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界通常认为,西晋“八王之乱”是因晋武帝实行分封制所致,此说欠妥.分封制只是导致这场皇族为争夺政权而展开的前后十六年战乱的诸因素之一,既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战乱的根源在于晋武帝没有选好接班人,晋惠帝的昏愚无能,是导致“八王之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文人 郭璞,山西闻喜人,生於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死在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在这短短的五十年中,除了太康年间有过一段短暂的繁荣,其余的时间都一直处於极度的混乱和痛苦之中。“八王之乱”的大屠杀,以及由“八王之乱”而引起的少数民族肆虐中原,国家损失之重,人民死伤之惨,亘古未有。据《晋书·愍帝纪》载愍帝即位时,“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  相似文献   

3.
"八王之乱"成因新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王之乱”的爆发是有其原因的,在晋武帝死前,西晋已经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皇帝、外戚、宗王和门阀。晋武帝死后,即位的惠帝是一位弱智皇帝,来自顶端的操纵力量不复存在,各种势力于是依次上台和灭亡,门阀则在最后居于主导地位。整个事件的发生,最终应归因于皇权与门阀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关于“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若干问题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在祝总斌同志提出“晋武帝在位时安排的皇位继承人及辅政大臣不得其人”为主要原因之后,又出现两种新说:何吉贤同志认为主要是“西晋士族门阀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罗宏曾同忠认为根本原因是“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思想颓败所致”。祝文对大封同姓王而建立许多王国说和出诸王专方面重镇说,从制度的成立、特点、作用诸方面进行论证,说明它们都不是造成“八王之乱”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刘弘功业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著名的史论著作《读通鉴论》中谈到"晋保江东以存中国之统,刘弘之力也。……微弘,则琅琊南迁,王导亦无资以立国。"刘弘作为西晋末年的重臣,不溺陷于八王之乱的纷争厮杀之中,而是端持正道,保境安民,尤其是平治荆州、江南地区的战乱,并选贤任能,协调南北,为后来琅琊王司马睿的南迁奠定了基础,不愧为社稷之臣。  相似文献   

6.
"霸朝"概念最早是由东晋史家袁宏对汉魏之际的政权更替提出的史学概念,它是对这段特殊政治历史现象的评价性指称,其史学价值在于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以武力定霸为特征的汉魏政治.汉魏以后,东晋南北朝皇权更替的诸多相似性使后世史家修史时在史书的结尾"史臣曰"中经常使用这一概念,尤其是唐初修订"五史"及<晋书>等书中使用较频繁.但下列两种情况下不使用这一概念:第一,在儒家正统史观影响下,被史家视为正统政权,其前身(雏形)不称霸朝.第二,政权内的特殊军人执政和军事机构,如西晋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东晋的桓温等.这一史学概念的提出既突破了儒家王霸观影响下流于单一的史学认知模式,又反映了此期史学求真求义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证了四川阿坝州羊钮铜印"晋蛮夷归义王"很可能为筰都夷某部首领之印.  相似文献   

8.
“永嘉之乱”是西晋历史上继八王之乱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战乱,是刘渊、石勒等北方少数民族势力攻陷洛阳,横扫中原,从而彻底摧毀西晋王朝,使中国历史再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的重大事件。东海王司马越原是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和永嘉时期西晋朝廷的实际秉政者。导致永嘉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西晋王朝因八王之乱而迅速衰弱,北方少数民族势力乘机崛起并迅速发展,各地流民起义不断爆发等等。对此学界已多有论述。但司马越秉政后的一系列政治活动,由此引起的西晋统治集团內部新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在这些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9.
鹤立鸡群     
你听说过成语"鹤立鸡群"吧?可是,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知道其中的含义吗?晋朝时,有个叫嵇(jī)绍的人,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嵇绍体态魁伟,聪明英俊,才学出众,忠勇爱国,在同伴中格外出色。晋惠帝时,嵇绍当了宫中的侍卫官。那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闹起内乱,史称"八王之乱"。身为侍从官,嵇绍对皇帝非常忠诚,时时保卫着皇帝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之间一场争权夺利的激烈斗争,开始是宫廷政变,后来演化成大规模的屠杀战争。在这之前,阶级斗争,民族斗争本来并不尖锐,社会秩序是比较稳定的。干宝描述说:“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晋书·食货志》也说:“平吴之后,……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这些话虽有极大夸张,却并非子虚乌有。而从“八王之乱”开始后,情况就大不同了。规模比较大的少数民族起义和流民起义,接踵而起,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迅速激化,不过二十几年,一个强大的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很明显,“八王之乱”是西晋灭亡的一个关键性事件,所以古今论述它的不乏其人,笔者在这里想仅就爆发的原因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金梁据《满文老档》所编译的《满洲老档秘录》,其中《大福晋获罪大归》一条说:"天命五年三月,皇妃泰察又告上曰:大福晋以酒食与大贝勒(代善)者二,大贝勒皆受而食之,以与四贝勒(皇太极)者一,四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晋日必二三次,遣人诣大贝勒家,而大福晋深夜私自出宫,亦已二三次矣.似此迹近非礼,宜察之.上闻此言,遂命达尔汗侍卫扈尔汉、巴克什额尔德尼、雅孙、蒙噶图等四人,彻底查究,知泰察所告果非虚诬.大福晋因上曾言,俟千秋万岁之后,以大福晋及众贝勒悉托诸大贝勒.日必二三次,遣人诣大贝勒家,每值赐宴会  相似文献   

