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我国医学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薄弱环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问题突出。 研究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英语专业近年来的医学口笔译驻院实习进行跟踪调查,初步总结出一套医学院校医学口笔译驻院实习教学模式。文章首先阐述这一实习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素,包括医院基地口笔译工作场景、实习教学指导模式、过程管理模式以及评价方案等,其次深入剖析实习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研究可望为医学院校医学口笔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医学语言服务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的口笔译人才也日益增多,因而口笔译人才的专业化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常州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口笔译人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描绘该地区口笔译专业化发展的概貌,从而为口笔译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语境理论引入翻译过程描写当中,从动态语境出发,探索一种新的翻译过程模式.文章通过探讨语境化与语境化翻译过程,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翻译过程模式,以语境化理论为凸显点,以期对各种翻译现象具有较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翻译的共性研究已进入大讨论时期。然而,学者对翻译共性之一显化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笔译层面,口译中的显化现象鲜有人涉及。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中190个口译语料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测试环境下测试者在口译过程中显化现象使用明显,测试者在使用引起显化现象的人称代词主语和逻辑关系连接词时呈现出单一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语境观是对语境的静态研究,文章试从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探讨语境的基本特征,大致有五个方面的内容:语境是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形成的,语境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可显映性和可建构性。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认识语境的基本特征为语境学和言语交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句子”概念与汉英口译训练汪敬钦一、翻译—口译、笔译—的本质1、0翻译的本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翻译,包括口译(0ralInterpretation)与笔译(WrittenTranslation),统属语言学范畴;口、笔译除形式上的差异以及由...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语境的动态构建。运用框架理论分析了语境的动态构建过程,指出在语境构建过程中,交际者不断激活存储在记忆中的言语的框架,框架间信息进行联接建立语境假设,实现了语境的动态构建。  相似文献   

8.
口译和笔译一样,要求把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虽然都是翻译,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笔译用笔,口泽用口。笔译是把一种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用另一种文字重新表达出来,口译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这两种翻译是在完全不同的环境和完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的。笔译是在室内进行,译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对原文进行反复阅读和琢磨、推敲、可以查阅资料、请教师友,充分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然后,从诸多表达手段中桃选最恰当的方式,把原作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从容不迫地表达出来。这样  相似文献   

9.
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语用学理论,凡是对话语产生影响,并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所有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强调语境的构建是一个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动态的过程。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对言语信息的释义和制约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经典化过程中的《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其经典化的过程是不断被建构、解构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成为反映经典化过程的主要侧面。《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经典价值建构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意识形态下通过文学史、著作等形式得到了确立,因此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历史性、目的性。  相似文献   

11.
英汉翻译中,借助词汇语境提示进行推理可以确定某些词的情景意义,其推理的依据主要是上下文中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如语义搭配、语义冲突、词汇照应等。词汇语境提示应用于英汉翻译中可以消除多义或歧义、指出某些指称词的所指以及解决表面搭配不当和词义空泛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将语用学理论引入翻译这一学科当中,并指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首先介绍了传统意义上的语境观,并从关联理论出发,通过阐述明示推理模式,解释了翻译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任务是在交际中谋求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达到交际成功,完成其翻译任务。并指出关联理论中动态语境观对于翻译在文化差异及历史变化中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深入,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研究重点就在于对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与分析。经验证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不影响文化翻译的"可译性"。跨文化交际中,译者具有相对的自由,可以根据客观标准和主观意愿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听力中的语篇理解不仅基于对词句的字面理解,而且还要依靠语境。当字面理解受阻时,语境线索可起到排阻作用;当语篇理解受困时,激活认知语境中的图式,经过推理,能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所以,听力教学必须研究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听力过程中如何利用语境线索激活心理图式,通过推理,准确把握词句的情景意义或排除歧义,以求理解语篇;(2)听力过程中如何创设认知语境,以理解语篇;(3)把语境作为一种听力策略纳入听力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5.
根据顺应理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即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一系列语言选择和诠释原语文化的过程。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以The Berenstain Bears和The Wind in the Willow为语料,探讨译者在英语童话汉译中如何对语言结构及语境做出动态顺应,以便于目的语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  相似文献   

16.
上海通事作为近代中外交往的一个重要介体,在当年上海的对外商贸、文化等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开埠后商贸的蓬勃发展和租界的形成给这些通事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把上海通事置于近代中外交往的历史背景下,探讨这些通事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地位,以揭示近代中外交往的独特性和历史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语境本身是一个静态的,包罗万象的系统,泛指各种具体的语境因素,大致上可以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大类。但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语境成了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认知系统。在翻译文本建构的整个过程中,语境认知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译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境认知能力,才能处理好翻译文本建构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如译语的衔接与连贯,负载有文化意义的词的翻译等。总之,译者的语境认知能力越强,译文本建构的质量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如何突破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出既精通语言知识,又具有国际商务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实用型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满足珠三角地区日益频繁的商务活动的需求,是目前本地区高职院校翻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认为,要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翻译能力,使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真正地发挥最大效用,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等方面作出改革。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中的显化与隐化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视角,分析了显化和隐化的语义本质,并从概念、人际和语篇三个维度予以区分。此外,文章还通过对一场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译语料的考察,探讨了显化和隐化在上述三个维度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语境/语境化虽是许多学科的常用概念,但迄今鲜有著作能确切地界定它。最近,国外在话语分析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步和共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语境/语境化视作对客观世界在人们心理层面的选择性呈现。这一理论构想引出不少新研究话题,比如对语境化过程中选择性心理呈现具体细节的研究。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初步探讨,通过分析一幅漫画中的意义语境化过程来说明语境化暗示配置方式对图像意义解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种影响对话语分析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