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当代流行语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丰富的背景因素。其中既有语言外部的原因,诸如社会的原因、文化的原因等,也与语言体系自身的特点有关。正是在这些复杂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诞生了流行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现以当代流行语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当代流行语的产生的背景和动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的流行语进行分析。指出流行语是在一定时期内广为流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语言。流行语具有阶段性、时效性和使用上的高频性等特征。流行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在对当代中国社会流行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些流行语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新词、旧词语的重新流行、外来词语及影视歌曲等大众媒体的经典语言。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流行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是一个各种思潮文化交汇的地方,校园流行语反映了现代校园生活的新特点,并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态.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文化原因.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发挥流行语的教育功能与导向功能,发挥校园流行语在疏解心理压力、整合德育资源、催生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流行语是在某一范围或某一时期内广为流传且迅速盛行的话语形式,当代流行语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本文以近年来盛行的若干流行语为例,运用模因理论,从模因产生的四个阶段,强势模因形成的三个条件,模因复制和传播的两个途径等方面来分析当代流行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发展规律,从动态的角度解释其复制和传播的机理、途径,为流行语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社会历史的变迁、生活的变化都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而新语流行语更是及时反映出相应时期的社会特征和变化。本文从语义学入手分析近年在"新语流行语大奖"上评选出的日本新语流行语,旨在探索流行语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通过流行语来考察当代日本社会的风貌及日本人的典型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校园流行语产生于大学校园这一特定语言社团,其使用频率较高。本文按照内容给校园流行语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其产生的原因:它是社会快速发展和变化对校园生活的影响,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简的心理状态,还体现了语言自身变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根据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性理论,以2008年十大汉语流行语为例,探讨了当代汉语流行语翻译的特点与策略,指出汉语流行语翻译应具有时尚性、大众性与新颖性,以实现翻译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8.
校园流行语特指在校园中广泛盛行和使用的语句,其作为社会流行语的一个重要表征,反映了当代学生群体独特的社会文化心态.本文对中日校园最新流行语的涵义、语源、使用场合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流行语与社会密切相关。研究流行语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社会。笔者以英汉流行语为例,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0.
当代汉语流行语再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今社会在各方面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当代汉语流行语在无意间对此作了客观的记录和描写。流行语不完全等同于新词或网络语,它有着自己的定义和特征,具有词语、短语、固定格式、句子等多种表现形式,修辞造词、类推造词、旧词新义(或新用)是流行语衍生的主要方式,方言词、外来语、专门术语、新造词是流行语汇不断增加的重要来源。流行语产生和盛行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看,是语言使用者的从优心理和求新求异之语用心理作祟;从客观方面来看,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一重要诱因,经济生活的繁荣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是促使流行语产生的重要外因。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文学史写作自"重写文学史"浪潮兴起后,就一直是文学史研究的热点话题。由于时间上的近距离,当代文学的历史书写一直存在着变动性乃至对于书写者的挑战性。从当代文学本身的历史、现状出发,并结合已有的文学史写作,进而对当代文学史书写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演进进行对照性阐释,既可以分析文学生态化趋势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格局的建立、精神资源的汲取及其审美特征的形成的内在关联,又可以揭示出中国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理解状态、接受途径、改造方式及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电影的当代语境及当代性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影的后现代话语自其产生,即已融会于当代电影新主流话语庞大体系之中。正是出于当代语境的驱动,后现代电影分别从“解构”与“建构”的不同方向、不同途径进行整体化综合与超越,实现话语的“当代化”进程,以其先锋、解构、新异、拼贴、调侃和开放型叙事的风貌,内嵌于庞大的当代电影语系之中。它是当代电影世界的一支奇葩,但也只是世界当代电影百花园地中的一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当代政治家、文学家关注明代历史、继承或改写明代文学遗产的成果的描述,揭示了当代政治与传统文化、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深刻而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风中之树>里,孙荪把李准十作为中原作家及中国当代作家的一种标本,借以描述和反省一个时代的文艺思潮和共同的经验教训,剖析作家的精神构成.他的文学史家的眼光和对于本土文化、生活的独到理解,对于作家和一个时代的关系的探讨,对于一个作家一生的跟踪研究等,对当今的文学批评界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种与生命的底气和本土经验相结合的批评,应该成为当代批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三大非主流社会思潮之一,具有复杂多面性特点。广大青年作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最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其政治思想必然受到正面与负面的双重影响。引领青年政治思想,不仅需要科学判断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性质、准确把握其发展态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坚持利于国家民族发展原则、遵循青年心理特点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规律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下,对全国21个省市的问卷调查发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传播学理论出发,抓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信息、受传者、传播媒介和信息反馈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认清问题的本质,思考相应的对策,有助于全面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论真善美的当代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善美的研究是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哲学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现世价值实现相通观的体现。以探讨真善美的当代追求为主题,探析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复苏的时代背景,探究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的时代特点和困惑挑战,是探索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得以现世实现和长足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也凸显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相对于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所能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相对于科技公共传播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也都是其碎片化的组成部分。基于对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发展和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特性的分析,描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分析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提出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六要素构成模型”,认为当代科技公共传播需要强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代青年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聚焦点,已经或即将在各项事业中挑起重担。探究当代青年的特点,把握当代青年的成才规律,认真做好当代青年的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当代青年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发展自身能力,对于促进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对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