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22,(4):82-88
对比米兰·昆德拉在“捷克时期”和“法国时期”的小说发现,其中的叙事艺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叙事主题方面,政治和音乐是捷克时期小说中的重要母题,而到了法国时期,流亡主题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在叙事结构方面,捷克时期的小说复杂多变,到法国时期则变得简约随性。此外,相较捷克时期,昆德拉在法国时期越来越淡化对创作技法的关注。梳理昆氏叙事艺术的流变历程,可以为作品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157-160
伏羲、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早且具有浓厚“农神”色彩的两位创世大神。伏羲、女娲神话的原始形态初见于战国时期,成形于西汉。他们的图像产生于战国时期,定型于西汉,于东汉时期标准化,魏晋以后趋于人格化。在此流变过程中,以农神信仰盛衰为线索的农业文化现象贯穿其中。因此,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可以对早期农业与社会、政治、宗教信仰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之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波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6-62
20世纪中国小说有"国家叙事"与"日常叙事"两大叙事法则。"国家叙事"为主流,表现"人生飞扬",其共性强。30-40年代,国家叙事原创性强,有茅盾社会分析模式、丁玲意识形态模式、路翎现代心理模式;50-70年代,原创性弱,基本上是茅盾与丁玲二式整合为"史诗"模式;80-90年代,出现超越史诗,悲剧、象征、隐喻多样模式。"日常叙事",从苏曼殊、张爱玲到池莉、余华,表现"人生安稳",个性化强。两种叙事法则共同成就中国百年小说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林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33(3):127-132
中国现当代油画叙事从依赖图像交代故事情节、传达画面主旨的模式逐渐转向通过具有超脱性质的意象,以叙事作为表象,追求物质内在隐含的精神共性的新型叙事模式。追溯这一艺术现象的文化根源,分析中国艺术精神对油画叙事方式转变的影响,提出中国油画本土化叙事进一步构建需要在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下“重建”本土文化,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中国社会和人予以合理阐释。 相似文献
5.
方群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4(6):64-70
涉海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类型,
从六朝至明清时期均有诸多相关作品。根据小说中海洋叙事元素的发展变化,可以将中国古代涉海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孕育期、发轫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其中先秦至两汉时期为孕育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发轫期,唐宋元时期为发展期,明清时期为成熟期。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小说海洋书写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涉海小说经历了从想象之辞到可信知识,从神话到传说到纪实到自觉文学虚构的叙事流变。 相似文献
6.
脱慧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88-91
藏族题材电视剧建构和传播了藏族文化的表征及其价值体系,也再现和演绎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三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叙事风格,并经历了初创期的神话与现实叙事,发展期的国家与地方叙事,以及新世纪的主旋律与商业化叙事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丁晓卿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5):80-82
新时期的农民为了适应社会变革而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经济行为 ,他们的性格、心理各异 ,最终形成这样几种类型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民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农民以及比较发达经济条件下的农民。 相似文献
8.
张治库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9(3):110-116,F003
在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急遽变迁中 ,中国的学术研究却未能如往昔一样在动荡的社会现实和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反而陷入了流与变徘徊的尴尬境地。其间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既涉及到中国学人的角色定位、学术理念和学术价值评判标准、学术研究能力等问题 ,也涉及到学术制度、学术生存环境与学术氛围等方面的问题。面对着如此繁杂和尴尬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人唯有真诚地努力 ,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学术研究功力的同时 ,改造现行的学术制度 ,拓展学术生存空间 ,创建科学合理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术运作机制 ,方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9.
沈文慧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101-104
学界在谈到梁启超的文学思想时,往往只关注其叱咤风云的"三界革命",而忽略了他后期与文学相关的学术活动。考察这些学术活动,会发现他文学观念前后期的巨大反差,呈现出鲜明的从功利到审美的发展路向。梁启超文学思想的流变,既是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文学思潮变迁的缩影,也是过渡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丽江壁画始创于明代并存留至今,它展现的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所崇奉的释道众神形象,而寓言性的附加意义则蕴藏于图像表层之下——白沙壁画是木氏土司集体性心理图式和王朝观的视觉呈现,是由图像符号讲述的神话,壁画的视觉形式之中寄寓了西南边疆政权的上层政治精英对国家、地方和族群的文化想象。身处汉藏夹缝之中的纳西族木氏历时数代经营宫室壁画,凭借图像来进行叙事,界定族群身份,并表述帝国、边疆、华夏夷狄的族群与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为学、观史、治国等往往左图右史,图、书并置,由此生产并传承了大量的图像文化遗产。在文化的存储、延伸、提炼基础上生产的图像文化遗产主要有像似、指示和规约三类。图谱编制是对图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生产,其方法之要为聚类与表序,抑或两者兼而用之,形成聚类、表序、差序和综合四类图谱。图像文化遗产发挥应有价值,要建立多元协作机制,开展普查工作,推动图像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强化图像文化遗产整理研究,激活公众认知,构建当代利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李艳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96-298
在中国神话流变的漫长过程中,汉代是中国神话再度活跃的阶段,是其传播流变的黄金时期.文章旨在从历史的整体角度出发,将汉代神话放置于其所在的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中去,通过对汉代神话流变过程中政治功利的时代特征的把握,从而寻求促使其流变的时代动因,充分地论证分析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13.
