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的父亲今年82岁,孤身一人住在乡下。偶尔接他进城,最多住一星期他就要找借口回乡下老家去。他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那片板栗林。那片有6亩面积的良种板栗林,是父亲花了20年时间开垦栽种的“养老林”。近10年来,他每年能从“养老林”获得纯收入3000元,父亲因此而成了当地同龄人中的“富翁”。如今父亲年岁已高,仍守着板栗林讨生活,做儿子的怎么忍心呢?一天,我带着妻子回到乡下老家,想接父亲进城。还未进家门,就听邻居说,父亲一大早便上山干活去了。我招呼妻子在家做饭,自己扛起一把锄头也上了山。说实在的,父亲栽种…  相似文献   

2.
要命的阑尾     
我的父亲以前是一名外科医生,他体格强壮,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经常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就是这样,他下了手术台以后脸上仍然没有丝毫倦意,走回家时脚步咚咚咚咚,响亮而有力。我父亲在他二十五岁那年,娶了一位漂亮的纺织女工做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婚后第二年就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那是我哥哥,过了两年,他妻子又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一个就是我。  相似文献   

3.
正施恭升,出生于福建福清。他在山西开砖厂,资产上千万。可就是这样一个事业有成的父亲,却遇上了一个败家的儿子。10年的时间,施恭升数次将儿子拉回正道:当不足16岁的儿子染上赌瘾,施恭升放弃事业做陪读父亲;儿子高考无望,施恭升带他远赴南非辛苦创业;当儿子又沾上毒品,施恭升毅然带  相似文献   

4.
大雪 《伴侣(A版)》2016,(9):26-27
“好孩子”考上名牌大学 2015年12月5日上午10点多,西安市碑林区的冯君接到一个电话.一个男人的声音冷冷地说:“你是冯先生吧?你儿子在我手里,马上准备200万元赎金,不得报警,否则等着收尸!”冯君一愣,以为是谁在搞恶作剧,但他还是拨打了儿子冯凯的电话,可一连打了四五次,儿子都不接.这让冯君感到有些害怕,急忙给在家的妻子王丹打电话询问是否知道儿子在哪里.妻子告诉他儿子早饭后就去西安交通大学参加“托福”考试了.冯君简单地告诉王丹所发生的事,然后两口子分头赶到西安交通大学.结果,学校告诉他们,冯凯根本没参加考试.妻子一下扑到冯君怀里呼喊道:“完了,儿子真的被绑架了!”  相似文献   

5.
正好妻子是一所学校,我是婚姻的受益者。——王宝强攥紧手中幸福,草根明星战战兢兢2009年10月16日,25岁的王宝强喜做父亲。这天上午,他的妻子马蓉在北京一家医院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男婴。王宝强抱着儿子,依偎在马蓉身边,夫妻俩脸上溢满初为人父  相似文献   

6.
擅长做思想工作的父亲利用孩子的叛逆,让学习成绩一直平平的儿子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34分的好成绩,这位父亲究竟用了什么绝招?  相似文献   

7.
父亲违了法,儿子该怎样做?或者,儿子犯了罪,父亲又当如何?这问题很早就在困扰着人们。《论语·子路》篇的一条记载就是好例:  相似文献   

8.
"破天荒"是个人人熟悉的词语,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说起这个俗语的来历,却与湖南第一个进士刘蜕有关。刘蜕,字复愚,自号文泉子,荆南(今属湖南)长沙人,生活在晚唐时期。刘蜕的父亲淡泊名利,颇有魏晋名士之风。他对儿子也没什么要求,想不想得到功名都只随刘蜕的兴趣。刘父的作为受到当时卫道者的批评,可他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刘父乘一叶扁舟,出没于湘江之上,以垂钓自娱,最后竟不知所终。刘蜕完全不同于父亲,一心想博取功名,出人头地。那个时候,科举选拔人才成为风气,读书人争相走这条道路,刘蜕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一巴掌打来儿子的仇视,难道历史又要重演 2011年11月的一天,著名作家麦家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告诉麦家,他的儿子麦恩在班里和同学打架,让他到学校去一趟.麦家挂掉电话,驱车赶往儿子的学校.在老师办公室,14岁的儿子麦恩直挺挺地站着,嘴巴上翘,一副不屈的神情. 看到父亲走进来,麦恩只是望了他一眼,目光又投向别处.麦家厉声喝问:“为什么和同学打架?”麦恩只是轻蔑地望了父亲一眼,没有理会他. 麦家觉得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受到了挑战,不由分说,甩手就给了儿子一巴掌,鲜血从儿子的鼻孔里流了出来.麦家后悔自己下手太重了,他心疼儿子,却又放不下父亲的架子,吼了一句:“臭小子,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然后就离开了.  相似文献   

10.
一凡 《现代交际》2002,(10):35-35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  相似文献   

11.
据《南京日报》报道:南京一姓刘男子的妻子几个月前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亲子鉴定结果,"老二"是别人的孩子。因为无法原谅妻子的背叛,日前,该男子向妻子提出离婚。据刘的律师介绍,今年春节过后,其妻产下一对双胞胎。出生时,"老大"比"老二"重了近一斤。半年后,刘对"老二"产生了  相似文献   

12.
正"隐形父亲"越想越担心,自己将来要是被遗弃了,怎么办?他荒唐地做了多年"隐形父亲",抚养他和情人的儿子。儿子长大后,他出巨资送儿子出国读书。可是,儿子从海外留学归来后,根本不认他这个亲生父亲。他为儿子结婚买房,资助儿子创业,在人前还得为父子关系遮遮掩掩。得不到承认,财产也没有了,想到这些,他愈加心慌……此时,只有公开这件事,他才能安心。于是,他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请求法  相似文献   

