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吸毒人数在我国吸毒人数中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略谈近年中国禁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毒品泛滥全球并波及中国,引人注目。本文以1993年贩毒、吸毒、缉毒调查(重点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从人口社会学角度阐述贩毒活动和贩毒、吸毒人口构成及形成原因和社会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构想,建议国际禁毒组织和中国政府与社会科学工作者联手抵制毒品黑潮。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吸毒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个人、朋辈群体、家庭、学校及社会这五个范畴的因素,而这五个范畴的因素是互相关联的,如未妥善处理,便会成为青少年吸食毒品的风险因素,反之,它们亦可成为防止青少年吸毒的防御因素.而要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进行青少年禁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比照香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成熟模式,或许可以为我们开展青少年禁毒工作拓宽思路. 香港青少年禁毒形势 青少年吸毒问题持续深受关注.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发表的《2012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大麻和苯丙胺类兴奋剂作为主流毒品呈上升趋势,而新药物和非医疗使用处方药品的滥用正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我国香港地区,鸦片类毒品曾是最多人吸食的毒品,但其流行程度日渐下降,过去10年,呈报吸食鸦片类毒品的人数下降约50%,而吸食危害精神毒品和药物滥用的人数则大幅上升.可见,香港的情况与全球相仿,危害精神毒品和药物滥用已成为香港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在打击吸食毒品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迄今为止,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这集中表现为:首先,我国已经从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消费国;其次,吸毒人员总体数量居高不下,而且,青少年吸毒人员、女性吸毒人员、无业吸毒人员、低收入吸毒人员以及农村吸毒人员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势头;第三,新型毒品使用种类日益繁多;第四,吸毒行为与卖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交叉叠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吸毒、贩毒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已基本消灭了毒品祸害,80年代以来,吸毒、贩毒重又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毒品犯罪的国际化趋势日益突出、犯罪集团化、流窜犯罪、作案手段隐蔽、武装掩护作案等,已形成新形势下毒品犯罪的特点。本文探讨了我国目前毒品犯罪与吸毒的现状、危害、特点、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吸毒的社会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我国目前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特点及其危害、青少年吸毒的原因,论述了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吸毒问题,并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及社区等层次来探讨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成瘾问题是我国毒品问题治理的应有之义,但当前针对该群体成瘾原因的探讨存在静态呈现个人经历和理论演绎分析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完整把握青少年吸毒者使用毒品的经历,也难以为青少年毒品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借鉴。"毒品使用生涯"是西方学者审视个体吸毒经历的成熟研究范式,能够为动态理解青少年吸毒成瘾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基于15名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开始吸食毒品且目前保持良好操守的戒毒康复人员的深度访谈材料,将其毒品使用生涯划分为毒品消费阶段、毒品维持阶段和意义迷失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心理演变与吸毒行为的发展变化,更是个人特质与其所处社会结构之间互构的结果。应对青少年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协助他们重新建构起新的生命意义,不断追求和创造作为一名正常社会成员的主体立场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各地已开展过多次反毒品犯罪专项斗争,但贩毒吸毒现象仍有蔓延。在北京,一些青少年吸毒现象已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一、北京市青少年涉毒场所及年龄分布调查证明,KTV包房、卡拉OK厅、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以青年为主要对象的公众娱乐设施,是涉毒犯罪最集中的地方。一位18岁的吸毒青年对笔者说:“我就是在魏公村(北京市海淀区——繁华地区)的电子游戏厅里学会吸毒的。刚开始看别人用锡箔纸烧着吸觉得很新奇,他们让我也试一试。第一次觉得很不舒服,第二次、第三次,越吸越舒服,越痛快;以后他们又教…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吸毒成瘾已经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的关注.诸多案例显示青少年初次接触毒品是因为朋友,在戒毒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吸毒也多是朋友造成.笔者在以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失范"理念及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压力学说"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朋友在青少年吸毒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全国因吸毒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达33975名。据国家禁毒委介绍,截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已达79.1万名,比2003年上升6.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0%。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我国毒品向题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毒品不知给多少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展禁毒斗争,扫除毒品祸害,是中国政府的历史责任。当前,一场禁毒人民战争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