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70年代末期开始的行政改革几乎是一个全球现象,它最初起源于发达国家,后来逐步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特征是强化市场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弱化政府的经济社会职能。市场规则被广泛地引入到公职部门的组织与管理中。纵观过去20年公职部门改革的过程,可以看出改革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据情况和需要而进行的渐进式改革,另一种是“马来西矿”式的根本性结构调整。但不论采取哪种模式,各国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益和生产率。1、合理化为了使行政机构设置合理化,许多国家不仅关心公职人员的总量,而且关心部委…  相似文献   

2.
志愿者一览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是危机的频发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改革进入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时期,利益和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  相似文献   

3.
华裔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成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有六位华裔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获1957年物理学奖)、丁肇中(获1976年物理学奖)、李远哲(获1986年化学奖)、朱棣文(获1997年物理学奖)、崔琦(获1998年物理学奖)。这些华裔科学家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认真思考他们的成功因素,对我国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性是保障生存的前提,世界性是生存继续有序发展的条件.只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补充、相互联系,民族的存在才有望走向世界,世界的发展才有望带动民族的自身特色.摆正这两者的关系对于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美华人在科技领域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早期移民的华人专业技术人员在北美,尤其是硅谷的高科技行业大多已是技术骨干.他们的智力资源已成为美国近年经济繁荣的动力之一. 随着美国经济对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重,每年从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地区会有近20万的国际技术雇员进入北美的公司.在这些人中,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华人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他们是美国急需的专业人才,大多数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获得绿卡,并最终在北美定居.现在的新技术移民已不满足为人打工的状况,很多人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能够自己创业,实现真正的美国梦.随着风险投资机制的完善,技术创业的环境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华人可以有机会依靠自己的智慧将理想变成现实.据统计,硅谷的新创公司中就有30%左右掌握在华人手中.  相似文献   

6.
在包罗万象的internet网络资源中,有一种资源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那就是“网上人才信息资源”。对于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里每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在internet网上发布信息,推销自己。而对于我们每一个用人单位来说,...  相似文献   

7.
《人才开发》2005,(3):62-63
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智囊机构)最近对41个国家和地区15岁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了一次调查。该调查为三年一度,并发表了名为“国际学生学习成绩比较评估”的报告,长达400页。其测评极其严格.因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9.
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抢滩巨大的中国市场,这为有志于到世界名企就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加盟跨国公司已成为职场热点。那么,只有了解世界知名企业的面试关,才能顺利进入跨国公司的门槛。  相似文献   

10.
“原来石头会说话!”这里人迹罕见,只有山风猎猎,吹得遍地茅草刷刷作响。崚赠的岩石一条条一块块凸露在地面上,冷漠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它们的年纪至少得以百万年来计算,经历过的变迁不知有多少。地球妈妈年轻的时候活泼好动,时常架起锅来又烧又煮,又蒸又熬,那时的岩浆稀汤似的到处流淌。如今地球步入中年,尽管  相似文献   

11.
张锡福 《现代人才》2001,(1):63-64,F003-F004
经国家外专局和省政府批准,由省人事厅组织省、市、县人事处、局负责人参加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创造性人才”培训班,于2000年10月17日赴德国培训考察。全团19人,在德21天,听取了德国联邦政府内政部、北威州政府内政部从事人事管理工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选择什么学科要教授学生懂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增强历史的“通贯感”,在纵横捭阖间把准历史的脉动,方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