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略论《死水微 澜》中罗歪嘴与顾天成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劼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至今还是那样引人入胜、耐人咀嚼,这显然是和它特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分不开的;而这又应归功于作家精心地塑造了两个相对峙的人物形象——“袍哥”罗歪嘴与“教民”顾天成。对罗歪嘴和顾天成究竟如何认识与评价呢?是从作品所反映的实际出发,还他们历史的本来面貌,还是用今天的标准去进行衡量?或者,把作品通过形象描绘已经作了揭露批判的东西加以肯定和宣扬,甚至先验地给以拔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先秦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匠人形象,因作者思想倾向的差异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作品中,匠人是被改造和受限制对象;墨家作品中匠人有着广阔的活动空间,显得相对自由,但在整个文化格局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法家对工匠持有轻视与排斥态度,作品中的工匠基本上都是负面形象;《庄子》对工匠态度则体现为两极对立,论说部分往往否定工匠,寓言故事中的工匠则作为主角和正面形象而出现。先秦文学作品中工匠角色的种种差异,主要源于各学派人文关怀的有无以及对技艺的态度,显示出古代文学的多元化走向。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牛魔王形象的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游记》塑造了众多的妖怪形象,其中牛魔王是作品中出场最早、着墨最浓、最受作者重视、最具文化内涵的妖怪形象.它不仅是《西游记》以猴说法佛学思想的重要补充,表征了作者抑道扬佛的思想倾向,作者还赋予了牛魔王一个世俗人所具有的世间相,写了他从魔到归佛的过程,并在其形象的哲学层面上,继承了禅宗以牛说法的思想.作品还通过对牛魔王的妻子、儿子、弟弟和江湖朋友的描写,把牛魔王形象的文化内涵,推进到了佛教唯识学的层面上,使牛魔王这一形象,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何谓读者意识?我把它看作是存在于作者的创作心理之中的为读者着想的那种意向和观念,再具体一点说,就是作者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中对读者的需求、意愿的考虑,对作品将在读者中间产生怎样效果的关注。 那么,读者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也即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是否普遍地具有读者意识?对此,不妨留待一般文艺创作心理学的“情境”理论和“反馈”理论去深入研究,暂不作简单的结论;但是,  相似文献   

5.
<正> 在《金瓶梅》塑造的众多人物中,除了流氓恶霸西门庆及其妻妾、帮闲之外,作者还用力刻画了一批被侮辱、被损害的奴婢形象。这些形象是较为复杂亦较难把握的,如何评价他们,不仅是人物塑造的评价问题,而且涉及到整个作品的思想倾向及对整个作品的认识问题。以往的研究者多偏重于西门庆及其妻妾、帮闲的分析,而对这批奴婢形象则涉及甚少。有的文学史教科书虽涉及到了包括奴婢形象在内的“小人物”,却认为作者把他们写成了俯首贴耳的奴才,因而严重地歪曲了他们的面貌。这种笼而统之、一概否定的观点缺乏全面、深入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下面,笔者就《金瓶梅》奴婢形象的塑造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明威的作品,表现出作者不辱使命地去完成他的艰苦环境下的"硬汉"形象,其作品充满了自然主义生态观思想。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自出世至今,研究和评论的著作、文章发表不少了。正如一切真正伟大的作品那样,它永远是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和发掘的无尽的宝藏。关于《呐喊》和《彷徨》的思想倾向的性质,就迄今仍无定论。它仅仅是一种革命民主主义的文学,还是具有社会主义文学的某些因素?写作这些作品时的鲁迅,仅仅是一个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还是具有某些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这些问题仍然是值得继续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桃花扇》的主旨与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的评价,至今仍存有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第一,剧中,作者既为明亡唱挽歌,同时又为灭明的清朝唱赞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这种矛盾又是怎样统一的?第二,为什么作者将隐居做为全剧的结局?这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问题,涉及到《桃花扇》的主旨、纲领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对此加以探讨,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著作中,很少有把帝王作为反面形象塑造的,而《水浒》作者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成器的亡国之君。让我们来看看施耐庵是如何塑造宋徽宗赵佶这一形象的?也看看这个形象在人们中产生了什么后果? 一、“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这样一个地主阶级的最高头子,虽然身居至尊之位,但是,《水浒》的作者却有些“免俗”,并未给他戴上什么灵光圈之类。作品一开头,就是那么实实在在、朴朴素素地介绍了他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1.文学创作中,作家的立意(创作意图)制约着对素材的选择、加工和艺术形象的塑造。立意的高下直接反映着作家的认识能力和精神个性,影响着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家的立意要通过所描绘的形象显示出来。但从文艺创作实践来看,形象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与作者的立意往往出现反差,甚至相抵牾。越是优秀的古典作品,两者相悖逆的现象越突出。作家意欲肯定的人物则成为作品批判的对象,而本意要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男性想象力支配的女性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中,曹雪芹也是以善于塑造女性形象而著名的.在作品的开头,他特地点明“亦可使闺阁昭传”的命意.直到今天,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群,还以巨大的艺术生命力活在人们的脑海中.作者甚至于曾认为:“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作品中第一主人公贾宝玉也曾被一些论者誉为尊重妇女或具有男女平等思想的人物.从文学释义学角度看,文本中有无数潜文本,文本的特定释义与阅读主体及其历史文化语境相关,文本的意义是被阅读主体的前理解所限定的一进入理解,理解便不同,有多少前理解,就有多少种释义.女性主义批评从性别路线出发,为作品尤其是男性作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别警惕性:“让压迫者对被压迫者讲述他的压迫.在道义上是可疑的”;“所有男人写的关于女人的书都应加以怀疑,因为男人的身份如在讼案中,是法官又是诉讼人”.那么,从女性主义视角,如何看待《红楼梦》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呢?  相似文献   

