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自治地方获得利益补偿的权利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中有相关的规定,该项权利因补偿资源开发给民族自治地方带来不利影响、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与民族自治地方对土地的权利之问的冲突以及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付出的牺牲而设立。该项权利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扩大利益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完善利益补偿制度的实施机制和配套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以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经历了政治倾斜型、政治从属型、经济从属型以及全能型和引导型五种职能模式.社会需要是政府职能模式选择、确立和调整的基本依据.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需要有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种新型的社会需要给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以构建适度平衡型和引导型的职能模式为目标,推进其职能模式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根据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适应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职能做出相应的调整.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以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经历了管制型和服务型职能模式的建设,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民族自治地方的环境和社会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本文认为,为了应对各种新变化,新时期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模式应采取以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建设“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职能模式.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设置模式,是一种独特的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力划分方式,适应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需要.将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与我国其他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权力相比较,特别是将五大自治区政府与其行政层级相近或者相似的"较大的市"政府、经济特区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权力相比较,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内涵和实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除了可以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一般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外,还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共同作为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使得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不仅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政府,而且不同于"较大的市"政府、经济特区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这些原本也是特殊的行政权力配置.  相似文献   

5.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二级多层”的特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是我国立法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在我国立法体制中的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6.
人类必须尊重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一些基本定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它关系着民族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管理和保护本地方自然资源的自治权,优先合理开发利用本地方自然资源的自治权。法律同时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方面的义务与上级国家机关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变通权有其权利、制度和社会的法理基础。在权利角度,依据权力应当来自权利的原理,立法变通权来自少数民族成员在法律规范中表达其社会性文化的权利,也是实现各民族成员权利平等的必要方式。在制度角度,为了构建立法变通权,《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做了原则规定,《立法法》和相关法律做了具体规定,但在制定形式、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三方面存在不同的具体规定,应当根据宪法精神对相应法律规定做目的限缩解释。在社会角度,少数民族的习俗规范构成了民族共同体的秩序,立法变通权既尊重少数民族习俗规范,又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8.
杨芳 《民族论坛》2013,(6):69-72
根据我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的民族自治区既享有作为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立法权,也享有制定自治法规的立法权。因此,民族自治地方在立法实践中,由于所行使的立法权性质不同,所创制的立法成果形式在立法权限、立法内容、立法程序及立法作用等方面均有所区别。本文拟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成果形式进行法律分析,以期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法制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力求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的基本内涵、客观基础、法律依据、现存问题及对策入手论述自己学习的体会,同时阐述了国外不同国家对财政自治的具体做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及表现形式,论述了财政自治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是中国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具有鲜明的特色,在行政管理环境、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方面,较之非民族自治地方有显著的不同,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汪燕 《民族学刊》2023,14(4):86-95, 144
虽然民法典正式确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民族习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规范价值,但已被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认可为规范的民族习惯却因民法典对有关法律的废止成为无源之水,且“公序良俗”的判断依赖民族自治地方对“良俗”的认定,自治法规仍有必要对民族习惯明示态度。肯定认可的首要目的在于通过列举区域尊重的民族习惯,正面规定最低的良俗标准,细化民族习惯的补充适用情形,指引可以援用的民族习惯;还在于明确可以替代民法典规定的民族习惯以及属于民法典法定情形应予尊重的民族习惯,以提升民法典的实施效果。不予认可则是为了向社会宣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风俗习惯的决定,引导人们遵守法律法规,反面确定公序良俗的判断标准,并排除替代适用和援用适用。这两种“认可”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有效发挥自治法规应有的“区域自治”功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功能。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地方的小康问题横亘于中国小康之路.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变通补充规定等自治法规的特殊立法权,为自治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地方务必加强、完善自治法规的制定、修改、实施和监督工作,使其为自治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顾华详 《民族学刊》2013,4(1):68-74,116-118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特殊性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对法治的要求更高。法治建设是加强和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社会管理的基本路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健全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环节,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规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保障,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依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宪法原则,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坚持强化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法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军 《民族学刊》2016,7(5):44-48,109-110
The legisla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has its legal basis. The fifth regulation in the lifa fa ( The Leg-islative Law ) of China makes a general require-ment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in legislation, some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re-gions have outlined some requirements on public comment, demonstration, and hearing during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through autonomous regulations. These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are com-prised of both autonomous regions, autonomous prefectures and autonomous counties. However,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is inadequate, and a perfect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has yet to be formed.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1 ) The relevant law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have not been perfected;2 ) The enthusi-a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s not high;3)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is not fully open, and the feedback mechanism has not been perfec-ted;4 ) The limited approach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and the lack of ethnic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legisl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we can start with the following:1 ) Improving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legisl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The state and the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should develop operational law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legal basis for the public’s participation. The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should fully integrat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ocal ethnic people and create autono-mous regulation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protect public participation rights, and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n an orderly and effec-tive manner. 2 )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nthusiasm for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From a subjective standpoint, correct idea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should be cultivated. Firstly, the awarenes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should be pro-moted . Secondly the autonomous organ’s concept of legislation should be changed. From an objective point of view,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3 ) Improving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publicity and feedback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wo-way communication and
consultation between the autonomous organs and the population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Autonomous bodies fully dis-close all kinds of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from whom the autonomous bodies obtain legis-lative views, through to the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feedback to complete the legisl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4 )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effective meth-od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legisl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legisl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can be considered from two standpoints:The first is the endogenous mod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This means, according to its own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actual needs, relying on the inner force of the autonomous bodies and the populations of all ethnic groups, the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can explore and innovate suit-able methods for the local legisl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second is the exogenous mod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This means, in order to exp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leg-
islatio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areas learn, understand, and borrow some foreign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making it a suit-able method for local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的关系 ,分析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权利发展方面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作者认为 ,为了进一步保障和发展民族权利 ,必须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宪政建设 ,处理好民族自治权与民族其他权利的关系 ,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宪政建设的关系 ,处理好秩序稳定与自由权利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基本权利制度与具体法律保障制度的关系 ,加快民族权利法治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财政自治的基本内涵入手,考察了财政自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现形式,同时紧密结合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和政治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重点阐述了财政自治在中国的实践及其类型,同时界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限及范围,论述了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揭示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未来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云霞 《民族学刊》2013,4(4):62-70,120-122
一直以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开展了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国家、省、市(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后申报时期",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应力争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文化资源与优势资源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产业化、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策略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整体均衡与和谐的哲学理念;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青海民族地区地理、生态和民族文化等要素及特点,分析了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寻找切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运行模式、更新观念、体制创新和强化项目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杨茂睿  吉克麟卓 《民族学刊》2017,8(2):85-95,126-128
文章对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受教育程度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有了较大提高,文盲率显著下降,技能型人口比重也有一定的提高,但相对于发达地区和经济社会发挥及全面小康的需要,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受教育程度依然较低,特别是技能型人口缺乏,文盲率还较高,受教育的性别差异较大.对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技能型人口比重的增加和受教育性别差异的缩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改进.文章通过对四川省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说明了民族贫困地区引进人才面临的约束及实现引进人才可能的方式.文章对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等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