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乡统筹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毋庸置疑,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是其重中之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有赖其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对农村人口转移的一个主要现象。而在转移的过程中,如何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相关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相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郭晶 《人才瞭望》2009,(11):38-39
据《中国财经报》8月1日报道,当前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好转。日前,在2009中国财会论坛上,经济学家厉以宁说:“中国农村还在释放劳动力,城乡一体化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但在厉以宁看来,就业问题也有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是要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前的基础工作,要摸清全镇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全镇的主导产业情况及市场用工情况,加大硬件投入的力度,增强转移培训的服务功能,还要重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网络建设。二是转移培训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即转移培训工作和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相结合,转移培训工作和地方工业发展的要求相结合,转移培训工作和普法教育相结合,转移培训工作和相关项目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来自农村的年轻劳动力者把城市当成是自己的家园,使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农村农民基本能解决温饱,可是对农村居住条件和生产发展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长春市朝阳农村社区为例,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建构稳定、和谐、富裕的农村社区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当前,“就业难”问题日趋明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另一方面,“用工难”的现象,也成为一个越来越困扰企业、越来越明显的现象。笔者本着立足目前社会反响强烈的企业用工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希望能为解决“用工难”和“就业难”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7.
商文 《人才瞭望》2008,(5):24-25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成为解决我国的二元结构转换过程的实质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梁琪 《人才瞭望》2015,(2):51-52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杨凌示范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的“隐性流失”作为辅导员队伍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且也对辅导员本身的发展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严峻的背景下,如何避免辅导员队伍的“隐性流失”,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14,(5):55-55
2013年以来.濮阳市农村外出务工约83.8万人.创劳务收入约182亿元,创历史新高。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3282人.“国家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职业培训21668人.转移就业17634人.  相似文献   

1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为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加快济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我们采用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但是由于农村青年群体在城市的生存能力较为有限,因此该群体所生育的子女更多的留在农村养育,进而留守儿童群体大量形成.留守儿童心理、学习与行为上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积极关注并解决.  相似文献   

13.
庞智 《人才瞭望》2008,(10):41-43
人力资源流失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以往,人们看一个单位的人才流失,只看跳槽出去的人,而对于那些留在单位的人有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其素质及能力关注不够,即只关注了“显性”流失,而忽略了“隐性”流失。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现有员工没有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实际上也是种人力资源的流失,即“隐性”流失。  相似文献   

14.
本刊将此通讯刊发,是为了使读者多了解一些农村改革等情况。虽反映的是前两年的情况,现在已有不少变化,但农村问题依然存在,还需大力推进。“三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柱,改革开放切不可忽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篇通讯的作者江鲲池同志来自农村,又持续从事农村工作半个多世纪,至今夙兴夜寐,从事农村问题的调查研究;他又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写了大量的“三农”报道,本刊常有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赵路 《人才瞭望》2006,(7):35-36
很多企业领导都感到自己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威胁,而其中又以高层人才或核心员工的流失最为头痛。对企业来说,这些人员的流失常会导致商业失密和市场流失等问题,从而影响企业长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2005年夏季,发生在微软公司的一起“跳槽”风波以及由此引发的诉讼案.使世人关注,也使我们对企业高层人才的流失问题进行重新反思。  相似文献   

16.
杨川丹 《人才瞭望》2008,(10):17-19
在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劳动力被禁锢在自己的区域里面,没有流动,也就没有所谓的劳动力市场了。改革开放的30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配合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重新配置:一方面,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经济改革再加上各种制度障碍的逐渐拆除促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城市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城市居民的“铁饭碗”,城乡劳动者之间潜在的就业竞争开始形成。其结果,最终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由市场配置的改革目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转入一个相对彻底的市场时代。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问题是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稳定就业和恒久市民化等系列问题,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起着延缓或加速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较为稳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如英国的强制转移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13,(2):54-54
一是强力推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学校的基础作用.区别不同专业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开展技工院校服务产业集聚区合作活动.组织引导技工院校加强与产业集聚区企业合作.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在西部边远农村面临的困境,只要着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土地流转政策创新,实现边远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到现代农业企业,是解决边远农村“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发挥人才极化效应开发西部人才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技术发展差距,人才是关键。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看到的却是持续不断的“吼雀东南飞”,西部的人才大量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人才的不断流失,对西部太开发的影响是严重和深远的。这个问题不解决,西部经济便难以加快发展,我国东西部之间发展的差距就无法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