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军长征中的湘江战役余辉,胡燕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第一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精心布置了湘江封锁线,妄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中央红军由于领导者指挥的错误,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但红军战士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终于突破了敌人封锁线,胜利渡过湘江,为...  相似文献   

2.
石海 《老年人》2005,(11):36-38
1934年9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准备与在湘鄂西的红二、六军团会合。1934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开始突围西征。11月中旬,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边界之地。蒋介石急忙调兵设卡,企图“于湘、漓两水以东地区”围歼红军。11月12日,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湘粤桂边“追剿”军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出动26个师约30万兵力“围剿”红军。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凭借湘江之险,并利用桂北沿江600多座碉堡,在全州、兴安、灌阳长约130…  相似文献   

3.
甘荔  杨必军 《老年人》2006,(10):39-39
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因当时军情紧急,会议是边行军边召开的,所以又称“飞行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的瑞金、于都与福建的长汀、宁化突围,开始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但红军在西进途中暴露了战略意图,蒋介石于1934年11月17日发布《湘水以西地域剿匪计划大纲》,妄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待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五六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的城步、绥…  相似文献   

4.
孙宝根 《老年人》2015,(1):35-37
红军长征在湖南经过的地域广、影响大。湖南既是红六军团西征的落脚点,又是红二、六军团长征的出发点,更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起死回生的转折点。红六军团:浴血开道挺进湘西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围剿”。在共产国际派驻中共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领导和王明“左”倾错误指挥下,中央苏区第五次  相似文献   

5.
王增勤 《老年人》2009,(4):44-45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及后方机关8万余人,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长征之初,红军很顺利地通过了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二三道封锁线,但深入湖南腹地后,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发生了惨烈的湘江之战,损失惨重。红军为什么能几乎兵不血刃地顺利通过前三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6.
重走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曾焱初夏时节,省会新闻界"今日长征路"采访团南下郴州,开始了寻访红军足迹的历程。我们走在当年中央红军在湖南走过的路上,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岁月,也亲眼看到了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一切都令人心潮激荡,难以忘怀。宜章、蓝山、宁远、道...  相似文献   

7.
政治局芦花会议 1935年6月,在长征路上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红军刚刚会师的时候,红军总兵力达十余万,士气高昂。四方面军主力正位于岷江两岸,可随时向东向北出动。而敌人主力,薛岳部尚在川西,北面的胡宗南也尚未完成全部集结。川军屡遭损失,也士气低落。  相似文献   

8.
常世雄 《老年人》2014,(10):6-7
正近期,一部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在央视热播之后,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与思考。这部剧作以10个普通红军战士为主角,讲述了他们在长征途中成长、蜕变、抗争与牺牲的故事。钟石发父子黄泉团聚只为一纸电文,张二光断指枪神就义血洒湘江,贺坚濒死承诺牵手天堂,李复生身负遗愿四渡赤水,真假红军心系百姓共牺牲,女红军戴澜毁容入敌营、大渡河诀别战友英勇就义,沙奎斗白匪枪杀心爱之人、徐  相似文献   

9.
仁悟 《老年世界》2014,(14):4-6
回头看了看大渡河,杨得志脸上露出微笑 1928年1月,杨得志随他哥哥一起来报名参加红军。 1934年春,杨得志担任了红军第1军团第1师1团团长。从那时起,杨得志率领这支有光荣战史的英雄部队,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和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打了不少硬仗、恶仗、苦仗,已显示出他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  相似文献   

10.
正在红军长征北上的女红军中,杨厚珍是中央红军中唯一一位有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中央红军北上前,在女红军去留的问题上,中央提出了几个条件:1.必须是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上绝对可靠;2.必须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会做群众工作;3.要有好身体,能适应艰苦的环境。因为行军打仗,孩子一律不得带在身边。如果按照这些条件来要求,杨厚  相似文献   

11.
宋任穷1909年7月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葛家乡石龙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7年,他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上了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宋任穷随队参加了长征。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宋任穷随中央机关进驻延安,调任中央红军大学政委。在延河边上,宋任穷与钟月林留下了柔肠百转,令人感动的红色恋歌。  相似文献   

12.
孟东 《老年人》2003,(2):6-6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之后,中共中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西征”,也就是后来被称为举世闻名的长征。当时,陈云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10月20日,他率领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十三师,最后离开江西苏区,从赣南的于都河向湘西挺进。 长征路上,陈云参加了于1935年1月举行的遵义会议,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相似文献   

13.
吴启龙 《老年人》2015,(3):38-4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福建长汀、宁化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千难万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面对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离不开我党情报人员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中央红军长征提前出发、通道转兵由湘入黔、四渡赤水、桐遵战役、奔袭贵阳、挺进云南和北渡金沙江等危急关头,都有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为中枢决策作基础,从而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4.
上将傅秋涛     
石海 《老年人》2014,(8):36-37
正平江籍上将傅秋涛是开国将帅群体中可圈可点的传奇人物。他18岁当选乡雇农委员会委员长,23岁担任红军赤卫团政委,26岁成为湘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率部坚持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党保存一支千余人的红色武装。"皖南事变"时,他所指挥的新四军第一纵队,  相似文献   

15.
肖淼 《当代老年》2006,(10):32-33
湘江战役,在军史、党史上可谓是血流成河的惨烈之战。从军史角度而言,这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血的教训,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从党史角度来说,它以残酷的事实表明博古、李德错误路线的领导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同时也为召开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她们是我们心中的‘女神’。"长沙市一名中学生在《长征故事读后感》中这样写道。女红军们穿越时空,成为今天人们心中的"女神"。"她们没有一个中途退却的"在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份72年前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名单。于都党史办主任曾懿华介绍说:"长征出发时,有32名女红军随军出征,其中30名最终到达了延安。"  相似文献   

17.
颜梅生 《当代老年》2010,(10):20-22
他14岁参加红军,除出生入死历经无数次战斗外,还从事保卫、侦察、侦破工作。由于为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进行前期侦察工作,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延安的红军;因成功破获周恩来崂山遇险一案,他被誉为“延安的福尔摩斯”。他叫谢滋群。  相似文献   

18.
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5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且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一份绝密情报送到瑞金,使红军及时地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5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份绝密情报,及时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做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2月20日至23日,山东省社会学学会召开了山东省社会学学会会员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农村社会问题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及调查报告40余篇。其中,专门研究农村社会学及我国我省农村问题的学术部及调查报告共23篇。与会同志在自己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及大会发言中列举了当前我省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问题,对有关对策进行了有一定深度和见地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