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铁成 《新天地》2017,(3):46-47
2016年6月,老球迷罗西当上了爷爷,他特意回到家乡鞍山,亲自为孙女儿操办了满月宴. 64岁的罗西,本名李文刚,因为酷爱足球,抛家舍业,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球迷.他说:"我不希望中国再有第二个职业球迷,毕竟看球只是一种爱好,不应成为生活的全部."  相似文献   

2.
吹牛的皇帝     
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在全国各地到处张贴布告说“:谁要是用说谎话的办法叫我说出一个‘谎’字来,我就把国家送给他一半。”一个裁缝看了布告,走到皇帝那里说“:皇帝呀,我早就想来看您啦,只因昨天打雷,把天打破了,下了倾盆大雨,我不得不去把天补上呀。”皇帝说“:你做了一件好事,不过没补结实,今早又下了一场大雨!”裁缝见皇帝没上当,只好走了。接着,又来了一个木匠。皇帝问他“:你来干什么?”木匠说“:你欠了我们一斗金子的工钱。”皇帝忙问“:我什么时候欠你们工钱?”“你若不欠,我怎么会来要呢?你住的宫殿就是我们给盖的呀!”“你在扯谎!”…  相似文献   

3.
河西 《社区》2010,(5):44-44
拿破仑是位非常注重节约的帝王(有时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小气),到了他当皇帝的那一年,他穿的鞋依然是他在军校读书时为他做鞋的鞋匠做的。他的心腹侍从孔斯坦觉得这也忒寒碜点了。就叫来鞋匠给他做双新的。拿破仑问鞋匠:“做一双鞋要多少钱?”“十八法郎,陛下。”鞋匠毕恭毕敬地答道。  相似文献   

4.
忆剑 《金陵瞭望》2006,(6):47-47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征战大半生.坐了江山.颇有点英雄气概。他还写过几篇好文章.传诵至今。其中顶有名的是“与田兴书”。这是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给他当年在江湖上的朋友、盱眙侠士田兴写的一封公开信。言辞恳切、情至感人。信中邀请“江北布衣”田兴速来南京(当时称应天府)和他同享荣华富贵。据《国朝实录》等史书记载:“此信曾作为皇廷文书、在刊刻出数千份后张贴于全国各地。足见明太祖求贤若渴,不忘旧情。但是.田兴似乎并不理会.却安于贫困.浪迹江湖。  相似文献   

5.
我爸是球迷     
我爸是个球迷。我看少儿频道,爸爸就在沙发上找东找西,找什么呢?找遥控器。他一拿到遥控器,马上会调到五频道。我气得不得了,说:“爸爸,我看得好好的,你为什么要调台?”“马上……马上,再看一会儿……一小会儿”爸爸结结巴巴地说,可就是不调回来。遇到有足球比赛更不得了了。有一次我半夜起来小便,模模糊糊睁开眼,啊,这么晚了,爸爸还在聚精会神地看五频道的足球赛呢。只见他伸着头,眼睛盯着频幕,手里夹着老头烟,烟灰老长也不掸掉,嘴巴里还压低声音念念有词:“好球!”“好球!”球迷爸爸走到哪里,看到哪里。我从学校回家经过一个足球场,爸爸的…  相似文献   

6.
争论     
“请大家想想,《皇帝的新装》中谁最可恶?”站在讲台上的语文老师说。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我认为两个骗子最可恶,如果没有他们,皇帝就不会狼狈不堪。”刘成慢条斯理地说。好!我心理暗暗地替他捏了一把汗。同学们有的惊,有的喜,有的叹,有的忧。大家把目光射向了正在举手的李政。只见李政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道:“我认为皇帝最可恶,如果皇帝英明,骗子又怎么会来骗皇帝呢?”李政侃侃而谈,还示威似的扬了扬眉。辩论刚刚开始就针锋相对,想必好戏在后头呢。同学们已不像以前那样拘束,纷纷窃窃私语起来。这时,…  相似文献   

7.
一篇议论文,短到只有四句,恐怕是从来罕有的吧。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正是这样一篇被誉为“千秋绝调”的短文。 “孟尝君能得士”,这一点是从来没有人怀疑或反对的。他门下也不乏象冯欢那样的有识之士,并非全是“鸡鸣狗盗”之辈。这一点,王安石当然知道,但他为什么要在此文中一翻旧案,认定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呢?我认为:他是有所为而作的。 为了推行新法,实现政治改革,王安石对人才是十分重视的。他在有名的《上仁宋皇帝言事书》中明确指出:“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他一方面就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等问题,向皇帝提出了详尽的意见,同时又规劝皇帝:实行改革要坚定,不要因为“一有流俗侥倖之人,不悦而非之,则遂上而不行”。也就是说,对力行新政的优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2)
他爱唱歌,是羽泉的忠实歌迷;他爱篮球,是姚明的铁杆球迷;他还爱读武侠小说,爱看战争大片,爱穿粉红色衬衫。2005年元旦,他对朋友吐露了新的愿望,这一年他想谈一场恋爱……22岁的年龄龄,就像刚刚蹦出地平线的太阳,充满了生机与梦想。然而,不幸从天而降,白血病夺走了他的一切,连同生命。离开人世前的28小时,他以口述的方式托朋友在网上发表了一纸“绝笔”信——“谁来拯救我的父母”。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个,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遗憾。只是感恩于父母,心里反复在想,没有了我,他们该怎么继续活下去。”  相似文献   