12.
声乐表演是以演唱的声乐作品为依据的创作过程。表演者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作品体验,才能对作品形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准把握作者及作品形象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演唱技能充分地展示作品。美声唱法是世界巅峰声乐艺术,在声乐表演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要求。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美声声乐表演的体验技巧。  相似文献   

13.
刘文斌  陈贝 《阴山学刊》2006,19(2):121-124
宋生贵的文艺批评实现了学理与诗性的闪光融合其学理性体现于作者坚持以唯物史观去观察文艺现象、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家作品,以及评论文章中翔实的论据和雄辩的论证;其诗意表现为批评话语的形象美、情感美和音乐美.  相似文献   

14.
在小说等叙事虚构作品中,叙述者不能与作者相等同;同时,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以及人物又往往与作者有着某种关联,有可能通过它们出现不同形式的作者自我虚构,形成为独特的艺术虚构的形象。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的研究,探讨其小说中作者与作品、叙述者与作者、作者的自我形象与作者自身的关系,以及以作者名义出现的叙述者在作品中的修辞意味,作品中实现作者自我虚构的不同表现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对《西游记》的评论中,曾出现过种种否定孙悟空形象的论点。他们认为,大闹天宫后的孙悟空已被神佛“招安”,“改邪归正”。已成为统治阶级的奴才。以后作者对他的一切赞美和歌颂,在思想上只能是属于封建性糟粕,而不可能是民主性的精华。 以上述论点为中心而提出的各种否定孙悟空形象的议论,我们统称之为“受招安”说。这种论点之所以不能使人信服,主要是由于它脱离作品和作者思想实际,简单机械地用阶级分析方法去分析作品人物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主题问题,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有的文学理论教科书认为主题是"作者通过题材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或者说"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直至现在,我们一些文艺理论著作和论文还在重复着这种观念,认为主题是作品的客观属性,它们生成以后就永世不变;主题的发生只能是作者的创造,和读者无关.这是否符合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实践,究竟有多少科学性?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传播,随着文学观念的不断变革和更新,人们理所当然地要对它提出怀疑了.  相似文献   

17.
《静静的顿河》写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力的新生,还是他的悲剧?这是自50年代苏联国内和中国评论界一直争论的问题,焦点在于错误、罪过在人物身上,还是社会责任。本文作者力主“悲剧”说,责任在于社会,造成悲剧的原因在于沙皇政府长期对哥萨克群众灌输的那种愚昧的偏见和特权,也在于红军和苏维埃政权中某些人的错误。小说结尾处,作者抓住了激情发展顶点前的某一顷刻,最能体现作品的悲剧性。作品的开头,对格里高力祖父一桩浪漫而又悲惨故事的描写,隐寓了作品的悲剧性。“新生”说认为小说的结尾预示了主人公的新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作品的整个结构、情节都是接着塑造一个悲剧形象的需要来安排的,而结尾无法扭转整部作品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狂人”论     
一我想从鲁迅《狂人日记》和果戈里《狂人日记》中两个狂人形象的比较谈起.鲁迅笔下的狂人究竟是什么形象,自作品问世七十年来论者见解一直分歧,真狂、假狂说,战士、英雄亦或普通人说,初步觉醒的叛逆者、思想倾向进步说,狂人与战士统一说,象征形象说等等,至今难以一致;  相似文献   

19.
唐璜与浮士德、哈姆雷特和唐吉诃德在西方并称"四大不朽人物",其形象源于西班牙传说.在莫利纳、莫里哀、莫扎特、拜伦、普希金,梅里美、肖伯纳和弗里施等各个时代、各个国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唐璜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倾向与审美评价,但美丽的青春和对性爱的追求始终是这一形象不可或缺的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麦卡勒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具有男性特质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很多是作者自己真实的生存镜像.通过解读这些被社会排斥的性别身份颠覆者,可以探析到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在二元对立的性别制度中,无论选择妥协还是抗争,"双性同体"的理想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