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Burke的“五位一体分析法”为分析工具,辅助其“术语屏”和“认同理论”等概念对《华盛顿邮报》有关7.23甬温动车事故的新闻报道进行戏剧主义修辞解读。文章在发掘了该新闻报道背后所隐藏的修辞动机,并认为,该新闻报道存在虚假的信息甚至扭曲事实。  相似文献   

2.
工程本质上是社会试验,风险性是工程的本质属性。工程风险观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然而,理论分析和实践均表明,工程师只能承担有限的伦理责任。认清这一点,能促使工程师积极地承担自身的伦理责任,有效减小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活动中,不同于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职业经理人的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职业经理人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决策程序的道德合理性问题;对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的问题;对上级和下级负责的问题。职业经理人在履行伦理责任时,会因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造成伦理责任的缺失。文章针对上述缺失,提出相应的规避伦理责任缺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杜绝各类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需结合其毕业后的职业角色和工程实践活动特点,以道德哲学的致思方式寻求其学术责任养成路径:引导他们客观认识技术的负面作用和工程风险,建立起以“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为宗旨的现代工程伦理意识;驱策他们把施行负责任的工作这一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自觉的伦理行为模式,主动遵行学术道德、履行职业承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启发他们正确认识在科研工作和工程活动中形成的多种伦理关系及相应的道德责任,并以向善的道德努力践行这些道德责任,实现践履学术责任、职业责任与工程伦理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6.
家庭养老一直是老年学和社会学的热门话题。但是过去关于养老的研究忽视了家庭养老机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的代际关系与西方代际关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仅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是无法理解中国的家庭养老的。因为在中国,绝对不能忽视文化和伦理的因素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本文以老年人在代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责任伦理"为分析视角,以1999年9月的"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北京市城区家庭养老的现状所做的定量分析为基础,认为家庭养老的现实可行性是建立在老年人对下一代的"责任伦理"(老年人对子女不计回报的付出,在家庭养老的三个方面———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尽量自立,始终想的是减轻子女的负担)的基础上的。家庭养老并不意味着子女给予老年人对等的"反哺",事实上老年人的付出总是远远大于子女的回报,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真正需要子女给予帮助和赡养的年龄已大大推迟。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丰富伦理文化内涵的社会文化现象。家庭伦理作为家族企业中非经济的文化因素,对企业责任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通过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对家族企业责任影响的分析及对潮汕地区家族企业伦理的个案剖析,更能探究家族企业责任失范的伦理致因,从而寻找出克服责任失范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使用的一组重要概念。将其分别置换为学校政治教育的目的,比较两种教育目的之利弊,最终论证当政治教育以"责任伦理"作为目的时,能够规避当今社会多元化信念的冲突风险,使学校政治教育遵循人类伦理的逻辑,满足人类社会整体和每个个体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日趋专业化、细致化,亟需围绕学科专业方向统筹规划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上海理工大学以“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为核心,系统化构建适用于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2.0”体系。首先,打造具备“国际化”背景,“专业化”教材与“系统化”设计的“工程伦理”精品课程。其次,利用工程专业的项目集管理PgMP和敏捷项目管理ACP的高效模式,精准构建以“工程伦理”为核心的“课程思政2.0”育人体系。通过以上两个步骤,从宏观层面保障工科类专业最终完成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跨越和更新。  相似文献   

10.
[摘要]在追寻现代化的进程中,灾害应对也成为贯彻发展主义元叙事的一个契机。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还是技术灾害,国家都有意识地通过一套日益成熟和完善的应对机制将其转译为发展主义与管理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并将其与治理合法性、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宏大叙事勾连在一起。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是,灾后应对成为维护发展与技术控制的过程,灾后重建意味着受灾地区接受迅速的资本重组和商品化干预。正视这一应对机制的去政治化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灾害应对的价值与旨归。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的提出,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已由学界的理论自觉演变为道德实践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其中"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和现代伦理的共有范畴,其道德内涵和形上哲学根基经历了从本体到主体乃至他者伦理的嬗变。从诚信范畴管窥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不仅有助于揭示不同时期中国伦理的具体范式及其转型路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奠定了范式平台。  相似文献   

