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精神生活.意志》的开篇,汉娜.阿伦特就揭示了所有的知识人都必然面对的一个根本性悖论:他们赖以确认自身身份的知识总是对现实某种程度的抽象和脱离,而他们真实的存在——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的——又总是无可逃避地深陷现实之中,也就是说,知识人只能宿命地处于知识世界和生  相似文献   

2.
威廉斯在《欲望号街车》中描绘了一个错觉世界,三个主要角色(白兰琪.杜波依斯、斯坦利.柯华尔斯基、斯蒂拉.柯华尔斯基)在剧中都深陷错觉而不能自拔。当现实和期望无法调和,深陷错觉成为了他们被迫接受的生存方式,他们的表现也正反映了现代人在面对现实时无奈和绝望的心理。事实上,剧中所呈现的世界其实也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但是剧中人物以不同方式掩饰、维护自己的错觉,表明了他们仍然抱有继续生存和生活的希望,这也让读者在绝望和悲剧的气氛中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托尔金的小说《魔戒》和《霍比特人》自出版问世以来,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说描述了一个神话般的中洲世界,其中生活着人类,他们是精灵、矮人和霍比特人以及其他种族,每个种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社会生活组织方式。这些种族的很多生存法则和行为特点与我们人类无异。可以说,托尔金给我们建构了一个类似于人类社会的平行世界,这个平行世界反映了托尔金对人类自身社会的思考和预见。对托尔金作品的深入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关于现代社会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关系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大凡各类"中国现代文学史",都要把沙汀、艾芜列在同一专章中加以论述。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两人在同年同月出生于同一个四川省,又是同学并在上海同受鲁迅先生的培养的缘故吧。其实,只要我们拜读了他们的作品,便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小说无论是题材、人物,还是结构、语言等诸方面都有着迥乎不同的风格。本文仅就《在其香居茶馆里》和《山峡中》两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试比较他们两人创作风格的不同。1沙汀的小说以现实主义的基调为主,而艾芜的小说则以浪漫主义的风情见长。而这两个不同特点的形成与他们各自的经历和出身以及气质的差异是分不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时空结构和叙述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了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的"双重世界"叙事艺术风格。小说叙述时空由魔幻世界(巫师世界)和现实世界(麻瓜世界)两个层面组成,在现实与魔幻时空建立了隐喻与象征的叙述关系。在叙述方式上,从魔幻世界的叙事原型和规则两个视角,来解构魔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里的魔幻与现实的"双重世界"叙事艺术风格、隐喻与象征相结合和的叙事方式,对疏缓现代人疲惫的心灵、重构人的精神家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识是元小说基本特征之一,表明了作者从对外部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真实"再现转向对小说自身的虚构性和文本创作的揭示和反思.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主要集中在框架分析、游戏意识、现实的人为建构性三个层面上.然而,元小说并非全然地追求语言虚构,还有一类"编史元小说",既有自我指涉,又有对现实、历史的向外指涉,从而兼具了自我意识和历史、现实意识.这类元小说是一种根植于历史、社会、现实等外部世界的自反模式,既强调自我意识又悖论地彰显了历史和现实的维度.  相似文献   

7.
《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均为杰出的讽刺小说,两位作者的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经历的相似是他们采取如此类似的写作手法的根本原因。两部小说都采取了海外游记结合丰富的想象,以现实为蓝本,描写现实却又讽刺现实。没有讽刺,两部小说不会有这样强烈的震撼力,是讽刺成就了两部小说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局外人>是一部极其著名并轰动一时的青少年成长小说.它极其尖锐地给我们展示了庞尼和他的伙伴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暴力和歧视.在作品的主人公庞尼的世界里有他的两个哥哥,三个好伙伴和他们的共同的敌人--生活在西城的富有的男孩儿们.本文论述了庞尼经过了一个伤人,逃亡,和救人的经历后,对周围人的观点的改变,而这一改变正是庞尼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和心灵、精神的关系密切,语言是一种关系、一种社会的技艺,谈论语言意义时不应忽视语言的人际性和行为性;所有过程、行为、事件都在世界中发生,语言不能脱离世界,语言和现实是从整体上相联系的。语言和人、语言和生活世界之间联系密切,语言哲学研究有必要回归人本身和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0.
《欲望的旗帜》与《桃李》两部小说都写大学校园生活,视点都是社会转型语境中的知识分子,并追问他们的存在方式。把两部小说当成一个相关的文本进行细读和比较,可发现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在物质欲望的诱惑下,大学知识分子精神状态坠落的过程:由无所适从,到人的“分裂”,到与“现实”媾和,失去了安妥灵魂的地方。小说的主旨也由此彰显出来,悲观的叙述中蕴涵了修复某种信念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两位年轻而伟大的编辑,都成功地使他们的刊物得到读者的肯定与喜爱,并基本上主宰了当时的文坛。这成功除了他们的雄心朝气与才识博学之外,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客观环境也是重要的原因。但也正是这客观的环境却使得他们在编辑刊物时留下了许多的困惑和遗憾。  相似文献   

12.
沈雁冰主编革新的《小说月报》与施蛰存创刊主编的《现代》在引进西方文艺上都表现出年轻人特有的雄心与执着 ,但二者的侧重点各不一样 ,同时二人在主编刊物的过程中都面临着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涡流险滩 ,不得不参与各种文学的和非文学的论争 ,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遗憾与困惑。通过比较 ,进行反思 ,我们应为今天的文艺刊物创设更优良的环境 ,使得中国文学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自称经常受到灵异的警示, 他曾因此被指控并被判有罪。实际上, 苏格拉底的灵异只能是苏格拉底自己, 灵异的声音是他内心深处的声音, 从哲学角度说就是他的自我意识和个体意志。苏格拉底的灵异思想表现了自我意识和个体意志与传统原则、观念之间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毛细管柱SE-54柱,气相色普法测定氯乙醇的含量。面积归一法测定氯乙醇相对含量,标准偏差为0.33,回收率为98.6%~99.8%。为氯乙醇中控及产品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法治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的理论和制度形态均可追溯到古希腊城邦政治。而城邦政治孕育是在多里安人入侵后特定历史情景中制度、观念、经济、组织形态变异成形 ,并经过系列的改革才得以确立起来的。作者通过对多安人入侵后“黑暗时代”历史的追踪 ,对形成城邦政治的条件过程进行了梳理 ,并对其法治形态和精神作了描述 ,从而初步揭示了法治起源之迷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方式共源于生活实践、拥有共同的实践理性的实质及共享相同终极价值目标,因此法律通过建构、引导、规范等方式来型塑良好的生活方式,二者之间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学法的价值追寻及实践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可以调动学生围绕问题情境主动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灵活而系统地进行教育活动的能力。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哈萨克族作家朱玛拜·比拉勒的长篇小说《寡妇》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精神、传统文化透彻的体察,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现实感。他以开阔的视野,深刻地展示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在这个急速变革的时代里不断发生的断裂性变化,这构成了他作品思想意蕴的深度与力度。  相似文献   

19.
对特定的载波和参考波进行的PWM波形调制和仿真,分析了在不同的输入载波比和调制比的情况下,PWM波形的谐波含量,从而可以选出比较理想的PWM波形.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作为公司治理新的发展方向开始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这一新指导思想下,通过引入财务外包服务企业和为企业提供财务报表险的保险公司,构建了新型的企业财务治理模式,以此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进而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这一模式对于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制度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