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围绕越来越值得关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题,在基本的调研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独立学院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特殊性让生命教育的实施必然要走"以校为本"的道路,而独立学院学生的独特性也让生命教育在他们身上的实践必然要进行"以人为本"教育。结合独立学院的"以校为本"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以人为本"进行生命教育是本研究所主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着教学改革的大潮,班主任将如何面对思想各异、行动万千的小学生,如何让他们从"唯我独尊"的境遇中走出来,如何让他们的教育步入"正轨",是我们小学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作者将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着"五心"的原则,向新时期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进发。  相似文献   

3.
鞠红云  刘桂琴 《职业》2017,(17):96-97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本应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然而,他们目前的现状却着实堪忧.伴随着大学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中职学校渐渐成为许多人眼中"失败者"的"无奈选择".在这种氛围中入校的中职生必然会有许多心理障碍,加之他们很多人在入校前就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因素都注定了他们是一批"特殊的"被教育群体,存在学习困难、缺乏自信、吸烟、酗酒、心理扭曲等问题.因此,中职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更要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笔者在德育课上从听、看、读、说、写方面做了如下努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也是党的三代领导人始终坚持并继承和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学校教育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培育优秀的人才对我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要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加强学术学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这样才能培育出优秀合格的人才为我国的四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丹浓  郭鹏  陈华 《职业》2020,(10):100-102
班集体建设是技工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技校学生存在的自我认知缺乏,礼仪意识不强,文化自信缺少的现状,笔者尝试将戏曲教育引入班集体的建设中.以京剧、越剧等多种戏曲为载体,采用"识""说""学""唱"的教学方法,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实践活动,对学生品格进行全方位的引导、陶冶,促使他们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秋玲 《职业》2012,(18):95
在技工院校从事班主任工作,其间有许多风风雨雨、苦辣酸甜,有喜有忧,笔者却始终乐在其中。班主任的工作经历,让笔者体会到,"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力量源泉。一、重点学生重点爱每个班都会有一些这样的特殊学生,他们或张扬、或深沉、或有这样那样不同寻常的表现,成为我们眼中所谓的"重点生"。对重点学生必须认真对待,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把他们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7.
魏国一 《现代妇女》2014,(4):170-17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要让他们成材,把他们带到理想的境地,班主任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纽带,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在高校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通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来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提升和塑造大学生道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仰,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塑造他们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让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本文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着重探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目标,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其理论基础和社会必然的趋势下,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落实,是体现其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本质的根本。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势在必行。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落实,必须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逆转思维,将视野锁定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贯彻和落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成体系的理论为基础,大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研究路径,坚持交往实践这一力量之源,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三个面向"教育方针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战略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牢固根基;教育要面向世界,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教育要面向未来,则是实现现代化的逻辑拓展。在"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将教育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作为重点工作一抓到底。同时理顺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关系,具体化教育培养目标,注重提高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优质的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的"软环境"之一,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他们可以在文化内涵下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独立学院充分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提升"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义务感、主体性是人权意识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义务感,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是人权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义务感的培养与主体性的发挥往往会产生矛盾.因此,从理论上来认识义务感和主体性以及两者关系是重要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依法制定校规,规范义务感教育的内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充分参与"校园规则"的制定、实施过程;端正大学生的人权理念,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依法行使权利,从而增强人权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源泉。儒家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仁爱"思想、"天下为公"的理念、"言必行"的知行观,在当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新时期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儒家教育思想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15.
谢振宏 《现代交际》2015,(1):236-237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终极目标是"人",过程也应该是"人"。孩子是成长的人,让教育回到原点,就是重回孩子的天性之处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责任所在,首先应为育人者,而后为教书者。培养孩子,智商、情商两手都要抓、都要硬,体能、心能、群能不可偏废,寻找适合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当前,制约教师发展的往往并不是我们未知的东西,恰恰正是我们思想深处固有的东西。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勇气剔除原有的陈旧的糟粕,着眼于一个个鲜活的独特的"人",着眼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幸福人生,才有可能真正回归教育的原点,思考我们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以幼儿为本,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金芳 《现代妇女》2014,(4):343-343
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个体,作为老师不能以他们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他们一切的依据,应该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他们,鼓励他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生",培养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人生之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社会的"合格品",那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教育,应在各个方面从基本抓起,所以在当前形势下,从基础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形成价值观和基本人格有着全面的帮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保障,所以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正处于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网络覆盖,高职教学中必然要重视计算机方面的教学。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自身的特点,但是在当前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所以在当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必然要找到和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开展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作为教育者要生成主科意识,通过引领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自我生成准确的定位,让学生能够对于大千世界生成探究的欲望,生成探究的意识,在个体融入群体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更多的感知。其实在解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会反思传统的教学环境,当前的教学价值,还需要反思未来的教育发展。我们要将目光定位在“人”的身上,每一个人都生而不同,每一个人都需要拥有获取自我发展空间。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可以让学生理性的解读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生活需求的角度来完成自我发展,进而生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修养。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作为基础,必然可以让学科的教育优势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