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佳木斯市有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35个,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1121个的3%,固定资产原值占65.9%,职工人数占41.9%,工业总产值占58.5%,实现利税占82.7%。这些企业在全市工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搞活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经验,认真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对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大中型企业是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振兴我省经济,必须着力搞活大中型企业,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然而,严酷的事实是我省大中型企业的效益不佳,亏损面大。这是全省人民为之感到焦虑的大事,也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对此,笔者想就如何提高我省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谈几点见解。 一、更新观念,强化商品经济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没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和驾驭商品经济发展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商品经济的繁荣。我省经济发展落后,大中型企业的效益不好,固然是内外诸多因素交织而成的。但是,观念守旧,商品经济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 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搞好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由薄一波同志任编委会主任,马洪、高尚全等任副主任的《中国大中型企业改革与  相似文献   

4.
甘肃多数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三改一加强”,经济情况明显好转。但也应看到,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能力与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入WTO后,虽然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企业面临的又是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提高甘肃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本文针对企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推进技术与管理创新等,提出发展对策与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是进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理论界和企业界及政府有关部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以股份制来搞活企业,有的主张以税利分流来增强企业活力,有的认为要用“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才能搞活,如此等等。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认为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好三方面的关系,即需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动力关系、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关系和两权分离下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6.
如何搞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使我国经济的这支庞大的主力军富有生机与活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出主导与骨干作用,这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拟结合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若干情况,谈一点对我国企业改革的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的女性化:长期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影响[美]N.卡h泰本文作者根据大量的经验材料,对妇女参与劳动竞争与长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除此之外,与宏观经济的短期变化紧密相联的结构调整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结构...  相似文献   

8.
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七五”期间的首要任务。目前全国有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5,837个,不到企业总数的2%,而固定资产却占66%,工业产值占47%,上缴税利66.6%。我省大中型企业292个,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6.6%,上缴税利占86.1%。由此可见,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骨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创造者。然而,受旧体制束缚和影响最大的也是大中型企业,因而活力很小,亟待通过改革使其增强活力。近几年来,围绕搞活企业,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一些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9.
增加有效供给有赖于企业改革的深化,抑制需求也有赖于企业改革的深化。在贯彻治理整顿方针中,必须致力于完善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再造。近几年来,我国普遍推行企业经营承包制,想以此来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些实行经营目标承包责任制的企业,在经济过热、价格上涨、费用增加、资金原材料紧缺等外部条件下,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证明它是在现阶段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适合改革进程的国有企业主要经营形式。它在一定时期内有存在的必然性,也有积极意义。但从发展来看,它不能完全改变企业  相似文献   

10.
目前,治理整顿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经济过热有所冷却,物价上涨有所控制,供求矛盾有所缓和,生产滑坡有所回升。但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大中型企业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研究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是治整改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我国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市场出现的结构疲软,工业生产出现的严重滑坡,是对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一次大爆光,也是对我国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一次大爆光。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大策,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研究结构调整问题。文章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文章最后指出,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中国迎接经济国际化挑战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律师如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王雷一、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时代赋予律师的重任在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大中型企业面临着多元化的竞争,它必然影响着大中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新问题、新矛盾、新的法律关系,大中型企业离不开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3.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上海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何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继续保持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全国经济中的竞争优势,确是当前急需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多种方法,并经过SPSS、SYSTAT等统计分析软件包的运算,试图对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生存环境、运行状态,作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剖析,以求刻划出它们的性态和制约联系,找出存在的问题,便于采取措施,促其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以建立国家与企业之间长期的资产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形式实现两权分离,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可行途径。可以通过继续完善目前普遍实行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办法逐步向这一目标模式转换。文章对把股份化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模式的观点持否定意见。  相似文献   

15.
经济效益不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也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诸多困难的症结所在,因而要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最近我们选择了黑龙江省的100户国营工业企业(包括45户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查,以分析和研究当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方面因素及深层次原因,并提  相似文献   

16.
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走出经济困境,实现改革与调整相结合,改革与发展相适应,其根本的出路在于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从我省的情况看,全省财政收入有80%都是来自大中型企业,搞活大中型企业对我省经济的稳定、振兴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7.
持续两年的市场疲软,是结构性疲软。这已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市场的无情。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作为企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尽快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及时调整内部生产经营机制?这是关系企业发展与前途的重大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调查了兰州的17户大中型企业,涉及轻工、纺织、机械、电子、有色、冶金、石化7个行业。  相似文献   

18.
正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风向标,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创新能力极强,市场潜力巨大,对引领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培育好独角兽企业,青岛正在摸索前行。2019年12月1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在2019独  相似文献   

19.
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环境的战略思考及对策王士恩,李珊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去是今后仍将是我国经济建设所依赖的可靠基础和主要阵地。然而,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20.
大中型企业不活,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其中权力制约机制是个重要环节。经过1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权力制约机制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仍不完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1.大中型企业是在行政权力高度膨胀的基础上运行的。现在,政府机构层次重叠,职能交叉,都把手伸向了企业。而且有些政府部门还习惯于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工作方法,企业身遭五花大绑,肩挑多副重担,难以自己解脱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壮大自己,自己搞活自己,制约因素太多,难以施展手脚。2.大中型企业是在行政干预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运行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的事,对企业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