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伯存 《东岳论丛》2024,(1):95-101+192
根据主人公阿Q与他所处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找出叙事中极有意义的转折点,将整部小说分为隐喻、转喻、提喻、反讽等四个类型,《阿Q正传》从第一部分作为国民性的隐喻,转向、还原到“食色”底线上的关于生存的转喻,再提升到广阔的宏大意义上的革命主题的提喻,最终转变成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反讽式理解。这四重叙事转换和语言形式范型表征了鲁迅由隐喻意识经由转喻意识和提喻意识,抵达以反讽为代表的自我意识的阶段。小说故事情节编码转换的轨辙和作者认知类型之间构成表里关系。  相似文献   

2.
幽默是《阿Q正传》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表现方式。鲁迅个体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的自卑情结,这是鲁迅《阿Q正传》小说创作的潜意识动力和幽默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4.
时间的表述形态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也是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在《阿Q正传》中,阿Q在极力把自己的身世向前向后延伸的过程中,却恰恰失去了作为“现在”的存在意义。规避“现在”成了阿Q的一种生存策略。而鲁迅也正是在对时间的独特表达中,关注国民在时间中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关注国民如何在有意无意中规避“现在”而想象过去与未来的,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阿Q正传》虽被多人研究过 ,但其深意仍可继续发掘。如果采取以杂文为小说注脚的“鲁迅注鲁迅”方式 ,重新解读其文本结构和文体特征 ,则可发现 ,阿Q及其周围人物 ,以称谓可分为三六九等 ,但思维和行为方式却完全相同 ,具有精神同构性特征。小说意义不是靠冲突而是靠人物间的对应关系展示 ,“改造国民性”意图结构性地渗入了整部作品。小说叙述策略造成阅读心理的前后反差 ,读者经历了从喜剧到悲剧的美感体验 ,有助于实现对封建文化的整体批判和对民众个体的拯救 ,是具有开放性的能直抵人心、又高度抽象的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6.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用全民性的广场狂欢和加冕脱冕仪式来实现对权威的反抗和消解。鲁迅的《阿Q正传》就充满了这种巴赫金式的狂欢化因素。通过阿Q的行为与语言的狂欢,鲁迅把丑恶与善良、高雅与粗俗、悲剧与喜剧等因素融为一体,实现了对统治权威的反抗和消解。  相似文献   

7.
关锡飞 《南方论刊》2004,(12):53-55,10
《阿Q正传》描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不能真正觉悟,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阿Q正传》的社会意义,正是在于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国民性,反映了当时国民的愚昧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为革命者研究国情制订革命策略提供了极好的依据。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的接受史,这个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8.
《阿Q正传》《呼兰河传》是鲁迅、萧红以自己家乡承载启蒙主义创作主旨的代表性作品,一个为人作传,一个为城作传,两者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间桎梏,创建了格式特别的时空形式,成就了它们“历史存在的位置”。在《阿Q正传》《呼兰河传》的空间设置比较中可以看出,萧红对鲁迅传统的继承,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她不仅以鲁迅的艺术表现方式继承了“改造民族灵魂”的“未完成的事业”,还从精神上领悟了鲁迅“创造小说新形式”的真谛,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艺术个性、对空间观念的独特理解、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和东北地域文化特质,创造了全新的以空间为主角、以空间展开结构全篇的小说形式,完成对鲁迅传统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小说创作中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朝、韩三国对《阿Q正传》的朝韩语翻译各有不同。在翻译的历史上,朝鲜半岛最早出现朝文译本,后来由合而分,韩国也有了韩语译本;在翻译的重心上,韩国多放在小说艺术的再现上,朝鲜更关注作品的思想价值和革命性;在人物称谓、注释以及汉字使用上,三个国家的译本所采取的策略也各具特色。这主要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个国家的接受语境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申燕 《阴山学刊》2006,19(6):13-15
《阿Q正传》是一部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品,但从小说的艺术技巧方面对其进行审视,会发现它存在许多缺陷,具体表现在:第一,古文和生僻词的大量使用;第二,主人公阿Q没有统一的性格;第三,《阿Q正传》呈现的是一个灰冷绝望的世界,里面没有一个好人,也没有一个好的动机。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在于,它是鲁迅应邀创作的幽默小说,且在创作时,鲁迅正处于较差的精神状态中。  相似文献   

