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祺童  陈姝宇 《职业》2016,(19):7-8
“要教就要教出最好的徒弟。”从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始,周树春便担任了国家集训队焊接项目集训队的主教练。他的徒弟获得世界和全国奖项的有十余人。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开篇,贾雨村只是一个寄宿在葫芦庙里的穷困书生,一没钱二没势更没有引以为豪的政治背景,空有一肚子学问,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可后来的贾雨村却平步青云,官越做越大,着实让人刮目相看。这一巨大转变只是因为贾雨村这个人爱和土豪做朋友,从中沾了不少光。  相似文献   

3.
“小沈阳”是谁?在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之前,这仅是一个人的称谓:“赵本山的徒弟和二人转演员”,跟赵本山的其他弟子并无多大区别。在2009年春晚之后,小沈阳的形象大为改变了——他—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而他的一夜成名,跟他的师傅赵本山对他的鼎力提携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李冬梅 《现代交际》2008,(11):33-33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二十块用粘土烧制的刻着字的小泥板。经学者们辨认,泥板上的字记录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小抄写员的徒弟散步时,遇到了上帝。上帝给了他一块泥板,让他把上面的字如实抄写一遍。泥板上的字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卡卡 《现代交际》2008,(2):40-40
同学老早就说要聚会,前班长电话上通知,QQ上叮嘱,让你跑了和尚都跑不了庙,只能被他捉进庙里老老实实的做和尚,顺便看看那些其他庙里和尚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教育孩子时,有的父母喜欢拔苗助长,有的父母热衷催熟,有的父母想要顺其自然又摇摆不定。怎么才能给予孩子最符合天性的教育?2022年,本刊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雄老师,和您一起实践有机教育。在绘本故事《安的种子》里,老和尚将古老而珍贵的莲花种子交给自己的三个徒弟本、静、安,让他们把它种出来。本想:"我一定要第一个种出来!"于是,他找来锄头,急急忙忙地把种子埋在雪地里,恨不得它能马上发芽。他左等右等,还是等不到种子发芽,生气地从土里扒出种子,还摔断了锄头。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从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 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相似文献   

8.
从今天起,人人都是钻石有一个小沙弥告诉老和尚:“师父、师父,我们已经没有盘缠了,怎么办?”老和尚听了,在路边随便捡起一颗石头,告诉小沙弥:“你把这颗石头拿到菜市场,记得喔,无论人家喊多高的价格,都不能卖。”小沙弥半信半疑地将石头拿到菜市场中央,来往的人看了觉得很奇怪,纷纷围观,议论着这颗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时,一个好奇的人跳出来,他说:“我出10块钱。”“不卖”小沙弥摇头。  相似文献   

9.
这一天,他迎来100周岁华诞。他的家人和徒弟在日本为他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生活动。当棋界上下集体膜拜之时,他百年如一瞬,端坐华堂,人生画卷如他的棋局一般波澜壮阔。这位被称为"棋圣"的20世纪最伟大的棋手,不仅在棋盘上打败了对手,在长寿上也赢得了棋界第一,他就是——吴清源。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青年人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不快活,因而终日闷闷不乐.一天,他去拜见一位智者以讨求良方.智者说,只有世界上你认为最好的东西才能使你快乐.这个人看了看身边,他没有发现自己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收拾行装,辞别妻儿老小,踏上了漫漫旅途.  相似文献   

11.
前一段我到瑞安出差,在朋友的引见下,见到了大病初愈的王小斌和他的妈妈。王小斌正在自家的花园里浇花,穿一身运动衣,一脸的天真烂漫。他妈妈把我让进客厅,向我讲述了儿子得病的经过:1990年6月,我生下了儿子小斌。我们对小斌百依百顺,让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用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可是最好的条件没换来最好的成绩,小斌的成绩一直平平淡淡。到了三年级,老师对我们说:  相似文献   

12.
芙蓉蟹羹     
相传,在九江浔阳码头边,有一家以烹制河蟹远近闻名的小酒店。店主是年近古稀的老厨师,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年方二八,还有俩徒弟,也都二十出头。店主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便计划在两徒弟中挑选一个手艺好又聪明的徒弟做女婿。于是要求两个徒弟各做一道菜,胜出者即可成为他的女婿。  相似文献   