13.
问: 我村村民王某,在其儿子出生6个月时,因外伤落下精神失常疾病.家中生活几乎全靠妻子刘某一人种田维持.儿子5岁时,王某从乡下走失,多年下落不明.去年10月,年近60岁、在外流浪多年、后被政府收容的王某,被收容站送回老家.此时,其妻早已另嫁他乡,已成家的儿子以幼年未受到父亲抚养为由,拒绝赡养父亲.请问:对儿女未尽抚养义务,有权要求其赡养吗?  相似文献   

14.
1儿子3岁的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各种机械类的玩具,汽车、坦克、枪支、环形铁道、高架桥之类的玩具,都是他的酷爱。我和妻子带他上街,只要让他碰上这类玩具,不给他买上一件,他就会死乞白赖,拖都拖不走。儿子5岁那年,我采访本市一个车模收藏爱好者,妻子让我顺带着也让儿子开一下眼。在收藏者家中,儿子看见了收藏柜中琳琅满目的车模,登时连眼睛都直了。到后来,他竟然忘了我对他的叮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缠着叔叔给他一辆“样子多乖多乖的汽车”,我见了赶忙制止。一时间,儿子要,别人给,我则坚决拒收,三人拉拉扯扯搅做一团,弄得我好不尴尬。时间渐长…  相似文献   

15.
父爱的传递     
父亲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工作狂,成家之后就很少顾家,儿子呱呱坠地之时也不例外。儿子12岁那年,母亲受不了父亲的冷落,狠心去了美国,儿子判给了父亲。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地带着儿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更艰难的是,儿子已经开始懂事,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让他怨恨的是父亲的冷漠逼走了母亲。父亲跟任何女性的一个电话、一次通信,都令儿子反感,经常赌气住在学校多日不回家。在儿子心里,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母亲会从美国回来,一家三口破镜重圆,重新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每一次,父亲总是这样回答他:"你妈妈的生活观念与我不一样,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轨……"这期间,父亲的工作与事业如日中天。因巨大的声誉与社会地位,身边一直不乏美女追求者。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父亲有些不自然地招呼他:"儿子,快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刘阿姨。"儿子望着"刘阿姨",又望了望有些情怯的父亲,当即扔下硬邦邦的一句话:"你别想给我找后妈,否则我会永远离开这个家!我妈肯定会回来的,我一定要等我妈妈回来!"  相似文献   

16.
棉花与爱情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后悔当初结婚的选择,于是打算在征求父亲的意见后和妻子离婚. 父亲听完他的埋怨后,问道:"儿子,你的妻子有优点吗?"年轻人抱怨说:"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父亲又问:"你在她心中有优点吗?"儿子迟疑了一会儿说:"好像也是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吧."父亲说:"你比我强,我结婚前不知道你母亲的优点是什么." 父亲走到屋外,拿起了一块瓦片和一团棉花,问他:"它们哪个更硬一些呢?"年轻人说:"这还用问,当然是瓦片硬了!"父亲把瓦片和棉花举到同样的高度松开了手,只见瓦片落地后被摔得四分五裂,棉花则轻飘飘地落了下来.  相似文献   

17.
阿颖 《女性天地》2014,(5):18-19
一次甩手,父亲恍然醒悟 陈小虎,39岁,在合肥市高新区高架桥交警大队负责指挥调度工作。2000年,他和妻子郭洁结婚,两年后生下儿子陈天杨,  相似文献   

18.
苦涩的孝顺     
黄方国 《老年人》2004,(7):32-32
母亲去世后,年迈且瘸腿的父亲终于扛不住生活的艰难,不得不答应来我家养老。离开乡下老家时,父亲一定要我跟他一起去向邻居们告别。乡亲们都说:“黄爹,您儿子儿媳真孝顺啊!”父亲听了这话,笑容从满脸的皱纹沟里溢了出来。回到城里,天色微暗,已是万家灯火。妻子没有来接父亲,打发儿子下楼来了。在我的提醒下,儿子敷衍地叫了一声“爷爷”,连正眼都没看一下,就提着爷爷的包裹上楼了。父亲尴尬地站着,显得手足无措。我正要呵斥儿子,却被父亲阻止了:“他还小,不懂事,在一起住惯了,自然就亲了。”说完,一瘸一拐地走到了我的前面。打开家门,妻子坐…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商人从不做亏本买卖。然而,美国的百万富翁库勒却是从做亏本买卖开始起步的。 库勒的父亲有一家名叫古德的制药厂,虽然苦心经营,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却打不开局面。一天,父亲自觉年事已高,就把制药厂全部交给了库勒,希望这个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儿子能让药厂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20.
两个素昧平生的妇女朱迪和林恩将要交换位置,开始她们的新生活。家庭背景介绍百万富翁斯蒂文一家(丈夫:38岁的斯蒂文;妻子:37岁的朱迪;三个孩子:8岁儿子格里芬、6岁儿子盖奇、3岁女儿帕顿),斯蒂文的妻子朱迪从没工作过一天,并请了四个保姆来照顾她的三个孩子。她每天忙着做头发、修指甲、做足疗……孩子们被排在最后。斯蒂文和朱迪每周有6个晚上在外聚餐,孩子们则同保姆一起吃。斯蒂文希望通过"换妻"让朱迪理解,人除了要照顾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