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强化党报的文化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我国报业的领军———党报,如何强化文化传播功能?一方面要坚持文化内容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讲究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技巧:强化文化传播的现实性、适应性、中介性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渐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数据、物联网、VR/AR、算法等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在新闻生产和传播领域给传媒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智媒成为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向。淮河文化有着极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重视其与新媒介的融合,为淮河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使其具有时代感,并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从传播主体、技术把关、叙事空间三个方面探索智媒时代淮河文化的传播趋向。  相似文献   

3.
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认识到校园所处地域文化——吴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搭建平台、树立品牌、交流推广等方式将吴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一起,传播阅读价值,建设书香校园,提升校园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从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地域文化概念的研究现状出发,深入探讨地域文化与主体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总结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实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了解两者的基本定义是基础。从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概念出发,就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表现与缺失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探析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现实意义,对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与传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众媒介在地域文化的交流和整合活动中,构建了新的地域文化交流观,将不同区域的文化关系放在文化意义和文化功能的互动框架中加以认识和阐释。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大众媒介的文化传播,既是文化新变的推动机制,同时其自身也成为文化新变的组成部分。媒介文化作为大众媒介传播活动的文化成果,以特有的文化力量建构地域文化新的生长因素。东北地区在地域文化的发展中,应积极发掘大众传媒区域间互动传播的文化潜力,在媒介文化的推助下,构建东北地区地域文化交流新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药文化研究思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药文化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提出五点看法以供探讨:①强化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药文化主体研究;②植根民俗文化研究;③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研究;④建立中药药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长效机制;⑤加大中药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播力度。  相似文献   

8.
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因为国家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且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具有差异性.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乡土教材是反映并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但地方与国家、爱乡与爱国的一体性决定了乡土教材中地域文化与国家意识的不可分割性.河南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其国家意识与乡土情结都很浓厚.无论是在清末或民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乡土教材都兼有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无不折射出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这些文化随着媒介环境的变迁和媒介生态的变化而出现重新构建。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传统媒体有着千差万别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出现,对新媒体时代下重庆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进行相关研究,从而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作为当代重庆人不可懈怠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对这些方面的课题研究之前,应捋清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为地域文化相关研究确定好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性的遗产项目,往往是某一地域或群体的标志性文化事象,在具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以群体传承为主的综合性传承。对它的保护也应从其特征出发,从文化整体中切分主干文化环节,确定关键传承人,并注意将保护主体文化示范引导与民众自发传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当今文化传播领域中的重要资源。文学的地域性书写是中外文学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文艺现象,自古以来,呈现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为地域文化代言和传播的作用。在这个媒介高度发达的传播时代,文学文本仍是地域文化形象建构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当代作家要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承担起凝炼和传播地域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毋庸置疑,地域文化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文化,是一种传承,有中西之分,古今之不同,地域之各异。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地域文化特性,使设计有更深的独特内涵,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文中阐述了基于传统文化条件下的地域文化,分析了其相关特点,基于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因素,探讨了地域文化条件下的室内设计延续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盲盒作为传统地域文化传播与活化的媒介,关键是要做到在盲盒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审美文化所具备的审美特征,既能很好地概括文化的核心内容,又能通过设计手段展现出来。因此,提取审美文化作为设计理念运用于时下新兴的“盲盒”形式进行设计实践,使其成为沟通传统文化与当代盲盒产品的桥梁,是进行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有益尝试。在此指导思路下,文章从自然环境、价值导向、宗族观念及徽商精神等方面挖掘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以此为源头总结徽州审美文化特征,提炼出徽州人民对天人合一、古朴淡雅、文质兼备和锦绣辉煌的审美偏好,并将其作为设计原则运用于“徽妞妞”系列盲盒设计中,为地域文化的传播与活化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本文着重于辽宁地方大学文化建设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诠释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相互促进关系,以更好地提升大学文化,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为辽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辽宁而发挥地方大学文化创新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及社会资本联动的文化研究理论解释金庸武侠小说的创意经营,它是在适应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经受不同地域读者的政治文化诉求基础上,以经济经营武侠小说,以艺术传承传统文化,在成功的文化经营中最广泛地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文化创意经营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的内容较为宽泛.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共同创造的历史.宁夏地域独特,文化多元,文化的地域特色鲜明.宁夏历代移民开发不断推进黄河农业文明发展的同时,孕育了丰厚的地方历史文化.宁夏地域文化,是地方人文精神传承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的体现.宁夏地域文化需要挖掘,需要传承,需要创新,这是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17.
受"全球化"的显著影响,地域建筑文化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传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诸多现实挑战和问题。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分析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包括古建筑保护、历史老街区保护、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新建筑的地域文化精神体现等诸多方面状况,通过对"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等方面内容的研究,提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匹配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策略,达到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和谐发展的目标,弘扬与发展本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8.
自由灵动的民歌传承与传播,从原有的口口相传和少许文本记录的状态,发展到数智化时代的今天,民歌传承的方 法、途径在不断改变。 音频、视频的保存便捷了民歌的传播与传承,文本是民歌记录的重要补充手段。 民歌的时代价值却一 直未变,并有新的拓展,体现为教育与文化传承、历史和时代创造、地域文化创造使命  相似文献   

19.
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安徽地域文化分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三个文化区域,三者在民风民俗、方言、地方戏曲和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学术文化领域,主导淮河文化的是道家思想,主导徽州文化、皖江文化的则是儒家文化。这三大文化区域的差异性与趋同性,显示出安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本文阐述了安徽传统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对其当前如何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挖掘其珍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开封等八个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区为调查研究的切入点,在大量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其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及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河南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