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进苗山     
每逢走进苗山,我总是喜欢在老房东二婶家落脚。今天,我又来到苗山,自然,我是向着二婶家走去。一年多的日子不见,二婶越发福了。看她那满面红光,就知道她日子过得有甜头。二婶见我,突然一怔,然后十分兴奋地说:“云仔呀!是你回来啦!一年多来可望你得很哩!”说着连忙放下手里的簸箕,帮我取下背上的被包,招呼我休息、喝茶,还连忙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红茹粥塞到我手里,对我说:“走这样远的山路,一定饿坏了,快吃一碗填填肚。”我一边喝着粥,一边回答她问我的问题,真像慈母关怀远归的儿子一样。忽然她停了停又笑着对我说:“云仔呀!这回可折磨你啦。令夜恐怕又要在这里搭个临时铺罗!”说着她用手指了指我第一次睡地铺的地方。我调皮地回答说:“那里都行,只要是在二婶家,挂钩也得。”但我转念一想:“我的老  相似文献   

2.
我叫吉吉,今年16岁,家在西藏那曲地区那曲镇仁毛乡九村。我没上过学,从小跟着阿爸阿妈放牛放羊。12岁那年,阿爸把我带到那曲镇的姨妈家,帮助他们照看3岁的小表妹。2001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吃了一些干肉,觉得特别口渴。看见姨妈家墙角有一个瓶子,里面装着半瓶水,就拿起来喝了。水一下肚,我的喉咙和肚子立刻像火烧一样,疼得要命。我紧紧地捂着肚子,缩成一团,在地上打滚。为了活命,我忍着钻心的疼痛,使劲地呕,想把喝的水都吐出来,但我看见,这时我吐出来的全是红红的血。我吓坏了,不停地喊:“阿爸,救命呀!阿妈,快来救救我呀!”不知过了多久,姨妈…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叶     
相互欺骗瑞典有一对夫妇结婚已多年。一天妻子向丈夫承认:"亲爱的!真对不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瞒着你。我有色盲。""对不起,我也骗了你。我是黑种人。"  相似文献   

4.
101岁的老寿星“我外公有100多岁啦!他是个清朝人,还留着长辫子呢。”瑶寨老人赵福才的外孙女春凤在电话里这样给我描绘他的外公。还没等我说话,她又说了,“你想听他说话啊,不行呀,他到山上割草去啦!”听后,我忍俊不禁,“清朝人”!今夕何年呀?还有清朝人啊!不过我这一去采访还真吃了一惊,可不是,湖南省宜章县莽山瑶族乡道洞村的赵福才老人家,今年都101岁了,真正是个清朝人,比宣统皇帝还大几岁哪!老人家留着一头清朝的长发。他自己说,打从记事时起就蓄长发,织条辫,挽个鬏,一直没剪过。他说“我青年时期就有人要我下发,我就是没有下。”他至今…  相似文献   

5.
金秋时节到延吉,见到州委书记李德洙时,我心里想:嘿呀,真年轻!谈话吋,感到他语言质朴,举止庄重、稳健,同时又感到他朝气蓬勃、充满青春的活力。“这么年轻,就当了州委书记!”这是我的第一句话。“是呀,小牛拉大车,还得使劲儿呀!”这是四十一岁的朝鲜族州委书记的第一句话。“小牛拉大车”,这话很有份量:他谦虚地估量自己,深知肩上的担子重,也表示了要为人民拼出牛劲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11月4日,细雨绵绵。早已聚集在村前古榕树下的近千名乡亲,在急切地等待着在台湾出生长大的黄植诚的归来,炽热的心发出一阵阵欢笑声。“回来了!回来了!”人们望着从远处开来的一辆辆吉普车高兴地叫起来。在人声鼎沸中,原国民党空军少校飞行考核官,现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某航校副校长黄植诚(壮族)步下汽车,雄姿勃勃,微笑着向乡亲们问好。“哟,啧啧,多像他爸!”人群中有人惊奇地叫道。“这就是我的家乡盆象村?”“是罗!”人们告诉他,这就是广西横县良圻公社化龙大队盆象村。黄植诚兴奋地点点头。他停住脚步,昂首环顾村前一片金黄的  相似文献   

