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究竟以多少人口最为合适?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幸福与未来的重大问题。所谓合适,指的是人口发展要与国土、资源、经济发展相适应。“适度人口”,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商鞅就曾提出过这个问题。1957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孙本文教授认为:“8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近几年来,我国科学家宋健、胡保生领导的人口问题小组,利用控制论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资源潜力等几个因素,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之后,从几个方案中择优得出:100年之后,我国的最佳适度人口,是6.5亿或7亿。超过这个限度,人口增殖过多,大家都得过穷苦的生活;不考虑实际可能,过急过猛的控制人口增长,人们也不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严重的人口问题极大的延缓了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我国‘地大物博’的优势已被‘人口众多’人的现状抵消”,“人口的过快增长,也直接影响着人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改善”,这是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和明兴制药厂最近一次民意测验中得到的主要结果。 4月14日,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1亿,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地区间人口与土地资源及其关系具有不同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对于合理分布人口,开发国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口分布与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具有如下特点:1、人口较为稠密。1984年末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8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5人/KM~2)的3倍。在1亿以上人口的7个国家中,我国人口密度高于苏联(12人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有10亿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是目前农村人口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据预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30-40%,约1亿左右。到2000年我国人口按规划将达到12亿,而耕地按照1957年以来平均每年减少900万亩计算,将减少到12亿亩多一点,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人多地少将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大。所以,认识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在农村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传统观念,总是把对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口投资看作是非生产性投资,因此,人口投资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我国用于教育事业的投资一般只占国民收入的2%,以1980年计算,大约只有80亿元,平均每人只有7元多的教育费。而发达国家平均每人的教育费是286美元,发展中国家是18美元,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也是落后的。这方面的失调,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后果。因此,明确人口投资的性质,不仅在理论上是重要的,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论人口需求类型与数量增长控制刘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1007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曾使无数国人引为自豪的“地大物博”在“人口众多”面前早已显得苍白无力,用“地大物博”除以“人口众多”得出的平均数反映出来的中国真正而严峻的基本国情,决定...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土地面积是世界第三,但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所以,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累计开荒4.89亿亩,加上原有耕地19.57亿亩,到1977年,实有耕地面积为14.89亿亩。累计减少4.08亿亩。各年耕地面积情况(见左表): 这个变化说明,如果按1957年以来的情况来计算,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每年净减900万亩,每三年多就减少大约3,000万亩,假如今后按这个速度递减,到2143年,我  相似文献   

8.
<正> 吉林地区的土地面积为27,120平方公里,1949年人口总数为1,637,48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0人。到1980年末,则达到3,861,422人,每平方公里为142人。这个人口密度高于全国,也高于全世界。耕地面积在1949年是8,164,560亩,1980年减少到6,314,000亩。按总人口平均计算,1949年人均耕地是5亩,到80年只剩下1.6亩。若按农业人口计算,49年人均耕地6.4亩,1980年则降为2.67亩了。由于人口增多,密度加大,耕地面积减少,能向国家出售的粮食也越来越少。1949年每个农业人口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40斤,而80年每个农业人口仅向国家交售236斤。由此不难看出,不论为了人民的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必须下定决心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月十一日,世界人口进入五十亿,以每分钟150人的速度增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该县的计划生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但人口增长速度仍然很快,给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了七个问题。一是人平耕地越来越少。1986年,该县人口由1949年的40多万人增加到91.75万人,对比翻了一番多,而耕地面积却由五十年代人均1.055亩,减至0.5亩。二是人均口粮增加不快。1986年该县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62亿斤增至4.21亿斤,  相似文献   

10.
<正> 由于人口直线上升,对粮食供应增加了压力。美国人口统计学家卡尔·豪布指出:由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人只有560美元,发展中国家几乎不能养活它们的人民。到本世纪末,这些国家将不得不应付新增加的15亿人——比今天的人口增加45%的问题。今天世界上尚有5亿患有营养不良症。大量出口粮食的美国,每平方公里农业土地有53人。孟加拉国每平方公里有954人。  相似文献   

