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青年就业--迎接挑战,创造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畅 《中国劳动》2005,(10):6-11
青年,正是人生如花的阶段。在许多人眼中,青年人朝气蓬勃,激情四溢,是社会之栋梁,未来之希望。然而,曾几何时,劳动力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强势群体青年人,也开始面临就业难的冲击。据劳动保障部2004年《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当前登记求职的青年竟占到登记求职者总数的70%。作为新失业群体,他们还被冠上了一个尴尬的名字——“2030”人员。劳动保障部日前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全国10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数据显示,在全部失业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到了19.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个百分点;而与之相比,下岗职工只占6.6%,比…  相似文献   

2.
发展非正规就业要创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995年,联合国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宣言>就提出,要"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建议各国实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非正规就业方式日益引起国际劳工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充分发挥好云南自然资源富集、区位条件优越和民族化浓郁“三大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合作“三大机遇”,促进云南与各省区的劳务合作。[编按]  相似文献   

4.
扩大就业的关键在于扩大就业制度的建设,不仅要建立政府促进就业机制,也需要构筑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理顺扩大就业的社会管理问题。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和公共服务价值,能够正确引导就业形态良性发展。因此,研究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和作用是扩大就业问题的基本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就业平台,建立民生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关系,需要考虑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关系,这也是衡量社会就业水平的基本原则。扩大就业问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在于明确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研究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准确定位,提供促进就业措施,进而需要深化研究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的调查显示,当前这一群体的职业满意度较低,离职意愿较高,职业稳定性降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内因是青年就业群体本身因素,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缺位则是外因。因此,青年就业群体应树立合理的职业心理预期,正确的职业流动观,国家也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几乎未被纳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之内。在一些人看来,促进城镇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已经很难,哪里还顾得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现实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统筹考虑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就业大计,已经不可回避。民  相似文献   

7.
创新独立学院文科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对提高独立学院整体就业率、促进各专业健康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文科毕业生相关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实增强文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尚未完全消除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和我国逐步深入改革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我国青年就业矛盾近年日益凸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各成员国青年失业率在逐步攀升,世界各国也给与了毕业青年就业难及失业青年再就业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与中国同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的新西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青年就业,降低其青年失业率.本文通过分析新西兰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解决我国失业青年就业问题的建议,对我国处理该矛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萨 《中国劳动》2004,(1):15-18
2003年第1季度,我国经济增长达到了9.9%;第2季度尽管受到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经济增长仍然达到了7.6%;第3季度又重新上升为9.1%。前三个季度总的经济增长为8.5%。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在持续和稳定的高速增长中,经过从1998年到2001年的小幅减速后,又重新出现了明显的加速,这  相似文献   

10.
青年就业:我国就业战略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曾湘泉 《中国劳动》2005,(10):12-14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增值潜力的人力资源.青年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就业研究中都普遍将青年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以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失业问题,尤其是解决青年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大力促进我国青年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堂 《中国劳动》2005,(10):18-20
据国际劳工组织《2004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指出,2003年全球青年失业率为14.4%,绝对失业人数达8800万。尽管15~24岁的青年人口仅占全球工作年龄人口的25%,但却占全球1.86亿失业人口的47%。在过去10年中,全球青年失业总数增加了26.8%。面对青年就业形势的巨大挑战,各国政府都极为重视解决青年的失业问题,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促进青年就业的措施。认真研究和借鉴这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于解决我国的青年就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促进青年就业的主要措施注重青年就业立法为了增加青年的就业机会,不少国家都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青年高失业率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欧盟五国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以来,基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护弱势群体就业、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等综合目的,高度重视和努力探索解决青年就业的有效途径。欧盟五国主要通过采取积极调整就业布局,推进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就业法规与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社会资源整合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青年就业问题。欧盟五国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上的相关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3.
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主要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对农民进城就业、农民变市民准备不足.社会管理沿袭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以户籍定身份和权利不同等,农民工的就业、经济、社会权利受到严重损害.进入新世纪,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原则,大幅度调整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服务政策,引导社会管理发生重大转变.但是,改革进展不平衡,城乡二元体制对管理仍然影响较大.农民工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其边缘化的社会地位、权益受损害的状况形成反差,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平 《中国劳动》2007,(8):9-12
除了非正规就业,我国还使用灵活就业这个概念。目前,学术界一般使用非正规就业概念,而官方主要使用灵活就业概念,这主要是考虑非正规就业带有一定的贬意,考虑到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观念和心理上的接受程度,因此一般用灵活就业代替非正规就业使用(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5)。  相似文献   

15.
女性因生育所引起的就业歧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动因在于男女用工成本和风险差异过大,雇主承担员工主要生育成本缺少逻辑自足,用工主体存在多元化和差异化。《生育保险法》的问题在于国家责任立法理念缺失,缩减男女用工成本差异不够,缺少对雇主利益的周延性保护,生育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私法化。只有基于国家责任理念,将促进公平就业作为重要立法宗旨,以激励性机制、替代性选择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作为改革的关键点和重点,设立先行支付和代位追偿制度,才能有效解决女性生育所致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灵活就业,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在2002年撰写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中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在劳动时间、收人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  相似文献   

17.
从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关系看其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美遐 《中国劳动》2005,(12):22-23
近年来,我国的非正规就业以其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而且已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非正规就业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都十分深刻。本文拟从劳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我国非正规就业领域中的社会保障问题。造成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适用于正规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用非正规就业人员,而这又是由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特点所决定的我国目前的非正规就业,从人员构成看,主要包括农民工、城镇中的下岗和失业人员、个体从业人员、离退休再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关于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数量,国内比较权威的政府研究机构估算为1亿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