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07,(18)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积极兴办"邻居节",倡导社区邻居"敲一扇门,栽一片绿,聊一会天,帮一个人,解一份忧,吃一顿饭,看一出戏,玩一个游戏",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使整个街道、每个社区处于祥和融洽的氛围之中。社区居民因节日相识、相知、相助、相和,"邻居节"在街坊邻居中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弗罗斯特的诗歌《补墙》的主题意义,以篇章格律和词汇语法层的语言特征为依据,对该诗进行文体分析。研究发现:在共同补墙中,邻居之间在言行、观点和态度等方面的"失谐"表明"墙高出睦邻"实际上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悖论;交往中的矛盾和困惑源自信任的缺乏和交流的缺失。结果表明:聚焦于文本的篇章格律和语言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揭示其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交际是一种全新的交际方式并已成为"大众化"的最重要的休闲方式,这种交际是一种"务虚",是一种纯精神的活动。人们通过网络交际意图在这种"超真实"的社会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讲,网络交际是现代人的一种"语言游戏"。  相似文献   

4.
相容乃大     
江边 《社区》2003,(17):36-36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家人之外,相处最近、接触最多的就是邻居。邻居之间,朝夕相处,磕磕碰碰总难免。如何处理好邻里矛盾,确实是一件费神伤脑的事情。要想处理好邻里关系,就要与邻居及时沟通、愉快相处、互相关照、互相帮助。清代张宰相与叶侍郎是邻居,叶家建房占了张家一墙,为此事张夫人很恼火,写信到京城,张宰相阅后作答:“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夫人接此信后,心生愧意,立即令家丁将自家的墙后退三尺。叶侍郎家见此情景,也感惭愧,跟着把院墙后移三尺。这样一来,张、叶两家院墙之间就多了一…  相似文献   

5.
翟华 《可乐》2008,(7):62-62
与我合著《12亿火星人》的法国人大恩,在书中引用了这么一句"中国谚语":"激情超不过两次月圆的时间,而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哎,这到底是哪国的谚语呢?我发现,法国人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平时说话侃大山,很喜欢夹杂几句民间谚语,特别是中国谚语。法国人在引用之前,往往要加上一句"中国谚语说得好……",以便加  相似文献   

6.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来阐释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补墙》,分析诗中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之墙",以揭示此诗创作的成因以及对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构主义是一种反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具有颠覆性的批评理论。它打破前人在我们脑海中印上的固有的思想观念。《补墙》看似是"补"实则是"拆",诗中"篱笆牢实邻居情久长"的传统观念,不符合现代的要求。诗人弗罗斯特借助诗中的"我"表达对墙不满,对传统的反叛,诗人在词句、事实和思想上表达了其解构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的邻居贾爷爷,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可是他身体结实,动作灵活,爱说爱笑,尤其是喜欢和我们小孩们在一起玩,所以大人们都叫他老小孩儿,而我们则送他一个亲切的爱称叫"老玩童"。老玩童到底"玩"到什么程度?好,我就给你举个小小的例子吧。那天,我、杨蕊、刘猛正准备玩投沙包的游戏,老玩童恰好从这里路过。  相似文献   

9.
中英文化差异对谚语翻译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谚语作为两种文化的载体,分别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这种共性与个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两种谚语之间的翻译策略。为了保持翻译的交际功能,同时充分体现两种谚语的文化内涵,在两种谚语的翻译中必须采取异化、归化、借用和综合翻译法。  相似文献   

10.
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简洁但蕴意深邃。《修墙》是弗罗斯特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诗的主要矛盾与冲突———诗人和邻居对于"修墙"持完全对立的态度是自然界中对立统一法则的极好写照。《修墙》一诗的主题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修墙隐含拆墙,拆墙又隐含修墙,这种二元对立的情形同样体现在"墙"的双重作用和人们对待"墙"的双重态度中。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传统文化积淀和精髓的谚语在语言交际中有着微妙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人类独有的语言能力本身的谚语折射出人类文化的共核和相通性。通过分析不同国家或语言中的一组相同或相似的谚语 ,笔者从跨语言角度探讨与言谈和沉默有关的谚语 ,考虑谚语的功能和目的以及其如何表现出人类交际中可能存在的普遍语义意图 ,试图从对谚语的对照中领悟其对人类交际的作用 ,交际意图作为表达言语和沉默的谚语有效分类基础 ,以及这组谚语在建构人类文化史的共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邻居张大伯在工作中是个"句句说清、事事分明"的人,平时特别喜欢"较真",颇受单位领导和同事好评。然而,进入晚年后,他却经常与儿子、儿媳因鸡毛蒜皮的家务小事而发生争吵,弄得家里"冷战"频频,张大伯整天  相似文献   

13.
戏曲构成要素中,与动作有关的戏、与曲唱有关的乐是重要的因子,而前者无疑是最重要的因子。关于戏之发生,前辈学人多有考述,然诸说皆有局限。笔者从古人造字之法来探求"戏"字本原,考证"戏"字本义为"军事号令",作为"军事号令"的"戏",与后世戏曲之戏有极深的渊源;"游戏(演戏)"原指"军事号令的演练","游戏"演化为优人扮演的"优戏","戏"之内涵发生变化,标志戏曲之戏真正发生。因与军事及战争有关,"游戏(演戏)""戏"的出现当不晚于国家的建立。与军事有关的"游戏(演戏)""戏",从其产生起便与乐相关联,后来演化为舞蹈化、程式化的动作,再与其他元素综合,最终演进为成熟的戏曲。  相似文献   