11.
<正> 十二大报告提出了两个力争:一个是到本世纪末,“力争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另一个是到本世纪未,“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两个力争,相辅相承,互相制约,必须同步进步。人口与经济的同步进行,就是要求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必须互相协调、按比例发展。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说,就是人口发展速度要逐渐降下来,到2000年必须控制在12亿以内,才不会拖总产值翻两番的后腿,才能保证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党和国家对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客观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2.
如皋县系江苏省南通市所辖县,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是一个地少人多、土沙地薄、资源缺乏、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农业县.解放以来,如皋县人口以每年万人的速度增加,耕地面积则以每年万亩的速度减少.1983年末人口达137.98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1.85亩减少到目前的0.90亩,而且耕地中近60%是“跑上、跑水、跑肥”的高沙地,产量较低.1983年人均粮食产量为709斤,低于全省水平,口粮自给率仅为80%.就目前生产、经营的条件和水平而言,粮食生产不可能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若要想再提高产量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正> 世界人口,正在进入一个激增的时代。由于人民激增,给各国人民,尤其是给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在粮食、供水、住房、教育、卫生和物质资源、生态平衡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压力。这种现状,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认识到:对人口激增的势头,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进入六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关于节制生育的组织和相应的国际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了。节制生育、控制人民激增,已经汇成一股世界潮流。据美国的人口调查资料表明:截至1980年3月14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45亿,其中,发展中国家约占3/4。而在1801年,全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30年增长到20亿;又过30年,到1960年,增长为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处于“人口大爆炸”时代,联合国宣布,1987年7月11日为世界50亿人口日,并向世界各国政府首脑赠送“世界人口钟”,以此唤起全世界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总人口数就已达10.3亿,1987年我国人口达10.6亿多人,和1949年(5亿人口)相比,增加了5.6人亿。现在我国人口正以这样的速度增加着:  相似文献   

15.
<正> 苏联地域辽阔,国土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6,而人口只有2.76亿(1985年)。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分布状况如何?有哪些特点?形成这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造成地区间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 一、苏联人口地区分布的主要特点苏联是一个人口分布极其不均的国家。从整体看,其欧洲部分和乌拉尔地区面积不到全苏的一半,却集中了80%的人口;而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尽管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这里的人口却不到全苏人口的20%。从人口的垂直分布看,苏联习惯地把欧洲部分称为西部,把西伯利亚和远东称为东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民以食为天”。食物主要来源于农业。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11亿多人口,9亿多在农村。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纵观全球,人类社会自己造成的人口、环境问题,向人类自身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地球上的资源颇有不堪重负之势。因此,资源、环境、人口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和国际社会普遍关  相似文献   

17.
“两种生产”一齐抓,不是要“两上”,而是“一上一下”,即把物质生产搞上去,把人口增长降下来。这是加速四化建设、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办法。对咸阳地区来说,也是当务之急。物质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也就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同样,没有人口的生产,也就没有物质的生产,“两种生产”互相制约,互为条件,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两种生产”客观上要求有个适当的比例。特别在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我国21世纪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必将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家统计局的有天资料表明:1994年中国拥有60岁及以上的人口1.1697亿,占总人口的9.76%;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将进入老年人口型国家;而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1亿,约占总人口的27.4%,从而进入高度老龄化国家。如何解决这一“白发浪潮”所带来的冲击将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主要立足于利用老年人口资源的基础上,来阐述我国应该提倡发展老年人自愿互助活动,以部分缓解老…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白城地区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正处于关键的时刻。建国32年来,白城地区的人口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1949年全区人口是159.1万人,到1981年底,人口猛增到387.2万人,增长了1.43倍。由于人口增长过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建国初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10.8亩,现在是4.6亩。尽管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所增产的粮食还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全区的粮食总产量,1949年是159,759万斤,1981年是314.500万斤。粮食产量虽然  相似文献   

20.
人口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反映人口运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作为人口预测之用,多方案人口预测是人口决策的基础,而决策则是制定人口规划和人口政策的前提。人口模式在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不合理的人口模式会导致政策上的失误以及工作中的失败。 一、现实人口预测方法在制定人口规划和人口政策上的局限性 未来人口发展的宏观目标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我国曾提出过“六五”期间人口控制在10.6亿,本世纪末将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左右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建立都不是随意选取的,而是经过“科学”的研究,反复预测得出的。虽然我们是按照制定政策的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