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92-98
美国汉学名家华兹生教授英译的《史记》是20世纪西方汉学界的重大成果.西方汉学家从文本语义考证、英译本完整性和学术性以及文本互涉关联性视角对华兹生《史记》英译文进行了批评与分析.这些分析评论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华兹生《史记》英译,促进美国汉学界对《史记》的进一步研究与译介. 相似文献
2.
吴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04-108
华兹生通过向西方英语世界介绍其英译的《史记》取得重大成就,享誉学界。本文借用勒菲弗尔"重写"理论,从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对华译《史记》进行描述性分析,说明华译《史记》是在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影响下对原文的操纵。华兹生成功地在原文诗学形态和译入语文化主流诗学间求得平衡,达到两者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3.
苏欣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4-79
华兹生是国外迄今为止翻译苏轼诗词最多的一位译者。按照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将文本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能够更准确地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抉择。华兹生的译诗选篇倾向于山水禅诗和乐观主义诗篇,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译诗的预备规范。在操作规范方面,苏轼诗歌中的节奏、叠词和对仗等形式特点被折射译入英语的自由诗体中,产生了译文杂合的现象。在初始规范方面,华兹生在源语文化规范和目的语文化规范之间寻求平衡,使得苏轼诗词在异域文化中得到再生与融合,其译作是中美文化折射与融合的结果,对当下典籍英译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廖志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32-236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典籍,其所涵盖的学科范围广泛,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早在19世纪,《墨子》就已经成为西方汉学界研究的对象之一。150多年来世界上产生了多个《墨子》英译本和众多研究其思想内容的英文文献和译本,在译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梳理和评析《墨子》英译有代表性的文献和译本,探索了《墨子》英译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相似文献
5.
蔡永贵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5):131-134
2013年最火的词,非"土豪"莫属。"土豪"一词原指旧时作恶多端的地主和恶霸,现被网友用来指称那些挥金如土、肆意炫富、缺少品位的富豪。目前,在国内外英文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出现了不同的译文。如:China’s new rich,China’s New Money,nouveau riche,China’s vulgar rich,China’s Beverly Hillbillies等。由于"土豪"一词文化内涵丰富,且词义还在不断延伸,上述各种意译译文只能部分传递"土豪"的含义。唯有音译本"tuhao"才能完全涵盖该词不断延伸的含义。由此可见,tuhao才是最佳英译。 相似文献
6.
郭旭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73-75
汉语文化负载词负载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其英译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输和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全球化语境下,英语世界化和全球文化"美国化"趋势明显,英语文化负载词在汉语语境中的传输远多于汉语文化负载词在英语语境的传输,中西文化交流极不平衡。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按照生态翻译学观点,改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生态环境和优化其翻译策略可促进汉语文化负载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在英语语境的传输,并维护汉语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在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民族身份和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黄朝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3):152-155
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是文本从主方文化去往作为他者的客方文化的跨语际旅行.以旅行理论为参照,以进入历史的方式面对翻译这一文本旅行的过程,对美国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两次《史记》英译过程展开基于历史语境的个案对比分析,有助于在历史状态中认识差异性,获得对翻译与文化语境之互动关系的更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8.
杨冬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23-127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学著作,其中记载音乐方面的史料异常丰富,因此也可以说《史记》是一部具有音乐文化意义的史书。《史记》中除了两个音乐专篇《乐书》《律书》之外,有70余篇涉及音乐,计220余处。内容涉及乐器,音乐人物及其音乐创作、表演活动,礼乐制度修订,音乐教育、音乐评论、音乐思想等方面。研究《史记》音乐文化,领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音乐的旨意,厘清《史记》音乐文化的内容概况与特征,剖析《史记》音乐史料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文化信息,全面认知《史记》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史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忠齐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3):79-83
"山寨"是2008年度热词之一,使用频率高、指称范围广。通过对"山寨"语境内涵进行分析,并对五个具代表性的"山寨"族词进行探讨和试译,提出"山寨"语义是多层面的;英译"山寨"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而不能一概用shanzhai来表达。 相似文献
10.