12.
工程结构概率设计作为含有失败度的工程风险设计,已由以往的"二值"拓展到"多值乃至连续情形"的工程风险设计,因此更加值得工程伦理的关注。工程伦理的核心是责任伦理,风险与安全是工程结构概率设计的重要伦理关系要素,诚实与避免欺骗是工程结构概率设计的重要伦理原则。昆明城市基础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多起事故及工程结构概率设计中反映出的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警示性。为强化对工程结构概率设计的伦理审视,应当培养工程师的责任意识,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纳入伦理因素,重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建立工程伦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落实好"两个责任",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意。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必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才能为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高校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委和纪委必须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落实"两个责任"的相关制度体系,健全机构设置,强化队伍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实施有效监督,同时要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4.
考察电动自行车的设计与管理过程,可知工程活动的现场性决定了现场工程师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即工程师须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服务社会,满足特定社会需求,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为此,应赋予工程师相应的职业权力,即改革社会管理体制,让工程师参与工程决策与管理;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技术判断和决策等。同时,现场工程师不仅要有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应对工程现场的问题,更应拓展伦理视野,坚持造福社会的基本宗旨,遵循生命安全的原则,提高伦理认知与价值选择能力,以适应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奥波德在拓展道德共同体边界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伦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被延伸到“土地”生命共同体中。然而狭义上的“土地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用于海洋。为此,蕾切尔·卡逊的海洋书写,从“生命”这一基本事实重构“海洋伦理”:“海洋”不仅仅是海水,它是生命流过一个由海水、植物、动物等多个生物所组成的“生命之网”的源泉。“生态系统健康”成为新的伦理愿景,人类的一切经济行为都以维护完整的、健康的海洋“生命共同体”为导向。这展现出一种跨越伦理边界的“生态想象力”,在尊重的前提下探索海洋。“海洋伦理”的提出并不是对“土地伦理”的否定,而是一次伦理上的进步,从“土地伦理”到“海洋伦理”,两者都展现出了作为道德准则的规范伦理和内在德行追求的美德伦理,这为环境伦理的进步及具体的伦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发展伦理强调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统一原则,新区建设中,政府应在发展伦理的指导下,加强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建设,通过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现行法律的可操作性,严格执法;建立环境保护指标考核体系,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构建公民参与环境立法的体系;大力培育社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推进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7.23高铁事故的发生,引发了社会对于中国高铁发展的讨论与质疑。文章主要从高速铁路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出发,探讨了日本、法国、德国发展高速铁路的伦理经验,进而在对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速铁路未来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典童话故事的改写,随着时代的变迁体现出不同的伦理关照。本文将选取佩罗的《仙杜瑞拉》、格林兄弟的《灰姑娘》、达尔诗歌版的《仙杜瑞拉》三个文本进行分析。佩罗版面向17世纪贵族沙龙里的名媛淑女,告诫她们要与人为善,以德报怨。格林兄弟版以19世纪中产阶级的儿童为目标读者,满足对于他们道德教化的需要。达尔版从女性主义的伦理观出发,颠覆长期以来灰姑娘系列里对仙杜瑞拉刻板的描写,表现了20世纪女性心智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已成为当代学界的共识,而一种伦理范式的真正确立最终依赖于自身规范基础的阐明与辩护。其中,“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和现代伦理的共有范畴,其内涵及其形上哲学基础经历了从本体到主体乃至他者伦理的嬗变。在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成为当代伦理学关切的核心对象时,以诚信范畴为依托,从他者视域管窥中国伦理范式的建构与转换,不仅有利于诠释传统伦理的后现代内涵,同时也为当代中国诚信体系的建构奠定了范式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解决了我国有关交通法律法规粗放的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第76条,明确了道路交通中的赔偿责任属于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是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性质来认定的,其立法精神和立法目的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