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中在归纳久治话声韵母音位系统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藏语声韵母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了语音演变的方式.作者认为,从纵向的历时比较,即从藏文文字的结构及各类相关的历史文献,以及横向的空间比较,即从方言的差异理出时空的对应规律,分清演变的条件和时间上的发展线索,这应该是研究藏语语音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贺州本地话“古端母浊化”、“古精清母塞化”、“古从心邪母合流读[θ]或[f]”等若干特殊语音现象的语源及其历史演变的探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贺州本地话语音系统在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较深的古百越语语音影响的烙印。这些特殊的语音现象是长期、频繁的语言接触过程中语言渗透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藏语复杂声母系统及复杂演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属语言或方言之间虽然有相当严整的语音对应关系,但实际读音的差别之大往往又超乎可能的音变设想。所以我们经常很难解释共时平面上语言或方言的差异现象。语言研究中曾探索过各种音变模型,如同化、异化、换位等等,然而这些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解释行为复杂的历史音变现象。从汉藏语言来看,包括汉语在内的各种语言的原始形式都呈复杂的声韵结构形式。例如藏缅语的藏语安多方言、道孚语、嘉戎语的声母可能由二合、三合乃至四合辅音构成,这样复杂的形式其历史演变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4.
"禁"是黎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现象.黎族"禁"习惯法主要包括"查禁"和"除禁"两个方面."禁" 习惯法的演变经历:产生、兴盛、衰落、消亡四个阶段.这一演变过程与黎族社会历史类型的转变相对应,是内外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山西隰县方言语音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在变化中经历了不同阶段,山西隰县方言属于黄河流域形成的古老方言,不管是其中的形成历史还是语言语音,在中华文明历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及代表性。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这也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此,首先,确定山西隰县方言特点,其次,分析隰县方言发展历程,最后,研究方言在语音方面产生的变化,实现对山西隰县方言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始终处于运动变化状态,属于语言三之一的语音亦如此.语音的不断运动发展,形成了语音丰富多彩的特性,青海方言中仅"我"字的读音就达[nau]、[v(e)]、[η(e)]、[na]四种之多.溯其源,生成原因有三一是古音的沉淀,二是特殊环境的影响,三是其他语音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藏语在构词和构形中都有一些表示语法意义的轻读成分,如构词的词缀和表示语法意义的助词,可以统称为附缀语素。甘孜话这些附缀语素都会与前面的词根或词发生语音的减缩变化,形成大量真性复元音和新的形态变化方式,出现复杂的历时和共时的语音和语法变化。这种减缩变化调整了语音和语法的格局,是甘孜话语音和语法演变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方式和特征,也是藏语康方言中比较少见的现象,研究这种涉及语音和语法两方面的重要现象,无论对藏语或藏缅语言语音、语法的共时和历时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嘉绒地区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核心区之一,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带。其语言在语音结构、词汇关系和形态变化等方面独具特色,有很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本文概述了这个地区语言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研究历史、主要特点和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认为,语言和方言、同源词和借词的划分标准、描写语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等问题是导致系属分歧的主要原因,提出这个地区或许没有这么多语言,但与藏语其他方言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凤凰汉语方言夹杂个别土家语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一些土家族语言研究的专著和《凤凰县志》中都有相关记载和论述.文章主要考察凤凰汉语方言词汇系统中土家族语词借入的情况,分别从"全借""半借""变换语音"三个角度来分析土家语借进凤凰方言的方式及特点,讨论其借入后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论越南语中的汉越音与汉语平话方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语中的汉越音并非借自长安音,而是借自平话方言。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汉越音与长安音相差甚远;2.平话曾是广西很有影响的汉语方言;3.在广西的汉语方言中,只有平话方言的历史比较久远。4.平话方言与越南语的分布区域十分接近。5.现代平话方言中,不难找到与汉越音相同或相似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20.
才让 《中国藏学》2020,(1):119-129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