14.
关联翻译理论和英汉谚语跨文化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谚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英汉谚语的成功翻译不仅涉及到语义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关联翻译理论强调"交际信息"的传达,为解决英汉谚语跨文化翻译提供了最佳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常恕田 《社区》2005,(7):37-37
因住房动迁,我临时租了一处住房。租房时,就听人告诉我说,这房子以前的住户在这儿住的时间都没有超过3个月的,原因是与对门的邻居处不好,受不了他的气而搬走的。可我没当回事,心想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好处不来往就是了。可事实上“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来往并不等于不相处,邻里矛盾会自己找上门来。搬家那天,对门的邻居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在搬家公司的人往楼上搬东西时,干活的人有时要喊话,上下楼走路的动静也很大,这本来是可以理解的,可偏偏这家邻居不理解。不一会儿,这对夫妇来到我家,那位中年男子不顾我正在忙着指挥搬家公司的人放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和兰斯顿·休斯的《我长大的时候》两首诗中"墙"的人性哲理与政治意义的赏析,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种族隔离政策对人性的异化、扭曲和抑制.一方面,人们从安全出发需要"墙";另一方面,人们渴望推倒"墙"以建立一种自由交往、种族平等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推倒"墙"的必要性的分析,揭示了诗人追求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和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第6期山西老年编辑同志:我和邻居因琐事发生过矛盾,他们为了发泄积怨,经常深更半夜往我家打电话进行骚扰。请问,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问法问法同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83条的规定,邻居之间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精神,正确处理好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如果你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此做法确系你家邻居所为,那么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你家人正当的人身休息权利,是极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对此,你可请当地人民调解组织出面进行调解,尽量协商解决。如果调解无效,你可向人…  相似文献   

18.
儒家共同体的伦理秩序是涵养群体成员之个人的德性,自他相互待对的德行。其德性乃知仁勇三达德,其德行乃孝悌慈三达道。天地自然的天道具有"保合太和"之所以然的原理,天下人事的人道则有"执中致和"之所当然的道理。儒家天下共同体的经营目标是建设太平世界。这种大同社会是通过为万人的公心实现的,而不是为个人的私心。在公平社会里,为了自他身心的共生共存,相互沟通、共鸣、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个人有身心的内外。在上下、前后、左右立体空间的共同体中人与人相互交际而生存。人间事是人类本然地形成共同体,在自他的人际接触中相互行事情理。换句话说,人与人相互交流情感,"我"与"他"共同行事与生俱来的德性即义理。德性是人的性能和能力,也是能动性、可能性、自律性。德性正是《大学》中真正及而得之的"能得",还是《系辞传》中真正亲密相爱的待对的"能爱",又是《中庸》中真正使之为之的"能化"。德性常有德行同伴。德性的教化与音乐的教化性相比,又称之为德音的德化。正如在"敬义立而德不孤"和"德不孤必有邻"中所看到的,有德者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德性表现为德行,作为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即自他的交际关系中实行仁义礼智德目的人间事发挥其作用。社会共同体是个人的"我"与每个人的"他"共同行事人事的群体。我自己作为一个成员尽自己的本分,他人作为共同体的每一个人尽大众的本分。所以自他都要"一是修身"而诚身,涵养知道自己本分的社会性。从本质上说,人禀赋的本分是德性,乃智慧、仁德、勇气,在共同体中,"我"与"他"交流的情理秩序是孝行、悌德、慈爱。德性是能动的自律性,德行是社会的和谐力。因此知道自己的本分正是让别人知道自己本分的原动力。孝行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父母上,还应当"推己及人"扩散到社会上的大众人,这样才能"主忠信"。儒家教化的意义在于自发的感化,而不是他律的教育。德治主义或德政重视的亦是个人的自律性。现代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基本上是源于所有方面的都市化。应当更加重视儒家的公私区分和义利之辨的意义。这种儒家的"能爱"主义折中了杨朱的"为我"主义和墨家的"兼爱"主义。  相似文献   

19.
汉语社会权势与“建议”实现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说话人要想有效地发出建议,就必须考虑社会权势、社会距离、交际场景、话题及建议的自身难度等因素,其中,社会权势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汉语社会权势与"建议"实现模式之间互为影响的动态关系,即社会权势决定了"建议"的句式和策略选择,而"建议"的句式和策略选择反过来折射出交际双方的社会权势变化,而选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顺应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老饿 《北京纪事》2015,(5):98-99
很多人认为现代社会是冷漠的,最为深切的体会莫过于旧有的熟人社会已渐行渐远,旧时的胡同、大院间邻里打成一片的热闹景象难以再现.城市的小区里,对门离自家两米开外,却全然不知道对门姓甚名谁.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邻里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他坦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邻里关系疏远、陌生已经是普遍现象,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社会.目前城市中邻里关系的现状也是城市扩张中的必然现象.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4509人中, 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调查中, 34.8%的人表示跟邻居"没有相处活动", 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