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在古代汉语中,所谓“者”字词组和“所”字词组里的“者”和“所”,究竟是什么词,历来众说纷纭,各自成理。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有两家:一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力本》),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一是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组编的《古代汉语读本》(以下简称《南开本》),认为是“助词”。大家知道,上述用法的“者”和“所”具有两种主要作用:一方面有称代作用;另方面有附着作用,即同别的实词黏着在一起,构成名词性词组。侧重于前者,便说是“指示代词”;侧重于后者,便说是“助词”。但是,无论“代词说”还是“助词说”,都同时承认“者”和“所”客观存在着的另一种性质。如《王力本》,既说“‘者’字是一种特别的指示代词”,又说“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这后一句,实际上是承认“者”字的附着作用。又如《南开本》,既指出“作为助词的‘者’字,它木身不能单独使用,一般要黏附在别的词语之后,构成一个名词性的主从词组”,又指出它们“有称代的作用”。而“称代作用”是代词特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从跨语言来看,假设句的主句使用标记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且一般来源于代词,但"如果说"句的主句标记除源于代词的指代性标记之外,还有承接性和转折性的。通过对大规模真实语料的考察可以发现,"如果说"句的主句标记出现频率极高,其中指代性标记"那么"的出现频率超过60%,远远高于汉语其他假设句中指代性标记的出现频率,这同"如果说"句的表义偏向和"那么"的强推理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汉语中,"底"字做为代词和助词较早地见于魏晋南北朝文献,到唐五代时曾得到普遍使用,直至期宋金之际还常见于诗文之中。元代以后,"底"字做为代词的用法就极为罕见了,而作为助词的用法则被"的"字所替代。本文试图对汉语史上有关"底"字的用法及其研究做一简单的概述,着重从语音的角度就其来源加以讨论,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之”字是《孟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它词性多样 ,用法灵活复杂。其用法几乎包含了其他经典中的所有用法 ,而且它书中没有的用法《孟子》中也有使用。弄清“之”字的用法和作用 ,对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法特点、修辞手法均具有重要作用。《孟子》中“之”字用法有五 :动词用法 ;代词用法 ;助词用法 ;兼词用法 ;连词用法。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而"有代词、连词、语气词等多种词性及词义和语法功能。除单独"而"字作句末语气词外,"而"还可以与其他词组成语气词。连词"而"能够连接词与词、连接词与短语、连接短语与短语、连接小句等四类语法功能;同时它可以表达并列、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情状、转折、强调、目的等九种语法意义。《论语》中已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而"字词组及表转折的连词"然而"。本应是连词的"而"被曲解成其他词。  相似文献   