12.
西晋时 ,嵇绍在其父嵇康无罪被杀后 ,经山涛推荐而入仕 ,后在“八王之乱”中因护卫晋惠帝而死 ,从中国古代的伦理观看 ,其仕父仇为不孝 ,而其护帝殉难又为忠臣。这种忠而不孝的奇特现象 ,从他死后 ,便引起了人们对其行事的不同评价。从这种评价中 ,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古代的忠孝观、忠孝关系及其发展演变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八王之乱”一词 ,行用虽久 ,而理据不足。近代以还 ,诸多史家有心巧作弥缝 ,终究名难孚实  相似文献   

14.
唐朝府兵制有"火(十人)备六驮"的规定,以往学界一直认为"六驮"是指六匹马(驴或骡),传统文献中的"八驮"亦因此而被认为是八匹.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十人买十驮马一匹"之语,使我们能对"六驮""八驮"的含义重新审读."六驮""八驮""十驮"指马驴骡的负重能力,"六驮马"是指能承载起重量为"六驮"的马,"八驮马""十驮马"依此类推."火备六驮"指一火十人共备能负载六驮重量的一匹马或一头驴、骡.《唐六典》"火备六驮之马"含义最为准确,其他传统文献因省"之"字而致后人误解.《武周天册万岁二年(696)第一第二团牒为供马驴食料事》(73TAM508:9),第一团是完整的,共计廿九匹头马驴;一团为六队、三十个火,正可证明确是火(十人)备一匹(头)马驴骡.  相似文献   

15.
从千渭牧马、陈仓建国到穆公称霸,秦国一代代国君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广纳人才、凝聚人心,使秦从一个边陲小国一步步崛起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在秦的崛起过程中上演了泛舟之役、秦晋之好、三平晋乱等一幕幕精彩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修订第1版《辞源》第4册第3497页“高俅”条载:“北宋人。初为苏轼小史,能笔札。后属枢密都承旨王铣(晋卿)。”又该馆1981年12月修订第1版《辞源》第3册第2046页“王诜”条载:“宋太原人,字晋卿,娶英宗女蜀国长公主,为附马都尉。”按:“王铣”与“王诜”为同一人,而名之写法,同一书却前后不同。是否此人名之写法有二,均属正确;抑或其中之一有误。查《宋史》卷255《王凯传》:“子缄。缄子诜,字晋卿。能诗善画。尚蜀国长公主。”(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12月版《二十五史》第8册第6173页)又《宋史…  相似文献   

17.
王闿运"帝王之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闿运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政治和学术人物.作为晚清名士,王闿运以硕学通儒而名重一时;在政治上,他怀抱"帝王之学",以纵横家自居,且一有机会便谋实践其"纵横之道"帝王之学"."帝王之学"作为一种封建的传统政治理念,具有很大的空想性和封建性.在封建、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中,"帝王之学"亦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杨德炳在中国历史上,秦、西晋、隋都是经过长期分裂才实现统一的朝代,但统一不久又都二世而亡了。本文仅就西晋二世而亡的主因、门阀在“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中的处境和动向略抒己见。关于西晋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西晋八王事行系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晋八王之乱,照旧史家的说法,自惠帝水平(元康)元年以迄光熙元年(291~306),首尾凡16年;按其实际发生,则主要集中在永康二年至光熙元年(301~306),凡6年.这个事变的酝酿和爆发,对西晋政局影响至深且巨.追溯其事之何以发生,学界几乎言人人殊.但归根结底,总是与宗王掌握并争夺中央和地方的军政大权密切相关.为便通览,本文以八王  相似文献   

20.
走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反对"新经学"的现实需要,宋人缺失了对王安石的学术--"王学"作出整体评判.发展到后世,尽管"新学"词义有变,但"荆公新学"终究成了"王学"的别称.事实上,"王学"有原生形态、官学化形态和晚年演化形态三个部分.其中,以金陵(今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王学"的最初产地,"金陵之学"就是"官学化"之前"王学"的原生形态,极富地域性和原创性;而学界沿用已久的"荆公新学",本质上是"金陵之学"被北宋政府"官学化"的产物,也是宋人攻击学术"官学化"进程的专称,它不能作为研究"王学"的总对象.刷新研究对象,走出"荆公新学",兼顾"王学"多种演变形态的差别与联系,有助于当前的学术思想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