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曹正民  苏云 《西北人口》2007,28(5):100-105,110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加,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将长期存在。流动人口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樊篱,为就业增加了竞争力,为城市增加了活力,为现代化增添了动力,也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服务方式转变。然而,绝大部分流动的劳动力没有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基本的社会保障。流动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并没有完全覆盖每年近2亿的流动人口。由于一些流动人口缺乏基本的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因此可能会引发一些治安问题和不安定因素。所以,建立有效的流动人口保障机制,是"以人为本"精神和社会公正的最好体现,也是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一个治本之策。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建立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群  于扬铭 《西北人口》2009,30(3):106-109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现行政策的不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文章讨论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应该坚持的原则和主要对策,认为从长远来看,要运步构建有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社会融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意义,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状况及困境,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构思与建议等方面对其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并作了简要评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居民之间最主要的差异集中表现为社会保障福利和其他公共资源的获得。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户籍类型造成的城乡差分及因户籍地引起的内外之别共同作用于个体社会保障的可获得性,三个人群的社会保障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梯级差别,乡-城流动人口处于农村人和外来人的双重弱势;而且,经济越发达,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越低;而在经济欠发达之地,他们与本地市民的差距较小,呈现出低水平融入的特点。这些发现表明,各级政府改善流动人口社会福利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地区现行的制度安排,而这些制约维系着不同身份人群之间在公共资源可及性和可得性方面的不公。  相似文献   

5.
韩枫 《人口学刊》2016,(1):61-67
个体因素、职业因素和地区因素显著影响城镇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获得性。本文基于2013年京津冀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详细分析当前城镇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影响因素。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城镇流动人口内部的阶层差异十分明显,部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亟待提高。二元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农户口、教育程度的提高、单位的正规性和工作的稳定性对参保优势比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体制机制越健全的地区,城镇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越高,但与本地人的差距也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在深圳市盐田区通过多种形式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流入城市的区、街道和居委会三个层面描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流动人口自身特点、计划生育行政地位、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深入展开原因和对策分析.研究发现,强化基层计划生育机构行政职权、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以及改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的法律和财政环境是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绩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流动人口证件管理演变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锋  侯佳伟 《南方人口》2009,24(3):35-41,56
通过对北京流动人口户籍、就业、居住和计划生育证件的管理政策及其法规实施演变的分析,本文认为流动人口证件的管理经历了从无证管理到多证协管,再到一证统管的过程,《暂住证》贯穿整个有证管理历程并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文章进一步使用“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持证情况及影响因素,发现身份证持证率(97.5%)明显高于暂住证持证率(84.5%),并且身份证持证率与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没有直接的关联,而众多个体特征对暂住证持证率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就业情况、来京年份和所在功能区等因素。从理论上讲,由于《暂住证》受个体因素影响较大,普及范围不如《身份证》,流动人口管理可以取消《暂住证》,而仅以《身份证》作为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渐严峻的现状,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保障滞后、流动人口自身素质低下、社会教育与管理体系不完善四个层面,系统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快制度改革步伐、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构建三维教育体系等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文丽 《西北人口》2005,(3):36-38,41
成都作为四川乃至整个西部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对流动人口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外来流动人口在西部的主要聚集地。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外来人口给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显著的影响,并对如何城市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慧 《西北人口》2011,32(4):121-125
本研究通过利用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问题调查资料,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展示了男女两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状况与差异,探究了社会保险参保率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程度、缩小两性差距、促进男女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日本、韩国人口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人口变动与发展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本次中国、日本、韩国人口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就各国的生育水平、生育文化、人口政策、老龄化等问题交流学术观点,这对于加强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30日~31日,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多学科的视野”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做了书面主题报告,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人口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安全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人口安全问题。2003年6月,在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国家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对改革开放30年来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流动人口对全国养老保险制度收入的贡献率,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对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基金流的影响,指出在目前社保政策下,流动人口所在的打工地社保制度将获益,流出地将受损,流动人口的养老权益受到极大侵害;人口流入地的获益是以流出地的地方性财政补贴支出为代价的;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等原因,流动人口只能回到流出地养老,流出地承担的这个养老债务最终必将由中央财政来承担.为防止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倾向,以适应流动人口参保,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流动人口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福  周成平 《西北人口》2009,30(6):110-114
青藏铁路为西藏人口流动创造了便利条件,2006年通车以来,西藏的流动人口剧增。成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西藏的社会治安、就业、生态环境、文化保护等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影响。针对流动人口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当前西藏发展面临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状态,并呈现出城镇老龄化严重、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增速快、老龄化不平衡、速度快等特征。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吉林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资金筹集模式困境、保险程度困境与支付困境这三个老龄化困境。吉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该首先进行战略上的调整,以“重点覆盖、适度福利”为目标,进行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涛  任远 《南方人口》2011,26(3):17-24
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性制度,是阻碍流动人口实现社会融合的主要制度性障碍。本文分析了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所造成的歧视性排斥.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并对推动城市户籍改革、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提出四个基本的思路,包括:第一,使户籍制度逐步与相关福利制度脱钩;第二,对外来人口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实行渐进性的增量改革;第三,扩大从外来移民到本地户籍人口的制度通道;第四,推动城市户籍改革和区域户籍改革的联动。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流动过程不仅是人们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空间转移过程,而且也是人们由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社会变迁过程,我国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结果和反映31个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数据,建立分层线性模型从流动人口个体和省级层面考察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程度的大小。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还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的影响。个体层面从户口性质、就业状况、医疗保险、自我融入意愿、本地人接受程度、收入情况与住房条件解释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差异的63?12%;省级层面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及基本社会保障解释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差异为36?83%。最后从政府、公民社会参与角度出发,提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