13.
罗西 《职业》2005,(7):39
公司原来的人际关系复杂,人才"挤挤",谁也不服谁.不久,换了一位总经理,姓王.新官上任,他召集员工开会,笑容可掬地说:"对不起,我年纪比你们大,所以先当经理了!"如此开场白引得大伙哈哈大笑.接着他讲了一个故事:甲庙的和尚们天天吵架,活得很累;乙庙的和尚一团和气,同甘共苦,都很快活.甲庙的住持不解,前往取经,问乙庙里的小和尚:"你们为什么会团结得这么好?"小和尚回答说:"因为我们都经常做错事!"  相似文献   

14.
1.德商(缩写MQ). 古人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就是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步步高老总段永平,从一文不名的书生到打工皇帝再到企业家,传奇般的经历令无数人仰慕,他始终坚持以诚信为上.  相似文献   

15.
圆子信箱     
《现代妇女》2005,(10):58-59
好奇我与丈夫相恋两年,那时爱得轰轰烈烈,又结婚三年,日子也过得甜甜蜜蜜,可是我就是有那么一点好奇心,总想知道他在认识我之前的恋人是个什么样的女孩。他总是推说自己忘记。我不服气,问不出就自己找,在柜子的一角翻出尘封的信件,只要能找到只言片语,我就兴奋起来了,理直气壮地调侃他,扔出的话就像重磅炸弹。我知道丈夫已经忍无可忍,可就是不能停止自己的好奇。济南风中叶从前,有一个女鬼爱上了书生,夜夜伴他读书,书生想娶她为妻。女鬼经不住书生的苦苦哀求,就透露了一个可以变成人的法术,那需要与心上人深夜同床共枕100天,而最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16.
原来地瓜在爹的心目中是最好的东西,爹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他,他却不懂得珍惜。这世间,总有一个人,喜欢把最好的东西送给你,那个人就是爹。爹来的时候,他正在洗脸刷牙换衣服打领带,司机在楼下等着。爹从门缝侧身挤进来,带着一股凉风,他把肩上的一袋地瓜轻轻地放到门厅的地砖上,洁净  相似文献   

17.
洛施 《伴侣(A版)》2015,(8):38-39
1 阿布是我所认识的人中唯一一个可以贩卖回忆,靠回忆过日子的人.初遇他是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上.他是我在那个寒冷小镇上遇到的唯一一张亚洲面孔.那时的他正蹲在一块大冰块前,确切说是半跪着.手中拿着刻刀和小榔头,神情专注地在敲打着. “Are you Chinese?”我有些迟疑地靠近他问. 他抬起头狐疑地打量了我一番:“你怎么不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 “真的是中国人!”我喜出望外,惊讶不已.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能遇到中国人,对我来说比收到任何贵重礼物还要开心. “你叫什么名字?你来这多久了?” “你是干嘛的?学生吗?还是工作的?” “你是中国哪里的?我是南方人.我是来这儿的交换生.” 他的出现让我激动得有些失态.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他却一个字都没有回答.我意识到自己太过聒噪,识相地禁了声.我裹紧自己的绿色风衣,蹲在他旁边,看着他专注地雕刻.  相似文献   

18.
郭龙 《职业》2011,(22):37-37
他是一位企业的老总,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以前的同学打来的。他们高中最好的一个朋友因病去世了,现在他的小女儿从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了,朋友希望能在他的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在北京站住脚。  相似文献   

19.
有个青年在经历爱情事业一连串的打击后,一直闷闷不乐。压抑得久了,他觉得生活失去了色彩。一天,他听说山上有个老和尚可以帮世人解除一切苦恼,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上山去了。  相似文献   

20.
快乐的苹果     
小时候听过一个童话,爷爷讲的。 有个乞丐外出乞讨。第一天,他碰到一个王子。乞丐说:“行行好吧,我一天没吃东西了。”王子说:“我要赶回王宫拯救王权。”王宫发生政变,大臣们杀了国王,王子正赶回去平定叛乱。侍卫们赶走了乞丐。 第二天,乞丐碰到一个富商。乞丐说:“行行好吧,我两天没吃东西了。”富商说:“别挡着我的路,我要赶紧去谈一个大生意。”随从推开了乞丐。 第三天,乞丐碰到个书生。乞丐说:“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书生是乡试的第一名,他正要赶着去京城参加殿试,他觉得自己一定能得状元。书生厌恶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