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同志,自从一九三一年四月五日在济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已历时四十八年。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不许宣传老一辈革命家,致使对邓恩铭及其他我党早期领导者的研究工作,长期陷于停滞或被歪曲状态。粉碎“四人帮”后,这项工作方才有了新的进展。对邓恩铭烈士生平及其  相似文献   

2.
拙作《屈原族别初探》(载《学术月刊》1981年7月号)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同志的兴趣和争论。夏剑钦同志的《也谈屈原的族别问题》(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5期,以下简称《也谈》)就是对拙作基本观点提出不同意见的一篇。拜读之后,殊感有继续讨论的必要。现就有关几个问题,再作探索,以求正《也谈》作者和广大同好。  相似文献   

3.
晋阳学刊编辑部:关于贵刊1981年第四期(增刊)刊登《肝胆映山河——记嘉康杰烈士》一文.提几点意见:我是嘉康杰胞弟,原名嘉红元,现名张永,前些天从朋友处,看到贵刊上登了有关康杰同志的文章.文章中有许多失实的地方,为了对党负责,对康杰烈士负责,需要订证,希望将意见转告作者与读者.  相似文献   

4.
苗语与楚语——兼答夏剑钦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族别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在《学术月刊》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魏鸣泉同志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述略》中指出,关于屈原的族别问题,“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这个问题的提出,无疑也是对那种以汉民族文学史代替整个中华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偏见是一个大胆的挑战!”(见《民族文学研究》八一年一、二合期)。既是挑战,必有应战。继夏剑钦在《江汉论坛》八二年第四期发表的《也谈屈原的族别——与龙海清、龙文玉同志商榷》之后,《吉首大学学报》八二年第二期又发表了署名为吴广平、张伯传的文章《屈原不是少数民族》(以下简称《不是》),对我们的论文提出质疑和批驳。为明辨是非,我们分别写了一组文章,逐个问题释疑和反驳,在八二年第六期的《求索》发表的《苗族与楚族》文中,重申了“高阳”不是黄帝的“孙子”,屈原不是“毕族”的观点,并且说明楚族和苗族是一个民族的两个称呼,从族源上论证屈原是苗族,虽不指名,也算是对夏、吴、张等同志的一个回答。本文想从语言的角度,与夏、吴、张等同志讨论,并进一步阐述我们的观点。《不是》文中说:“《初探》说在汉、苗语中同音同义,这只能看成是一种巧合,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苗语的汉字音读。”这种“巧合论”我们不同意,以下拟广列代证,从多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5.
读《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董振修同志《关于于方舟、李培良同志生卒时间的考证》后,我认为对于于方舟烈士的生卒时间还应进行再考证。 董振修同志从《马千里日记》(1920年4月10日)“八月二十二(日)生”而导出“于方舟同志的生日应为1900年9月15日”。根据《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恰闰八月,故于方舟的生日还有闰八月二十二日(1900年10月15日)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关于彭湃同志的牺牲日期,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许多同志认为是八月三十一日(1929年)。如,1959年出版的侯枫《彭湃烈士传略》写道,“彭湃终于在一九二九年八月三十一日,由国民党反动头子蒋介石下令,被枪杀于伪龙华警备司令部”。该作者1978年10月出版的增订本《彭湃》中仍用此说。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中称,彭湃“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8月31日在龙华被害。”《人民日报》1978年8月31日《不废江河万古流》文中说,“今年8月31日,”是“彭湃烈士就义纪念日”。《解放军报》1977年11月8月《缅怀彭湃烈士光辉战斗的一生》文中说,“8月31日,彭湃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也有不少同志认为彭湃牺牲的日期是8月30日。华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11月出版的《华南革命史迹》(一)书中“彭湃同志史略”一文写道,“8月30日由汉奸卖国贼中国人民刽子手蒋介石下令,枪杀彭湃同志于龙华警备司令部。”《南方日报》1978年11月15日《宁死不屈浩气长存》文中说,“彭湃同志坚持斗争到生命最后一息,终于在8月30日这一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中,对郭月争、王若水二位同志和世诚同志关于这个命题的争论,说明了我对双方意见的看法。郭月争、王若水二位同志已经对我提出了反驳。我为了答辩而草成此文,内容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第二部分是还须商榷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读了《江淮学刊》李冬生同志《略谈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季象图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性质的一些问题》之后,想对社会主义文艺的题材与性质问题,发表一点很不成熟的意见,与李、季二同志商榷。一我认为李冬生同志一文的某些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可以同意的;但是李冬生同志的文章有片面性,必须经过讨论予以补正。李冬生同志的这几个观点我是同意的:一、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以表现社会主义革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搞好回族史研究,中央民族学院的李松茂同志发表文章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全面展开回族历史人物的研讨。杜文秀的讨论已得出结论,马仲英的讨论还没开始(文史资料上登的一些稿件是资料性介绍,不是评价文章),还有一些传说是回族的人,至今未能确定,如“沐英、蓝玉、胡大海、马文升等,据说都是回族人,但一直没有见到可信的证据,都有待于考定。”(白寿彝《关于回族史的几个问题》)李贽的族别,泉州同志写了两篇文章,不同意说李贽是回族,认为是汉族,也没有见到争论的意见发表。海瑞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月刊》去年七月号发表了龙海清、龙文玉两同志的《屈原族别初探》(以下简称《初探》),认为“屈原可能属于苗族,他是精通并吸收了华夏文化的第一个苗族文学家”,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很值得商榷的。(一) 争辨屈原的族别,首先要弄清先秦楚人的族别。《初探》的作者说:“楚人的先祖很可能就是三苗”,其主要依据是,楚人受封子爵的熊绎乃是从周武王伐纣建过战功的“髳”人子孙。武王伐纣,髳人是否建过战功,可以存而不论。问题是楚人的先祖是否  相似文献   