码头名称的流变,主要是由一词多义的“马头”向一词一义的“码头”转变的过程。这一名称的转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马头”一词被赋予了舟船停泊之地的含义,同时也被视为码头得名之始。其次是明清时期,码头在功能完善和形制变化的影响下,“码头”的用法开始出现,并与“马头”一同表示舟船停泊之地,于是出现了两词并用的情况。到清代以后,“码头”开始成为主流的表达用语,而“马头”则逐渐退出使用,码头之名最终得到统一。码头名称的流变也带来了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是消除了“马头”的歧义理解,另一方面则是统一了码头之名的书面表达。通过对码头名称流变的把握,我们在研究具体码头问题时,就不能以名称变化而割裂其历史源流,也不能忽视对码头其他名称史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神话在今日学科体制中归属于文学是一个大错误.因为神话概念远大于文学.神话作为初民智慧的表述,代表着文化的基因.后世出现的文、史、哲等学科划分都不足以涵盖整体性的神话.作为神圣叙事的神话与史前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共生,是文史哲的共同源头.中国早期历史具有"神话历史"的鲜明特点.文学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会通视角,是重新进入华夏文明传统,重新理解中国神话历史的门径.从<尚书><春秋>到<周礼><说文解字>,古代经典体现着神话思维编码的统一逻辑.参照玉神话与圣人神话的八千年传承,呼吁学界从文学视野的"中国神话"转到文化整体视野的"神话中国". 相似文献
15.
李艳洁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8):7-10,2
汉代是中国神话再度活跃的阶段,是其传播流变的黄金时期。在汉代,一些神话完成了由神话到仙话的飞跃发展,即有些神话首次出现仙话化的表现;一些已具有仙话化倾向的神话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强化。汉代神话仙话化倾向主要是受神仙方术思想的直接影响和神话载录者的侧面推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徐适端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6)
中国古代选编体文献的编纂源远流长,孔子是选编体裁的开山之祖.两晋南北朝,文献选编逐渐兴盛,<昭明文选>是选编体裁成熟的标志.隋唐至明清,文献选编步入辉煌,官编私辑并行,选编体裁趋于完善,并被史学家引入史书体例的改革和实践;大量搜罗宏富、择取精当、类型多样的高质量选编体文献,为古代社会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保存、传播、学习和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也给如何为新世纪服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袁士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107-110
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步履平稳,甚至略显缓慢.进入80年代以后,其一下子爆发了积蓄已久的神奇力量,几乎在所有的方面都进行尝试,且获得丰硕成果.作为这个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小说的文体革命自王蒙的艺术手法探索肇始,由遮蔽到澄明,由无意识操作到理性化追求,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只用了2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现代小说100年左右才走完的创新与发展之路,成为新时期文学蓬勃发展的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试论乡土中国的自我概念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44-148
东西方自我概念最大的理论分野在于各自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不同导致的差异。乡土中国社会结构最大的特征是“差序格局”性,自我概念就是在“差序格局”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差序格局”中的自我概念在结构层次上是个体层次意义上的“公开的我”、“私下的我”与社会层次意义上的“公己”、“私己”的逻辑统一,“伦理本位”、“情境中心”与“关系本位”则分别从时间、空间以及社会维度上奠定了自我概念的本体论基础,乡土性、内向性、两面性以及真诚性则是乡土中国自我概念最大的特征之所在。在当前现代化语境下,乡土中国的自我概念发生了流变,呈现出个己化以及理性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户晓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本文运用解构批评的方法分析了尤利西斯神话母题在经典小说《奥德修纪》和现代主义小说《尤利西斯》中前不同叙事形态,并且从叙事方式和语言形态的演变中读解出文化和历史的意味,从而把神话与叙事的分析同文化和意识形态分析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文小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20-24
禁忌作为少数民族社会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是少数民族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中缅边境的阿昌族也不例外。其传统禁忌文化之丰富、内容之广泛,包括时令与生产禁忌、生育禁忌、婚丧嫁娶禁忌以及日常和社交禁忌等。其禁忌文化之流变也是多层次、多因果的,正因此,它表现出来的社会功能也是多元性的,群体性、具体性、变异性和自我发展性是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