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静脉病变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6例非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双下肢血管检查,同时测定了血压、血脂、CRP。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血压、血脂、动脉硬化程度及动脉内径等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明显快于对照组,静脉流速峰值则较对照组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尚未引起内径明显改变时,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血管狭窄;并同时存在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相似文献
2.
韩荣萍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5):46-47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丁咯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病变(PAD)早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2型糖尿病并PAD早期(无伴下肢溃疡发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西洛他唑联合丁咯地尔。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主观症状及体征、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脉搏波传播速度(PWV)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BI、PWV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PAD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丁咯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并PAD早期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9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见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吸烟、肥胖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调查。结果 9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确诊为PAD患者31例(老年PAD组),患病率31.31%,未发生PAD患者68例(对照组)。老年PAD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吸烟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前者的空腹血糖、2hPG、TG、HbA1c、LDL-C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吸烟以及血糖、血脂控制差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美国GE-VIVID7、PHILIP-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52例糖尿病患者与32例对照组患者下肢血管形态、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彩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血脂、血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学与下肢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256例老年糖尿病与老年非糖尿病患者均空腹测定血糖,血脂和血流变学及彩超下肢动脉检查。结果①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TC,TG,VLDL,Apob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②血流变学改变,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超声显示动脉血管壁回声欠均匀,内中膜增厚,可有多支血管斑块形成及不同程度狭窄。结论脂代谢和血流变异常可能是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基础,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病变之一,下肢动脉超声检查能及早准确的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为治疗、预防和保健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斑块情况,明确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情况,以便指导治疗。方法对107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超声检查下肢动脉斑块情况,分析其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斑块形成与年龄、病程及高血压患病率有关(P0.05),而性别、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管超声,对血压及血糖早期干预并长期监测使达标,可以延缓大血管病变的进展,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糖尿病足等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不伴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认知损害表现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RP)改变特点.方法选自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华山医院患者,共有52例老年2型糖尿病和50例老年非糖尿病对照组进行检测,主要通过神经心理学方法,并结合ERP-P300的神经电生理学结果进行客观的比较.老年糖尿病组患者平均年龄(76.71±5.7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77.70±6.73)岁.结果在两组的血压和血脂均具有可比性的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即刻记忆、注意和计算能力、语言理解的分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DS、AVMT第一、第二、第三次回忆和延迟记忆的测定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糖尿病组有认知功能的受损,主要表现在注意、学习和记忆方面.糖尿病组ERP的P300波峰潜伏期(P300PL)平均为(354.84±41.94)ms,对照组为(340.98±23.34)m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P300PL延迟程度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P300PL延迟程度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也密切相关,病程长、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P300PL延迟更明显.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其ERP-P300波潜伏期有明显延长,延长程度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客观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薇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64-65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常见患病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T2DN患者95例,入选对象接受了“T2DN常见患病危险因素调查表”调查,并与128例同期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未发生老年T2DN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相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 老年T2DN组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肥胖、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病和负性情绪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年龄偏大、患病时间长、肥胖、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病和拥有负性情绪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T2DN,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59例(45%)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等,46例(35%)治疗依从性差,主要因素是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56%)、经济状况差(46%)、医务人员宣教不够(42%)、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35%)等.结论 加强糖尿病教育、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重视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功能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8年至2009年本溪市中心城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的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常住本溪市中心城区的22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问卷调查,采集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病率为28.34%。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上升(P〈0.05)。吸烟、BMI≥24kg/m2、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伴有视网膜病变(DR)、周围神经病变(DPN)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CHD的患病率高于非上述情况者(P〈0.05)。结论增龄、病程增长、吸烟、BMI≥24kg/m2、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合并DR、DPN是糖尿病合并CHD的危险因素。因此,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同时戒烟、减轻体重、低嘌呤饮食,积极治疗DR、DPN对预防CHD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晓琰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45-4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与血清睾酮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12例老年男性,分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测定两组体重指数(BMI)、血压(SBP、DBP)、血糖(FBG、P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胰岛素(FINS、PINS)、血清睾酮(T)、雌二醇(E2)。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老年男性糖尿病组的FBG、PBG、FINS、PINS、TG、E2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T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DL-C、FINS、PINS与T相关。结论TG、HDL-C、FINS、PINS与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的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两地区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现状,探明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完善有关对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90.6%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确诊年限?随访次数?疾病知识知晓程序等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9%的患者非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好,但在体育锻炼?戒烟限酒方面仍需加强?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宣教,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意识,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王凤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8-39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大、慢性并发症多、不适合大强度运动的特点,观察长期适度的、规律的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非运动组进行对比,观察运动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并与未进行有氧运动治疗的53例患者对照比较。结果 40周后运动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而非运动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长期规律的、适度的有氧运动,能明显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因此,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规律的、适度的有氧运动与长期的药物治疗有等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对骨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94例老年患者骨密度(BMD),以低于峰值BMD 2.0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标准,比较T2DM(T2DM组)、非T2DM(对照组)及6年以上T2DM(T2DM6年以上组)OP的检出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1)T2DM组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T2DM 6年以上组OP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病程的延长BMD值减低;糖尿病患者中女性是男性7倍;体重指数(BMI)是BMD的保护因素.结论 T2DM病程越长对BMD的影响越大;T2DM患者的高体重对BMD有保护作用;老年T2DM患者的骨量流失多在数年前已经发生,应注意早期预防和治疗O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Type2DM)有关的危险因素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横断面调查北京市城乡4个社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354人,按照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Type2DM和糖耐量低减(IGT)。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一般特点和危险因素的分布采用χ2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186例完整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231人,糖耐量低减者268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2型糖尿病家族史、腰围和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独立相关。结论除遗传和年龄因素外,腹部肥胖和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控制腹部肥胖和血压,对预防和减少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期诺和锐30强化治疗对老年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日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0,3,4,5,8,10,120分钟血糖、胰岛素、C肽,计算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AU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HOMA-β指数。结果患者治疗后血清胰岛素及C肽第一时相分泌明显增加,HOMA-β指数明显升高,HOMA-IR指数下降。结论短期每日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达美康缓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达美康缓释片(30~60)mg/日,一次服用.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体质指数等指标,疗程8周。结果经达美康缓释片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而餐后30分钟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中无严重低血糖反应。结论达美康缓释片能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能增加早期时相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与单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1 92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个体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 277例,分为冠心病无糖尿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同时确诊非冠心病个体64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资料?结果:3组总体比较,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脂蛋白a?高血压?本次入院发病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吸烟?每天吸烟量?饮酒及工作活动强度和平时锻炼频率在3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冠心病无糖尿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相比,BMI?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和每天吸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男性?年龄> 60岁?高血压?吸烟等因素可增加单纯冠心病发病风险,同时年龄> 60岁?BMI≥24?高水平总胆固醇和吸烟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与单纯冠心病组相比,女性?BMI≥24?高水平甘油三酯可增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风险?结论:女性?BMI≥24?血脂水平异常和冠脉多支病变等因素可增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应开展针对性的人群预防,加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对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