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1年,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共计1063亿美元,年均增长44%。普华永道披露的《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回顾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或扩大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给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带来了一些机遇,上市公司的资金似乎越来越充裕,资本已经不是发展的瓶颈,这也激发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机。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越来越活跃,本文将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危机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的外延式成长路径。跨国并购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并购。跨国并购是世界上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每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是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和外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似,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嫚丽  张慧如  刘朔 《管理学报》2017,(8):1134-1142
基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事件的二手数据,探讨并购经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股权比例决策的影响,并研究文化距离与研发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决策经验,并购经验具有情境边界,跨国并购经验对跨国并购股权比例负相关,母国并购经验对跨国并购股权比例决策并无显著影响;文化距离越大,使得具有同样跨国并购经验的企业选择的跨国并购股权比例越低;主并企业母国研发能力对跨国并购经验与跨国并购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在母国并购经验高的企业中,研发能力低组比能力高组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较高的股权比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跨国并购的案例日益增多,并购金额也有所增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2002年,中国企业并购海外资产的规模庞大。针对这一新情况,本文从国际投资阶段理论入手,基于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的分析,认为中国企业会展开一次新的跨国并购浪潮。  相似文献   

6.
谢祖墀 《经理人》2010,(2):64-64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并购来实施自己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并购来实施自己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陈华庚 《经营管理者》2009,(23):109-109
近年来,中国企业较大规模的跨国并购频频发生,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障碍,不但影响了并购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还有可能对企业的原有根基造成动摇乃至威胁。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和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本文对TCL、联想集团并购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海外并购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跨国并购已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流方式,但随着跨国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的领域越来越广,其运作风险也会越来越大。本文从财务角度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以及利率和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0.
跨国并购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大量研究表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还不高,并购效果有待提高。吉利并购沃尔沃是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并购双方情况、并购的动因和并购整合的过程做了简介。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绩效做了分析,包括吉利并购前后的股票变化分析和财务绩效分析,针对吉利并购沃尔沃如何保持长期绩效、克服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企业也逐断走出国门,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关法律法规仍需不断完善.对此,本文结合中国跨国并购实践时我国跨国并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经之路;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企业在实行国际化投资与经营的过程中,来自政府层面的政策的支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海外并购的多少与成败。本文针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国际投资制度变化情况和发达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国际经验,旨在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政府政策的支持性措施提出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的宏观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迅速状大起来。本文分析了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特点,以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跨国并购在我国早已初见端倪.世界著名胶片生产商美国柯达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时,为了对付当时已有48%市场份额的富士,就是通过并购中国胶片企业而迅速发展壮大,历经4年最终实现了全行业跨国并购;法国达能公司也是通过收购中国最大的桶装水生产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的股份和另外两家饮用水厂商娃哈哈、乐百氏而一跃成为中国饮用水市场的巨头.上海产权交易所2000年登记的外资并购金额已达19.66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29倍多.跨国并购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5.
吉利并购沃尔沃为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个缩影,本文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事件为例,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和现状,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谢洪明  章俨  刘洋  程聪 《管理世界》2019,35(5):161-178
新兴经济体企业如何从连续跨国并购中获益?基于均胜集团的纵向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新兴经济体企业连续跨国并购的过程演进模型,研究发现:缺乏资源的新兴经济体企业在连续跨国并购过程中会经历"双向资源结构化—纵向资源结构化—横向+纵向资源结构化循环"的演化过程;新兴经济体企业连续跨国并购过程中随着资源的积累,重组策略逐渐从稳定式重组过渡到丰富化重组最后转变为开拓式重组;新兴经济体企业连续跨国并购创造价值的方式主要依托于环境撬动、业务撬动和平台撬动3种资源撬动方式。这些发现突破了把每次跨国并购作为独立事件这一隐含假设进而贡献于跨国并购的文献,同时识别出了新兴经济体企业从连续跨国并购中创造价值的3种资源撬动方式,进而深化了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的文献,最后对中国企业连续跨国并购亦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诸强新  赵民 《经理人》2005,(10):22-23
捷径 并购使中国企业快速拥有国际公司 的品牌、市场、销售渠道、技术、 人才等宝贵资源 TCL与阿尔卡特“分手”还没多久, 海尔竞购美泰,中海油高价竞购尤 尼科等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消息 又不绝于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 业国际化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企业要 想赶上飞跑的经济列车,跨国并购无疑是 最佳捷径。因为现代企业的竞争是速度与  相似文献   

18.
吴漩 《管理与财富》2009,(11):49-5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其中,尤其是以中国的能源、服务、消费等行业的强势企业为主。它们开始不断地主动出击,频繁地运用跨国并购来进行海外扩张。那么,跨国并购能否真正的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这个议题已经开始引起了当今商界和学术界强烈关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结合应用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这三种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实际绩效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企业海外并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金融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并购中的经验教训,认为中国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海外并购应持谨慎态度,中国金融企业最重要的是把国内的业务做好,确保金融业稳定。  相似文献   

20.
对“联想”企业并购事件的联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国际企业并购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联想-IBM”并购案例所带出的一些问题及思考,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