抗战老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只怕被遗忘。”(5月10日《燕赵都市报》)。这句话,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农历1943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我的家乡河北省滦南县汪庄村,发生过一次激烈的战斗。这天早晨, 住在我村的100多名八路军被周围三个据点的上千名日伪军包围。为  相似文献   

15.
我在英国威尔士采访和旅行期间,遇到过几件尴尬的事。这本是不经意间造成的,但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入乡随俗一次去参观水坝时,适逢阳光强烈,与我同行的女儿撑起了自备阳伞。没想到,刚撑了一会便听到:"难得见一点阳光,你把雨又要引来了。"一位五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英国男士,很有礼貌地对我女儿说。我女儿也懵了,打伞遮阳在国内是再自然不过的  相似文献   

16.
学会理解儿童的想法有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名记者林克莱特有次采访一个孩子。林克莱特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孩子脱口而  相似文献   

17.
刘军 《源流》2011,(15):66
2011年是瑞士驻华记者阿鹤腾先生的"本命年",他第一次来华工作是1986年,照他的说法,他在中国横跨了五个"五年计划",他用"夜与昼"来形容中国这些年来的巨变。阿鹤腾喜欢骑着一辆老旧的"永久"自行车去采访。他认为骑车采访  相似文献   

18.
刘建华  函璞 《新少年》2021,(1):94-95
甲你对"一"字有研究吗?乙这么简单的字,有什么好研究的!甲你可别这么说,这里面学问大了!乙我不信,这有什么学问哪!甲我问你,你知道带"一"字的成语有哪些吗?乙这还不简单,一帆风顺、一手遮天、一目了然……甲那你知道带"一"字的成语中,有哪些固定的模式吗?  相似文献   

19.
正金三银四,新年的第一个招聘旺季即将到来。对于尚未落实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是他们在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次招聘高峰期了。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实习、应聘,参与过几百比一的激烈竞争,记住了简历被刷的惨痛教训,也遇到过实习不顺的窘境,现在的你是否对应聘已经胸有成竹?用人单位最喜欢怎样的员工?在踏上工作岗位前你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应聘时,怎样的表现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认可?实习时,如何才能被留用?本刊记者的此次采访,将告诉你……  相似文献   

20.
陈鲁民 《中华魂》2008,(7):26-26
2008年3月1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次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十分动情地说:"我和我在座的同事们都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意味深远,语重心长,赢得了与会记者们的一片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