11.
曹建 《殷都学刊》2001,(2):106-109
艺术风格与艺术思想研究是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途径.赵之谦书法美学思想形成于他的哲学思想,外化为其独具风格的创作.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主体为拙朴浑厚、古茂清新;儒道互补,佛理深渗.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对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意义。赵树理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不断自我质疑、自我调整的结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链条上的一个关键点。赵树理的创作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发展思路和价值走向,体现了中国新文学现代性流变的深层动因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梁骥 《理论界》2014,(6):96-98
张照与徐用锡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同年进士,又以诗文书法名于当时。张照与徐用锡为官期间受朝廷之命共同编纂书籍,而各自曲折的为官际遇又在他们诗文唱和中多有体现。作为书家,张照与徐用锡在书法上亦有交往,这种交往从侧面也反映了当时官员公务之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殷国明 《河北学刊》2012,32(2):80-83
20世纪初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造就了中国现代文化意识多层次的沉积地带,产生了多种文化因素交融的折叠现象,造就了新的语境和文化态势,鲁迅的思想就体现了一种多元化文化意识因素相融合的结果,突破了传统文化的界线,为中国文化及其文学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15.
<诗经>表现出的神道观念具有一种精英文化特质,而<楚辞>则呈现出一种俚俗文化气息;<诗经>所描写的神灵具有崇高性,标志着审美主体的理性成熟,<楚辞>所描写的神灵多有具象,表现出审美主体情感的真挚与酣畅;<楚辞>所表现的神道观念更注重情感的愉悦与失落,而<诗经>所表现的神道观念更注重理性的深化与升华,二者在相同的表现对象上体现出的审美异趣,更为清晰地呈现出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性征.  相似文献   

16.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7,1(3):84-92
进入新时代之后,鲁迅一直被写在旗帜上。但是,他的思想遗产并不完全符合新时代意识形态的要求。他与新时代文坛掌控者的历史恩怨也是他进入新时代必然要面临的障碍。鲁迅之所以被新时代接纳,主要是由于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他的推崇。但是,领袖的推崇并不能解决鲁迅的思想实际与新时代意识形态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进入新时代之后,鲁迅必然要面对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鲁迅、高晓声对农民心路探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和高晓声是中国新学史上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他们都深切地关注农民的命运,揭示农村的苦痛和悲哀,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同样的题材选择、共同的关注对象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延续了农民所特有的精神特质,但同时他们又带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主题的深刻和思想内容的巨大包涵力,而时代氛围、个人气质、人生经历以及学素养的不同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阿Q正传》和《太平天下》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阿Q和尹直员身上存在着一些共性。首先是性格上的固执和荒谬 ;其次是将虚妄当成现实 ,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再次是都被欲望冲胀头脑 ,且欲望不可实现。从美学意义上讲 ,两个人物都具有喜剧性。两个人物存在的共性 ,是由于作者鲁迅和蔡万植所处社会的社会状态、他们在世界观、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共同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陈才生 《殷都学刊》2008,29(4):93-96
“心性”之学是中国当代新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将“心”的文化与“心”的艺术之间的障壁打通却是徐复观的独创。他在阐明艺术价值的根源和艺术创造的关键基础上,又从艺术创造主体角度对艺术的真谛进行了人性主义的阐释。其要点有二:一、艺术家人格修养的层级性决定着艺术创造中价值、意味发现的层级性,艺术个性化的前提乃在作者能得“性情之正”而不仅仅是“性情之真”;二、“文”与“道”之争是个常论常新的话题,而“专制制度”才是文艺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中唐啖助、赵匡和陆淳的《春秋》学的主要思想和特点体现在尊经贬传思想、对尊王思想和义理的阐发、疑传和疑经、会通三传与直寻解经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统一 ,构成了他们一致的经学思想 ,体现了与前人不同的治经趋向 ,具有经学转向的意义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