9.
田辉香 《社区》2009,(33):56-56
退休后我常去看望孙子,见他一个劲地窜高长个子,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但高兴之余,还是有点担忧,每一次都感觉小家伙又胖了一圈,有点“小胖墩”的趋势了。那天我打开他们家冰箱,只见里面塞满了食物,我对儿子儿媳说:“买这么多东西给孩子吃,能不胖吗?”小两口却是一脸无奈的样了。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型男孩     
流沙 《可乐》2010,(5):55-55
男孩高我一个头,很英俊,坐在我面前,有点周杰伦的那种“跩”。 他父亲身上有一股浓浓的油漆味。“能不能帮我儿子留意一下工作?”他说,儿子前年大学毕业后,工作无着。他在工地上刷油漆,刷着刷着就想起在家的儿子,觉得全身力气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11.
元旦之前,6岁的儿子要在幼儿园参加文艺表演,内容是唱一首歌——《一分钱》。周末我想给他排练一下。谁知平日在小学生面前有点耀武扬威的我,在儿子面前却束手无策了。尽管我费尽了口舌, 他就是坚持看动画片,要么不唱,要么就是精力不集中。我耐不住性子了,只好板起面孔说:“你学不学?否则就打屁股了。”这时他才勉强地说:“学就学嘛, 但你要给我100分。”我不解地问:“什么100分?”  相似文献   

12.
膝下有黄金     
他36岁时,是北京一所名牌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别的没什么好说的,我只跟你讲一个小故事,也许时读者还有点益处。”  相似文献   

13.
我一个哥们儿说话的时候有一句特别明显的口头禅“就是说”。也许有点夸张但绝对不算太夸张,他给我看的一篇1500字的自我口述实录中,大概有250个“就是说”。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儿子的十周岁生日。 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他在里屋叫我:“妈妈,我要问你个问题。”听他郑重的口气,我笑着过来了。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跑得最快?”咳,这算什么问题。我随口答道:“火箭。”儿子说不对。我说:“光。”他还说不对。“那你说是什么?”“思想呗!因为思想可以立刻将你从北半球带到南半球。”嗯,有道理。他又问:“什么东西最高?”我答:“天最高。”他哈哈大笑:“不对,是心最高!”呵呵,是啊,“心比天高”嘛。看来,这小子有点思想了,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5.
趣事     
《人生与伴侣》2013,(12):61-61
“熊孩子” 【靠谱的】我们班有一小男孩,貌似特别喜欢我。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老师,等我长大了我要和你结婚!”我心里有点小激动啊,正要说点儿什么,旁边一个小女孩幽幽地来了句:“等你长大她就老了,你还是找个靠谱的吧。”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北古城保定市,有一位被人们誉为“球迷”的老人,他就是当地建筑公司山西代县籍退休干部董世修。说他是“球迷”,并不是他对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有什么过热的爱好,而是因为他出奇地迷恋于一种特别的球——铁球。 铁球,又名健身球。正如这名字一样,它具有健脑强身、防病治病的  相似文献   

17.
罗鸣 《中华魂》2014,(15):42-42
何谓“皇帝心理”?末代皇帝溥仪在“文革”期间“劳动改造”时曾对人说:“一个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他举例说:他当年做皇帝时,宫里有个姓黄的小太监,黄姓令他不爽,硬把人家改姓黑。由此观之,所谓“皇帝心理”,其实就是“独裁心理”。在封建制度下的皇帝,一言九鼎,至高无上,拥有“生杀予夺”的特权。一旦拥有这种特权,就很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的“皇帝心理”。有了这种“皇帝心理”,再经过人的“吹”“拍”“抬”“捧”,就越发肆无忌惮、狂妄至极。  相似文献   

18.
我的幸福     
我是露珠,你是叶儿,你用你的无私,托起我永恒的灿烂。和涛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了,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不仅仅是将要成为“新娘”,更多的是因为我庆幸自己找了一个疼我、爱我、懂我的相伴一生的人。涛并不高(确切地说是矮了点儿,可他一直说“浓缩就是精华,更何况我找了个挺高的老婆,我矮又有什么不好?”)也不帅,有点歪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爸爸经常开玩笑地叫他“依眼”。外表并不出众的他吸引我的是他的体贴,对人的关爱与他的“傻气”。还记得那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天,我感染了风寒,牙痛的厉害。当时,涛不知从哪得知我爱喝酸奶,…  相似文献   

19.
“我可以和你聊聊吗?”洪丽的手机短信显示着。“好啊!”信息刚发出去,身旁的电话铃就响了。“喂!”这个声音有点低落。“喂!你好啊!回家好吗?”“挺好啊!我……”“你怎么啦?……可以告诉我吗?”“我被拒绝了。”从他的口气中可以听出他内心很痛苦,需要安慰。于是,洪  相似文献   

20.
“叮铃铃,叮铃铃……”同事桌上的座机持续响着,但他一直没在工位上。“要不要帮他接电话呢?”我心想嘀咕着。作为一名“社恐”人士,我真有点害怕接听电话,但一想到之前例会上领导的建议——“小姑娘做事蛮认真的,就是不太会主动沟通和表达,需要多锻炼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