7.
我自1947年在大陆参加工作后,一直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现在是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南民族学院预科班副主任。我多次代表台湾高山族同胞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每当我看到祖国各地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景象,每当我和各族的兄弟姐妹友好团聚之时,就更引起了我对台湾家乡亲人的思念。打我记事的时候起,我们的先辈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叶     
经典误会1、护士看到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叮嘱说:"小心肝!""病人微笑道:"小宝贝。"2、有位大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即将下车的男人掉了包烟在踏板上,于是赶紧对那男人说:"同志,你烟掉了!"男人大怒:"你才阉掉了!"3、公交车上,站着的孕妇对身旁坐着的陌生男子说:"你不知道我怀孕了吗?"只见男子很紧张的样子,道:"可孩子不是我的呀!"  相似文献   

9.
体大的党可!我伪的母亲,傣家千声万声把悠呼类,“七一”的清晨天空蒙蒙镬亮焦家分在竹楼上,.从森林里把北京跳望。我仍看见万丈剪霞,飘舜在中南海上。捧家激动的心呀!恨不得冷个生是翅膀,飞封中南海去,把律大的母舞呼奕。二我消从来浸有象冷天这样,想把每一襄赤裁的心站在您身上、我渭从叙有象冷天这样踌到温缓象孤党碍到母亲的温哭一样。毛主席黑报象太阳了动级、黝簇营教律大的党呵,我仍的母亲,有从黄月古老的民族,在您的阳光的沐裕下,您食我俏失脑清醒、艰猜明亮亡我炸民族东梦中窿来一样,纪引一婆领生的鼓键挣断。傣家彼着朝霞厦着阳光,…  相似文献   

10.
一封呼救信,从南国边陲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寄到云南省测绘局领导手中: “救救我吧!我心中微弱的星星之火就要熄灭了。我终日伤感、烦恼、痛苦,也许不久就要毁灭了……”写信人是马关县一中初三苗族女学生吴正兰,时间是1984年10月21日。  相似文献   

11.
掐指算来,离开海定村来到县城工作,已94天。2009年3月31日,一个雨雪交加的下午。出租车行至玉仁捷达村,电话响起,陌生号码,"周升明吗?我蒲晓军。你明天尽快赶到政协来上班……"、"哦呀……",就是这么简短的通话,让咳嗽不停的我在瞬间安静,望着车窗外那个我转过无数次的白塔,悄然泪下。  相似文献   

12.
寿星之家     
1980年国庆前夕,我访问了刚满一百周岁的瑶族老奶韦亚利。老奶家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城厢公社才劳大队瑶族生产队。这个队三面环山,草木青翠,一条河水,抱村而流。这里寿星颇多,韦亚利是年纪最大的一位。我到老奶家的时候,正碰见她从屋里走出来,左手握木瓢,右手提桶,正往猪圈喂猪。我伸手想替她提桶,她执意不肯地说:“你别认为我年老,身体还硬朗哩!”跟她走到猪圈,屈指一数,圈内有猪11头。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京都,我与乞丐住到了一起我到日本,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67年,我出生在大连市一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是东北财经学院的教授,在家我是独子。那时我们家过得幸福美满。八十年代初,母亲托关系由一名英语教师调到了一家旅行公司当翻译。1985年,即我读高二的那一年春天,家里发生了"急风骤雨"。母亲闹着要与父亲离婚。那次离婚离得好艰难,整整拖了两年多。父亲很爱母亲,每次一提到离婚,父亲就脸色青白,有好几次,父亲都晕倒在房间里。那一年,爷爷又病故了。我的精神几乎崩溃,我哪里受过如此之重的打击!但在第二年参加高考时,我凭着扎实的功底,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最后,母亲去了加拿大,过上了另一种生活。可这以后,遭受过离婚打击的父亲却似乎变得坚强起来。我决心以优异的成绩与辉煌来报答我的父亲,以减少他心灵的创伤。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20日,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谭徽在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上访"信.信是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村村民联名寄出的,之所以说这是一封特殊的"上访"信,是因为石桥坪村村民"上访"既不是要解决矛盾纠纷,也不是要解决具体困难,而是村里人想跟省民宗委主任说说心理话.  相似文献   

