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我国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童工自身的吸引力和家庭贫困的原因,兰州市出现了较为普遍雇佣童工的现象,为了还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更为了让更多未成年的孩子有机会进入课堂,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学校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加强我国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使更多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回到课堂中。  相似文献   

2.
回首十年的教学生涯,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反而是那些让我倾注了更多心血、带给我诸多感动的学困生。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进步和发展,学困生不是天生的,原  相似文献   

3.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对于这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老师就要用更多的爱去关注、关心、转化这些学困生。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生的阅读也成为堪称令人忧虑的事情了,笔者从阅读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来浅谈一下阅读这个话题,希望能通过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能够找到一点关于学生阅读的好的方法,能够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找到一点点的突破口,能够通过本文让更多的老师、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为培养孩子的终身阅读做出一点努力。  相似文献   

5.
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是教育的真谛。充满师爱的教育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神奇的教育力量。师爱包括对学生的尊重、理解、表扬、激励、宽容、耐心以及爱生的艺术等内涵。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以及对有困难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做到“爱满天下”,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师爱细雨的滋润,感受师爱的温暖。愿我们的老师用智慧的光芒,照耀着孩子们前进的道路;用金子般的爱心,哺育着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这就导致了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只关注现在和将来,对历史文化没有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不懂得感恩,不知道如果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历史课对我们的文化、物质、学习还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如何让感恩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里,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做一个在思想上、品格上、精神上都做一个健全的独立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更多地流淌在平凡的日子里。作为老师的我深刻感悟到:教师的爱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从不对学生  相似文献   

8.
让幼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我们所有家长的愿望。安全是最重要的,只有生命健全才能够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时机,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依托游戏和生活实景,让孩子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班级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学习成绩差,思想落后的学生,我们将这些学生称为"学困生"。这些学生不但对班级影响大,而且给社会和家长带来了忧患,因此,转化"学困生"成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迫切愿望,下面就这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大多感觉难学,进而产生了较多的学困生。时间久了,学习成绩若拉开差距,学生的自信心会倍受打击,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一直是小学一线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只要学生有了学习自信,再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以指导,学困生很快便会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喜欢上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少拔尖的学生,自然也会遇到一定数量的后进生。拔尖的学生固然令人欣慰,但是后进生也不能偏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个孩子学习到应有的知识,是必须认真对待和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孩子对世界充满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对于任何事总喜欢刨根问底的。然而,太多时候因为课堂中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扼杀了无数孩子的探究欲望,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适时地创造更多让学生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让孩子们的课堂属于更自主的课堂,让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中享受一次又一次有意义的挑战与收获,从而真正获得学习的快乐,增强对真知的探索与渴望,这才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教二十年来,我深有体会,学生学习困难并非是单方面原因,是受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心理素质、主观努力程度及教师教法的适应性等种种主观与客观因素影响的结果。事实上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个人形成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和过程,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常常表现为不同的类型特点,这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应针对学困生的类型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困生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所带来的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学困生”的成因有多种,面对这一现状,我通过对我所教的农村高中阶段的学生予以探究,找出“学困生”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使这些“学困生”走出困境,在学习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差生问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最容易被科任教师忽视的问题。首先,为了提高小学各学科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差生对小学各学科学习的兴趣。其次,对于学科差生,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最后,我们还要认真把好考试关,通过考试来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形成从惧怕考试到乐于考试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6.
理查德·弗思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和父母住在英格兰约克郡赫尔市郊的一个破屋里。由于父亲失业,母亲常年得病,使原本贫寒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上学后,他因穿着破旧而让同学们瞧不起,都喊他“乞丐”,以至后来一提去学校,他就发憷。上初一时,在一次反抗欺辱中,他打伤了一个富家孩子,  相似文献   

17.
我们作为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生源很复杂,有打工子女、留守儿童、城镇孩子等。家长的文化差异也很大,有文盲家长、有小学文化家长、有中学文化家长、有大中专文化的家长等。面对不同家庭环境的孩子组成的班级团体,小学教育显得那么重要,面对课改新形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让他们的身心在小学阶段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我成功地转化了几位后进生,现将我的教育策略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苦难会让一个人的心灵快速成长。高尔基有一句名言,叫做: “苦难是一所学校”,我们该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实情况,让她也分担一点艰难,这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我们的正规教育是为了教授知识,这一说法肯定会为多数人所赞同;如果说,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能考上大学继续深造,这肯定也会得到人们尤其是家长们的认可;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去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今天我们想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一下教育的目的,并试图贴近社会贴近实际来看一下教育真正的目的。 学生与家长的目的——盼成龙凤 对于任何一位家长来说,渴望子女出人头地是情里中的事,但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学生与家长的思路却各有不同。在学生群体看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创造…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简单的说教、简单的重复,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这门课,把上思品课当成一种享受,这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只有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每一届学生、每一个班的学生都不一样,即使是重复同样的教材,教学的整个过程却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