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庆远,1928年出生,广东省顺德县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授。他少年时在香港、澳门读书,抗战胜利后到北京上大学。1950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历任中国历史教研室、档案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比较宽广的,对明清历史档案及明清史料整理、明清社会经济史、明清政治制度史、中国近代宪政运动史等多方面都有专门著述。早在50年代后期,他即完成了《中国档案史稿》和《明代黄册制度》两  相似文献   

2.
傅斯年治史的重心是在中国上古史方面,但有一个时期,他对明清历史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匠心独运地进行了明清史料的收集整理和明清史事的探讨。本文拟就傅斯年对于明清史的研究及其贡献作一评述。一、领导整理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傅斯年把史料看是史学的生命,提出了“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观点。所以,在1928年他组建并主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时,就号召所内同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他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志趣》中指出:“在中国境内,语言学和历史学的材料是最多的。欧洲人求之尚难得,我们却坐看他们毁坏亡失。  相似文献   

3.
许大龄教授生前自选论文集《明清史论集》 ,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许大龄教授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博士生导师 ,上个世纪 60年代初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他毕生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而以教学、培养人才为首务。工作认真负责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自觉地“甘当人梯” ,具有“脚踏板”精神 ,可称得上高校教师的楷模。他桃李满天下 ,仅就中国社会科学院而言 ,该院的历史所、经济所、近代史所、世界史所、考古所和研究生院 ,都有他的学生 ,其中有些已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明清史论集》分上下两编 ,上…  相似文献   