15.
<正>一、出生与求学徐杰舜(以下简称徐):早就想和你聊聊天,把你的学术成果和经历向我们学界介绍下,您是云南人吗?尹绍亭(以下简称尹):我父亲是云南腾冲人,母亲是西安人。①徐:你是在哪里出生的呢?尹:我1947年12月28日出生于云南省永平县。当时我父亲在那里做事,1950年我家迁往大理,现在对大理古城、苍山还残留着儿时梦幻般的记忆。1953年迁回故乡腾冲县,住在县城。老家孟连村在乡下,是汉族和傣族杂居的村子,距县城约四十  相似文献   

16.
久以前,有一年,世上涨了齐天大水,到处一片汪洋,峨嵋山顶也全部淹了进去,哪还有人呢,人断种了!不过人种不该绝,有这样两姐弟,他们种了一株葫芦。大水涨来时,他们挖空葫芦,钻进葫芦里,不管水好大,葫芦总是浮在水面上,流呀,飘呀,流了九九八十一天;等到水退了,搁在一个山巅上,姐弟俩才从葫芦里钻出来。啊哟,哪里都变了!人呀,房屋呀,什么都没有了,大地上是一片泥糊。姐弟俩在一个山顶上的岩脚里安下家来。他俩从葫芦里拿出火种,从葫芦里拿出五谷种种庄稼。日子一年一年过去了,但是世上仍然只有姐姐和弟弟两个人。姐姐年纪大些,她想的要比弟弟宽…  相似文献   

17.
财产公证     
她有些小性,总觉得丈夫对她不够好,而她的收入又比他高出很多,一旦他负心,自己未免太吃亏了。于是便常有意无意地试探他:"如果有一天咱们离婚了,你是不是会把财产都给我?""那怎么行?你又不是我的人了。"丈夫总是笑着逗她。一天晚上,他们闹了别扭,她很严肃地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丈夫也很严肃地说:"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和你过日子。如果你对我们的婚姻实在缺乏信心,我们可以补做一个财产公证。"  相似文献   

18.
我很自豪自己是个傈僳族.朋友聚会,当介绍我是傈僳族时,总有人问我:"傈僳族?很少听说过呀!人数一定很少吧?"其实,我们傈僳族并不是一个小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傈僳族人口共57.48万多人.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的分布在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及四川省的西昌、盐源等市、县.我们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8世纪以前,傈僳族就  相似文献   

19.
这个年将花甲的老人 ,到底想干什么呀?拍遍瑶族服饰 ,有必要吗?有意义吗?我以为有必要。有意义。想一想 :有多少记录这个民族生存史与心灵史的服饰 ,正在消逝 ,或许我迟一步 ,就将永远错过了呀!1994年我出差到了广西防城港市 ,在从防城去峒中的途中 ,公共汽车在板八乡停了下来。我第一次见到了那里的大板瑶妇女。就是那一瞬间 ,我被她们非常美的装饰惊呆了。她们头上顶一块板 ,高高的 ,色彩鲜艳造形奇特 ,壮观而高贵。后来的时间里 ,我的心思便常常被远方那群穿著美丽的瑶族人所牵动。我查阅书籍 ,注意并逐渐了解到瑶族过去有一部苦…  相似文献   

20.
正1996年的秋天,是北京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但是我却感到有几分"寒意",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北京积水潭医院那深深的后院——高干病房,探视正在那里住院的东噶仁波切(dung dkav blo bzang vphring legs)。进病房一看,有他儿子晋美(vjigs med)陪伴在身边。呀!几年没见,他可瘦多了,脸色发黄,嘴唇发乌,但眼睛还是那么炯炯有神,手里正拿着笔在卡片上写字。见我进屋,连忙放下手中的笔,笑脸相迎。我们有好几年没见面了,两双手紧紧相握,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主动地告诉我说:"近年来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