11.
《学术研究》第三期发表了李蔭农同志的《关于孟子的阶级划分論》,提出的几个問題都值得大家讨论。我在第一次拜读李同志这篇大作时,写了一些读后言,认为《关于孟子的阶级划分論》所谈的,其实可归纳为“民氓”、“野人”、“草莽之臣”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和创建者是谁,似乎已成定论:王尽美和邓恩铭。实际上这个结论缺乏充分的原始资料作佐证,只是根据个人回忆所作的推断。如李达在《自传》中回忆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首次决议,推陈独秀担任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于是由  相似文献   

13.
去年第十一期《江汉论坛》上,刊有陆定一同志写的《一个重要的更正》。文章对前不久在这个刊物第六期上发表的《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一文中的“王叔振被捕告密”一句进行更正。事实上,王叔振是刘伯坚烈士的夫人,她“并未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也未曾告密”,而是被王明路线迫害屈死的。《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发表后,陆定一同志从多处获悉了真实情况,发现自己是误信误引了,便郑重其事地写下《更正》一文。文中除介绍了有关史实外,还写道:“我是两次遭大难而不死的人。但是,请看,只要一不小心,就把王叔振同志冤枉了。为了补过,写了这个重要更正,并向读者和刘伯坚、王叔振同志所生的刘虎生、刘  相似文献   

14.
我的《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去年在《文学评论》刊出后,陆续听到一些不同的意见,并先后读到汪裕雄、魏理、李贵仁等同志写的商榷文章。对魏理同志和李贵仁同志的商榷文章,我已经写了《再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问题》和《三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辨正和澄清。现在这篇《四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2004,(3)
本刊讯 3月2 3日,安徽省社科联在合肥召开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座谈会,来自全省社科理论界的2 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社科联主席黄传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专家认为,《意见》站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时代高度,对繁荣发展社科事业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这既是赋予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是对广大社科工作者的鼓励鞭策。《意见》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  相似文献   

16.
南京工学院与省委党校,于十二月六日至十一日在镇江联合召开了《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暨《关于自然观历史发展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66人,其中外省代表12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市,大都是有一定研究成果和名望的专家学者。《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开得庄严隆重,有三位同志作了《毛泽东同志对调查研究的理论贡献》、《发扬创造精神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学习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族形成上限问题,本刊在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了杜玉亭同志的《基诺族族源问题试探——兼论族源和民族形成的上限》一文后,第四期又发表了牙含章同志《关于民族形成的上限问题的两封来信》。现将杜玉亭同志《就民族形成的上限问题答牙含章同志》一文发表。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有意义的,热忱欢迎民族理论战线上的同志和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也来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8.
《文汇报》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廿一日第四版,刊出了史嘉秀同志写的《在秋瑾的故乡》一文。作者说,绍兴的同志告诉她,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曾到“风雨亭”向烈士默哀,并题了一幅挽联,曰: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邀请国内部分《水浒传》研究工作者,对兴化县和大丰县新发现的《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施让地照》、《施氏长门谱》等有关《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文物资料,进行了实地参观和认真考察。现将考察初步意见扼述如下:一、关于《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一九七九年八月在江苏省兴化县新垛公社施家桥发现。墓志砖质,长二十九点五厘米,上宽二十八点五厘米,下宽三十厘米,厚五点五厘米,制作粗糙,字体亦欠工整。正面为墓志,背面为墓铭。正文十九行,行二十一字至二十三字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二期上刊载了刘友竹同志的《李白的出生地是条支》一文。从争鸣与探索的角度来看,刘友竹同志的大胆假想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我认为作者在材料的引证和具体的推论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不同意见。关于李白身世的记载,较可靠的有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和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李《序》中说:“中叶非罪,谪居条支。”范《碑》中说:“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根据李白生年推断,这牵涉到了李白的出生地望,李阳冰的序文盖出自于李白口述,所记当可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