6.
两周金文中"乃"字有代词和连词两种词性,代词"乃"主要用为人称代词,个别时候用为指示代词;连词"乃"主要表示承接关系,偶尔表示假设关系。对两周金文中"乃"字词性和用法的调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其在上古汉语早期的应用情况,亦可为针对传世文献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语料和有益的补证,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若"类让步连词与假设连词在语义上具有关联性,而且"若"类让步连词的使用年代均不早于与之同形的假设连词,根据语法化相关理论推断"若"类让步连词是由与之同形的假设连词语法化而来的。语法化过程发生的句法环境是转折假设复句,语义上则经历了从[+假设]、[±转折]、[?让步]到[+假设]、[+转折]、[+让步]的转化。这两类关系密切的连词在表义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有否前项,能否表示周遍性意义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若"类让步连词与假设连词在语义上具有关联性,而且"若"类让步连词的使用年代均不早于与之同形的假设连词,根据语法化相关理论推断"若"类让步连词是由与之同形的假设连词语法化而来的。语法化过程发生的句法环境是转折假设复句,语义上则经历了从[+假设]、[&#177;转折]、[?让步]到[+假设]、[+转折]、[+让步]的转化。这两类关系密切的连词在表义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有否前项,能否表示周遍性意义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所"字三题     
"所"字内容相当丰厚,它主要用作虚词,而又兼跨多种实词词类.本文选取其主要内容的三方面源流、所属词类及几种重要的"所字结构"加以探讨.《说文》与段注对"所"释义有欠妥当,其本义当为名词"处所"义,理清其词义引申发展的线索."所"字是古汉语中跨类较多的兼类词,计有名词、形容词、助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连词、助词、象声词等十类.通过考察五种常见的所字结构中"所"字的用法,论述其助词性质及对实词的指示与强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中,在词法方面,特殊代词“所”字的通常用法普遍认为是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其实这只是用法之一,未能包括“所”字作为辅助性代词的通常用法。“所”字作为辅助性代词的另一种通常用法是:插在主谓结构之间,变主谓结构为偏正结构,变主谓关系为偏正关系,并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在句法方面,还有一种未曾提到的语法现象,即古代汉语的“与动”用法。“与动”用法形式上不出现“与”字,而在意念上却含有“与……”的意义,这种用法的动词应译为“与……怎么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所"字词组的结构类型,总结得出"所"字词组应包括"所+动"、"主(之)+所+谓(动)"、"宾(之)+所+动"、"状(之)+所+动"四种结构样式。四种结构中,"所"字皆用于动词或动词词组前;皆具有将与之结合的词或词组变成自己逻辑定语的功能,或具有将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变成自己结构定语的作用;由此形成的结构皆相当于一个名词使用。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先秦部分典籍,对“名(代)+所+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尔所生”即“尔之所生”;“尔”不是“所生”的定语,而是“生”的前置宾语。“所”用在“宾+之”之后,动词谓语“生”之前,使“尔之生”变成自己的逻辑定语,使整个词组成为“宾(之)+所+动”式的“所”字词组。  相似文献   

13.
《经传释词》把“所”解释为“若”、为“可” ,如果仅从句法功能角度考察 ,结论自然正确 ,如果从篇章功能角度考虑 ,则还有很多不妥之处。并且认为 ,《经传释词》解释为“若”、“可”的“所” ,都可以用泛指指示代词来解释 ,它不仅具有句法上的功能 ,更具有篇章上的语义照应功能与标示主述位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终结性,即谓语部分要求包含某种终结点。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研究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其中动结式结构是最适合于被动式的谓语形式,是被动句的原型。对于一些影响义内涵的动词,我们可以采用体标记来进行有界化。此外,谓语动词后带宾语和"所"字标记也是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终结性,即谓语部分要求包含某种终结点。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研究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其中动结式结构是最适合于被动式的谓语形式,是被动句的原型。对于一些影响义内涵的动词,我们可以采用体标记来进行有界化。此外,谓语动词后带宾语和“所”字标记也是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上古汉语中,产生了一些新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谓词性成分的转指,从而使谓词性成分的转指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并从隐性走向显性.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用"者"和"所"指代转指对象.2.转指的对象用名词具体化.3.语音的分化.4.文字的衍形.  相似文献   

17.
在2001年出版的《陈寅恪文集·诗集》当中,没有收录陈寅恪先生的词作。然而,1916年11月号《东方杂志》上却发表有3首署名为陈寅恪的词作,词牌名分别是《锁窗寒》、《破阵子》和《浣溪沙》,并被《词学季刊》转载。它们极有可能系陈先生早年所作,创作时间大约在1916年早春之际。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晏殊的《踏莎行》、柳永的《秋夜月》英语译文的分析,试图展现宋词所独有的感伤抒情气质,观察不同叙述视角与期待视野,体味翻译美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范围副词分表总括、表限定、表类同三类,各次类间语义是相对独立的。但在范围副词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部分范围副词语义既可表总括又可表限定。选取其中的“各”“净”“索”“专”四个范围副词,对它们历史演变过程中的语义对立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其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及其代表性著作,一个相当常见的评价是"模仿",这是很不客观的.是否模仿,事关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性质问题,所以有必要彻底厘清.<新著国语文法>一书作者自己的表述、学者们的相关论述、特别是书中主要内容所反映的实际情况,证明此书是"借鉴"而不是"模仿".推而广之,整个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性质也是借鉴而不是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