李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0世纪下半叶开始勃兴的"文化研究"思潮更为关注当代文化中处于权力边缘的文化与话语群体,其批判矛头直指"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则让中外翻译界更重视意识形态、诗学等因素对译本生成的影响及翻译活动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等翻译的社会属性。在翻译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身份的译者,从自身及"他者"历史文化出发,在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进行调适,确立符合其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论语》英译史及其英译发生的语境来看,《论语》英译大体上经历了从"西方中心主义"向"文化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语境转向,从归化以"求同"到异化以"存异"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称谓语是人们用来互相称呼的一种方式,由于中西方社会在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亲属关系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亲属称谓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本文就文化缺失现象对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的影响,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如何解决文化缺失下亲属称谓语的英译问题,并提出一些基本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78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作,在近现代的典籍英译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外汉学家和国内学者在《论语》英译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论语》中提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诸如仁、义、礼、知、信、君子、小人等核心概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内涵,可以称得上微言大义。不同的英文版本对于这些概念的英译既有相同的见解,又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理雅各(James Legge),威利(Arthur Waley),辜鸿铭,吴国珍4种英译本,探讨中西文化和不同译者在看待人类普遍天性上的异同以及英文互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赵均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4):117-120,125
《史记》中的“夫”有用作名词语素、实词和虚词三种用法。其中实词“夫”用作名词和指示代词;虚词“夫”用作决断词和感叹语气词。“且夫”、“今夫”、“若夫”等用作复合虚词,表示主观认定,其语法作用相当于决断词。 相似文献
14.
吕全义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11):11-13
"彘肩"之注首见于1927年胡怀琛等选注的《史记》。八十多年来,大陆与台湾的学者对该词之注解大致有5种之多。此种众说并峙的格局直接影响了对鸿门宴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因此,界定"彘肩"之确切体位并考论其文化内涵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李蕾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3-86
认知语境观下,一则成功的广告译文,不仅译语通顺,更应能成功地激活译语目标受众认知语境中的相应图式,使广告交际成功,激起受众对商品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实现商业广告的目的。本文旨在从认知语境观的视角分析和探讨汉语广告英译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颜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分析了《狼图腾》英译版中译者采用的文化翻译策略,并指出受译者的翻译目的、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能力及译文可读性的影响,该部译作的翻译策略是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同时进一步指出,随着中英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以源语为归宿的异化策略会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 相似文献
17.
陈桐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是作者几年来从事《史记》选修课教学工作的一个小结,旨在探讨如何在《史记》教学中贯彻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问题。文章从形成课程主题、选定篇目及作品分析三个方面对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佘烨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悲壮雄浑的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即将迎来公开发表和传唱120周年纪念。本文对照《国际歌》的法文原文,比较其英译词与汉译词的异同,对《国际歌》的翻译问题展开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史记》叙事中的“蝴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常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史记>中记载了很多有别于重大政治军事题材的小事,这些小事虽然并不直接与历史的主要情节发生联系,但在整个<史记>叙事中却是重要的环节.缺少这些看似微小的事件,不仅情节结构上会有缺陷,而且会极大影响历史意义的解释与表达.有相当一部分微小事件在<史记>叙事中会逐渐发展,最后演变成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就是<史记>中的"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20.
李磊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8-91
《道德经》博大精深,思想深邃,蕴含中国文化精神。《道德经》版本的多样性及其阐释的不确定性使得其"译"彩纷呈。费孝通提倡的文化自觉理念,为翻译理念的铸造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它要求译者首先要对《道德经》有"自知之明",其次要对英语世界文化环境有透彻的了解,最后就是要有文化自信。对《道德经》三次英译高潮的代表性译本的研究表明,《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旅行以基督化开始,先是发展为"文字翻译",而后步入"文字翻译"与"文学翻译"并举阶段。在这一历程中,《道德经》与西方文化由不平等对话逐渐发展为平等协商。《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飞散过程就是文化自觉翻译理念逐渐发展为译界主导理念的过程。文化自觉翻译理念有助于推动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