4.
利玛窦在中国的所有活动都是以传教为宗旨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其成果仅仅是围绕传教这个根本目标所达到的意外效果。因此,他的《天主实义》更应该成为研究利玛窦在中国所进行的文化活动时必须认真对待的文本。在利玛窦的思想历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即由对与罗明坚合作的《天主实录》的满意到失望,《天主实义》的产生正是这种思想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明清矿业史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近三十年来明清矿业史研究发现:上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集中在矿业政策和矿冶业研究两个方面,但侧重点不尽相同:80年代的矿政研究聚焦于明清矿业生产关系性质的争论,90年代的矿政研究向纵深发展,着眼明清政府矿业政策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80年代的矿冶业研究侧重个案研究,90年代的矿冶业研究开始和区域经济相结合,探究明清时期不同地区的矿冶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新世纪以来的明清矿业研究呈现多元、多视角的趋势.明清矿业史研究存在研究选题过度集中、矿业管理思想研究缺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近20年来明清广告史研究在不同学科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由此梳理出不同学科明清广告史研究的特点.在对明清广告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特点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明清广告史研究的现状,认为此前的研究重点大多放在这一时期广告发展的表征上,缺乏对于明清广告发展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相对抽象、空泛.研究者可以在明清广告与明清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比较、广告个案、广告人物以及广告理念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利玛窦全方位地把欧洲的科学文化知识介绍到中国,其“文化适应”策略架设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利玛窦得到历代中国政府的高度评价,他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何辉 《国际公关》2015,(2):84-86
利玛窦是1582年8月7日到澳门,并于1583年9月赴肇庆。他在中国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在长达20多年的中国传教生涯中,他写了不少著作,也往欧洲写了不少信。他的信件与著作,对增进当时的欧洲乃至后来的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对耶稣会的态度明代中国对耶稣会的态度在并不开放。自利玛窦初到中国时起,他便感受到中国对耶稣会传教的抵触。利玛窦在1584年9月13日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受西方哲学影响最深、并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理论创造来会通中西哲学、将中国哲学提升到新水平的活跃人物。他回应了利玛窦关于太极"其象何在"的质疑和艾儒略关于"元气不能自定己性"的驳难,吸取利玛窦以"实有"释"诚"和艾儒略关于"元质总无变灭"的观点并加以发挥,创造性地发展了元气本体论。他吸取基督教哲学"以克傲为本"的观点,扬弃其"认识自然即所以认识上帝"的观念,吸纳其几何学方法之精义,提出"学者以去骄去惰为本"说以及"惟质测"能"即物以穷理"的新格物说、重视抽象推理能力的新致知论。他吸取基督教哲学关于"人所异于禽兽者非几希"、自由意志为"善恶之原"、人性发展是"涤旧而更新"以及"理卑于人"等思想因素,并作了新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徽州文书是研究徽州社会历史重要的、直接的文献。徽州地区多山少田,自古以来林业资源丰富。明清时期,这一地区的林业生产和林业贸易等活动更加活跃,这些林事活动在明清时期徽州的契约文书中都有所反映。对明清时期徽州契约文书做简单分类,对涉及到林业的部分代表性契约文书进行初步分析,借此对从文献角度研究我国林业史以及林业区域史提供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1.
利玛窦是第一个将西方中古医学理论(四体液说)以及近代生理学(脑的结构和功能理论)介绍进中国的人。同时也是最早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医的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从自然哲学、生理学和医学方法论等层面系统地与传统中医进行理论交流的先河。此外,本文从科学哲学和医学史的视角,重新评价利玛窦在中国医学发展史和中西医学争论史上的突出地位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视觉传播的"中国意识"是在中西文化互动中得以确立的。尽管以文字为介质的文化载体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但传统的文化传播大都局限于文字介质,忽略了图像对"中国意识"的构建。回溯中西图像传播史,利玛窦及其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意义明显,其文化的"他者"视角对建构具有学科自觉的中国视觉传播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骆兵 《南都学坛》2006,26(6):61-65
明清之际学术转变对李渔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为李渔具有不定于一尊的怀疑精神、疏狂和倨傲的性格以及鲜明的创作个性。王阳明的心学和明清之际的实学两方面的影响交织在一起,使李渔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具有心学为体、实学为用的性质。李渔热心治史,说明他受实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他建立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是国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史碑刻集,共收录500篇碑文,分社会角色与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与社会合作、社会信仰与社会心态、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4大类,立体地勾画出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历史的变迁。该书所收碑文大多是首次发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肇庆学院学报》2013,(4):91-91
为进一步加强中西文化及利玛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深化肇庆历史文化研究,扩大人文肇庆的社会影响与国际知名度,我校拟于2013年11月中旬举办"第三届中西文化交流与利玛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将由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澳门基金会与肇庆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肇庆学院承办。会议以"利玛窦与明清中外文化交流""肇庆特色历史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广府文化视野中的粤西重要历史人物研究"等突出地域特点的议题为研讨重点。拟定会期为3天,会议规模为80人左右,届时将邀请欧美、港澳台及大陆学者共同参与。据悉,前两届"中西文化交流与利玛窦"国际学术研讨会,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12月第一届研讨会之后,肇庆市与利玛窦家乡意大利马切拉塔市开始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16.
我校博士研究生导师、明清史研究所所长李洵教授,1946年毕业于北平临时大学历史系,曾受业于冯承钧、瞿兑之、谢国桢、刘盼遂、容庚等当代知名学者,颇受启迪。自1948年来我校任教,在40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对建立新的明清史教学体系与开展明清史研究,培养明清史研究专业人才,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是目前国内明清史学界较有影响的学者。早在195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先生的学术专著《明清史》,是建国以来以马列主义史学观点为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科举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但又是它的衰落期与终结期,对其进行分期是研究的基础工作。但学界尚未对明清科举进行过分期研究。根据明清科举发展历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阶段性,可以将其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衰落与终结期,总结每个时期的特点,厘清科举史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革命,在西方科技史中占有里程碑性质的地位.这一成果不久被耶稣会士介绍并带入到明末中国,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历法变革、学术研究与军事战术等活动中也发挥了重大影响,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19.
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教育、学术中心 ,一个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各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组织形式 ,她的历史不是一部简单的制度史 ,而是一部以书院为平台而演绎的文化史、社会史。要梳理清楚她的发展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邓洪波先生的《中国书院史》则是这样一部完备的书院史 ,他阐述了书院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以及走向世界并最终改制的基本发展历程。邓先生长期以来专攻书院研究 ,享誉国内外学术界 ,他论述的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 ,资料的丰富和翔实 ,无庸置疑 ,学术界目前尚无出其右者。但…  相似文献   

20.
陈致远同志常年致力于地方史的研究。他给学生开设的常德地方史课程,曾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9年5月,他所撰著的《常德古代历史研究》一书,又顺利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地方史研究力作。该书运用大量的方志、正史等文献资料和丰富的考古资料,对常德沅、澧地区从原始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古代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和阐述,包括常德古代的社会发展历史、经济发展历史以及建置沿革史、民族史、人口史、先贤人物史、文化史和自然灾害史等诸方面的内容,第一次构建了一个全面阐述和研究常德古代历史的基本框架,其开拓之功实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