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海生 《西藏研究》2005,(1):114-118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入研究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对于科学制定西藏教育发展战略,保持西藏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相关数据,对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宏观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制定好西藏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4~2010年居民消费支出和城乡居民收入及结构、社会保障支出人均数据以及物价、利率的统计数据,对西藏居民消费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西藏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比农民收入作用大,城乡居民持久收入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保障对消费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物价的上升对消费有抑制作用,名义利率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基于此,应该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防止市场供应脱销断档、物价过快上涨,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从而促进西藏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3.
西藏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在物质文化方面,特色不突出、宣传力度不大;在行为文化方面,受企业高层领导影响较为明显;在制度文化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精神文化方面,缺乏个性和创新性等.结合西藏上市公司的实际,建立健全企业有自身特色的制度,加强执行力,确立核心理念,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使之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必将有效提高西藏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藏的主导产业,西藏农牧业以其特殊的资源优势为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促进西藏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估计西藏农牧业的优势,并不断发挥优势是我们制定有效的农牧业促进政策的关键,也是落实“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推进“一产上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邓梦静  罗绒战堆 《民族学刊》2019,10(3):69-76, 123-125
自1985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三包”政策,到2006年,第一批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但到目前为止,西藏高等教育入学率仍然偏低。本文选取了社会经济、家庭生计、学校教育、价值观念、环境交通等五个方面11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家庭生计类型和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对教育支出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价值观念改变是重要环节,环境交通改善推动作用仍然不足。  相似文献   

6.
罗绒战堆  魏欣蕊 《民族学刊》2020,11(6):1-8, 149-150
本文根据机会的功能、供给与制约主体,就机会配置对西藏农牧民增收减贫所产生的效用进行了分析。首先,以不同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几个重要发展时期为线索,就机会的市场配置对农牧民收入水平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以自治区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的针对农牧民增收减贫的政策为线索,就机会的政策配置对西藏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西藏农牧民的贫困性质是相对贫困,基于效益优先的机会配置是导致一段时期西藏农牧民增收乏力和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政府针对西藏农牧民机会配置从效率优先到公平优先的政策调整立竿见影,发展机会供给量与农牧民发展机会竞争力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步缩小,引领西藏走上经济增长和农牧民增收高速并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核心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以及相关的资源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一种能力。西藏上市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核心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9~2009年相关经济金融统计数据,对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人均收入、银行贷款及地方财政支出都是西藏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其中,人均收入的正向效应最大,财政支出的正向效应最小;从短期看,西藏人均收入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而银行贷款余额仅是西藏经济增长的单向影响因素,西藏经济增长也只是地方财政支出增加的单向影响因素.基于此,着力构建西藏特点的现代金融业服务体系,深彻转变现行财政援藏模式及体制机制,努力提升西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可有效改善西藏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西藏三大经济区差异和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Theil熵和变异系数两个经济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西藏中部经济区和东西部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文章认为主要是区域政策、区域经济结构、区域自然条件及市场规模等差异导致了三大经济区差异,最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努力促进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熊成师 《西藏研究》2003,(4):94-100
将影视艺术介入发掘和抢救西藏传统文化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影视纪录的方法不但可以将那些非物质遗产和濒临消失的物质遗产进行真实记录 ,用数字技术将其保留在新型介质上 ,进行永久性形象保存 ,给子孙后代留下原物的形象资料 ,同时 ,还可以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1.
西藏妇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综合分析、论述了目前学术界有关西藏妇女问题研究的现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人类学与西藏草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关于西藏草地问题的研究中,缺乏一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某些缺憾.本文尝试应用生态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思考方式切入这一研究领域,从而使西藏的草地研究为西藏草业的发展模式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客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在四川石渠、青海玉树和西藏昌都等地区发现的大日如来造像按照组合形式的不同分为单尊、三尊组合和九尊组合进行了归纳整理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大日如来单尊造像主要出现在四川石渠地区,年代相对较早;大日如来和观音菩萨、金刚手三尊组合的造像至迟在赤松德赞时期已经出现,并且在各个地区都有流行;大日如来和八大菩萨的组合主要流行于昌都和玉树地区,年代大致为八世纪晚期至九世纪上半叶.八大菩萨有多种配置方式,系汉地对藏传佛教艺术进行变通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川甘交界地带的主要民族白马藏族与羌族、藏族等民族长期毗邻而居,在文化方面相互习染。作为民族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白马藏族服饰,既有体现独特民族个性的一些文化符号的传承,同时又不乏临近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对白马藏族服饰与藏、羌民族服饰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认识白马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与文化内涵,并由此深入了解白马藏族的民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西藏民间宗教中的"山神"——希达、念神、赞神关系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民间宗教中有一类被普遍信奉的神灵,这就是居住于山上的神灵,泛称为希达(()).希达其实属于念神、赞神以及其他复合性的古老神灵,多有较为古老的历史,他们对于乡村社会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常常被当做地方头领、大人物权力和地位的灵性来源.  相似文献   

16.
顾祖成、陈崇凯主编32开183千字300页 平装 定价:15.5元 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责任编辑李海平ISBN7-223-01276-5/D.54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为数不多的关于知识经济的著述,大多以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作为“知识经济”这一提法在全球达成共识的重要标志。可以说,知识经济热潮在全球兴起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可持续发展”一词约定俗成的时间也不长,它是因为1992年的《里约宣言》而闻名全球的。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法成身份及其译<佛说善恶因果经>的大致年代进行分析,并利用敦煌藏文文献与藏、汉<大藏经>所收<佛说善恶因果经>,对该经各版异同与汉文本间的关系,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元代中国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管理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在主权管辖上一脉相承,中华民国时期亦是如此.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之初,为改善与发展同西藏地方的关系,制定过许多政策和措施,体现了中央与西藏地方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中央与西藏地方的主权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20.
略论藏族古代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勒 《中国藏学》2002,(4):6-21
本文试图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进行综合论证。从中华民族文化源流的宏观角度论述藏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关系。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提出自新石器时代起 ,中华大地上存在着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三大民族系统。这三大古老民族文化区域系统的更高发展层次便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系统 ,证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源和多元一体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 ,主要论述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藏族古代文化与中华大地上三大古老民族文化区域系统的历史渊源关系 (重点放在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联系上 ) ,证明藏族及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吸收和融合中华大地上三大民族系统的文化成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