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前后选择肢的语义关系”、“整体语义”、“带有否定词的情况”三个方面对韩中选择疑问句在语义论层面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语言,有助于语法研究及语言学教学。 相似文献
2.
吴语史上,通用量词"只"代替"个"约在19世纪末期。从而证明了郭绍虞先生认为的"古代某个时候,‘只’应用范围广泛,后来在北方,‘个’起而代之,‘只’的应用范围缩小,但是在南方方言如吴语中仍旧保留了早期‘只’的用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3.
韩国语中的数词分为汉字词和固有词数词两类,而汉字词数词和汉语中的数词近似,就造成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使用韩国语数词经常受到汉语的影响出错。本文就汉语和韩国语中数词及使用的相同和不同进行对比分析,为韩国语学习者提高帮助。 相似文献
4.
5.
6.
隐喻实际上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事物,将两种完全不同概念的事物通过含蓄、影射或婉转的表达方式达到形象比喻的言语行为.更深入地说,隐喻即是一种认知模式,把已知的,具体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畴概念而形成的隐喻性表征.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传统语言学意义上的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因此,隐喻是人类赖以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并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室内设计是指运用物质技术手段与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满足人们生活方便以及精神需要的功能合理、舒适优美的和谐统一的室内环境.但即使再和谐的环境,也会存在着种种差异.正是种种差异构成了对比,也正是因为这些对比形式的存在,使得事物能相互衬托,在和谐统一的整体下各自突显出特点.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本文中用对比的手法对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进行了研究,纵览了中西语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中西语言学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性和差异,并揭示出了中西元语言逐渐走向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比中美基础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久以来人们都接受这样一种观点:中国学生创造能力逊于美国学生,但基础知识的扎实却远强于后者。 然而,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却给了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国人当头一棒:“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则认为:中国与美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制度。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没有完全改变的必要。 那么中美教育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到底是大学教育有差距,还是从一开始两个国家就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呢?请看“对比中美基础教育”一文。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许多家长也都表示支持,希望孩子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感受其他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本文主要是从中美两国高中教育的课程安排、学分制拟定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分析两者间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爱。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爱是基督教的博爱,而对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仁爱。本文通过对中西爱的对比,试图理清中西社会工作的异同点,希望对社会工作本土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怀斯的作品题材朴实、风格写实。他以自然厚重的深情描绘,为写实主义绘画树立起全新的坐标。本文从纯绘画表现的角度利用风格类型化的分类方法,对怀斯作品中对比因素的综合运用进行分析,试揭开其风格与表现手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韩语“??”和汉语“给”的对比不是很多,但是二者的使用频率都很高,并且两者存在很多异同点,因此具有对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将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语义对比分析中的理据性、词汇场、义项及搭配为对比范围,探索反映在韩国语“??”和汉语“给”在用法上的异同,以期为母语是汉语的韩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颜色词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英语颜色词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词语。对比研究white和白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可见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区别二者的内涵对促进跨文化交际及提高英语初学者语言能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汉维对比语言学为的是研究汉维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和修辞等领域的异同.进行汉语/维吾尔语语音对比,对于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我们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设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离不开好的色彩搭配,不论是插图、广告,还是包装、书籍装帧等各项平面设计的成功作品中,都能看到色彩所起的巨大作用,然而色彩强对比的应用虽然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但同时也给消费者的视觉心理和生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