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4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政府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在菲律宾签署。中国承诺将在WTO允诺的开放条件下,进一步向东盟国家开放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东盟10国则将向中国开放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在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中,金融服务开放尤为引人关注。自2003年6月清迈会议以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如增加了东盟成员原有货币互换机制的资金规模:通过“10 3”范围内双边货币互换协定;建立亚洲债券基金等。这些合作对成员国解决资金短缺、防范金融危机、促进金融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次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后,越南、新加坡、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不同程度地承诺将逐步开放本国的保险、银行、证券及其他金融服务,这无疑将促进未来5~10年该区域金融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合作对中国-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目前中国-东盟各国的贸易结构的角度来看,存在贸易对象和农产品种类集中,初级产品比重高而加工品比重低的非均衡发展等问题。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开始面临"关税削减"等制度红利消耗殆尽,后续制度供给不足诱致非关税壁垒高企的合作困境。在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东盟各国在农业科研、实用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因此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技术合作是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实现合作困境突围的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部分有关贸易条款中,涵盖了易货贸易这种重要的贸易方式。在概述现代易货贸易的涵义、我国易货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在观固和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意义,以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4日,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东盟十国的领导人聚集于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务,出席一系列会议,包括第10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第10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及第二届东亚峰会.这次盛会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中国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跨过了一个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10国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之后我国与东盟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2007年双方将签署投资协议。目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我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问题也不少。笔者以江苏为视角分析了我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经贸政策与法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科研教育部门等方面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个将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描述为具有相联系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将“未来不确定性时期”这一因素引入分析之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对《服务贸易协议》实施情况的预期会影响当前服务贸易谈判的进程。双方应尽快完善各自内部服务业市场发展所须法律和制度环境,消除各种未来不确定性因素,才能达成《服务贸易协议》,促进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而满足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个将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描述为具有相联系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将“未来不确定性时期”这一因素引入分析之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对《服务贸易协议》实施情况的预期会影响当前服务贸易谈判的进程。双方应尽快完善各自内部服务业市场发展所须法律和制度环境,消除各种未来不确定性因素,才能达成《服务贸易协议》,促进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而满足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将农产品分为六大类,利用Grubel和Lloyd、Azhar和Elliot的方法,依次从规模、水平和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2004—2013年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第一,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10年来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近年来增速趋缓;第二,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很低,其中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较为明显;第三,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总体上所占份额略高,但大部分类别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为主。建议中国应缩小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逆差,强化农产品的水平差异性特征,有选择性地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服务业、服务贸易的规模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已逐步由产业间向产业内贸易模式转变。目前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点,菲律宾服务贸易在向产业内贸易过渡,东盟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则还是产业间贸易类型。而对中国-东盟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服务业的规模和贸易壁垒的高低,其次是人均GDP和FDI,货物贸易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影响最小。因此,加快中国-东盟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各国要降低国内企业的垄断经营地位;加强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引导外资流向金融、保险、通讯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度较高行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我国与东南亚各国政府间的经贸往来愈加频繁,企业间的商业合作也越来越多,这对于我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开放也给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鉴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不久,各国政府针对贸易方面所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的落实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为了稳固我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的地位,我国政府和企业宜尽早采取措施.其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加大我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以及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含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层面展开,但面临能源产品出口限制、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威胁、南海问题国际化等问题的挑战。国际法对保障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条约体系、WTO协议和CAFTA协议发挥着直接影响,ECT和NAFTA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尽管《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范围内首次创建了统一的国际投资保护规则,但其亦使该区域内的国际投资法律环境越发复杂。经比较可知,在受约束的国家行为种类、投资仲裁的可援用性,以及投资待遇等方面,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投资保护水平都因国家、因条约而异。应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投资协议》的完善,并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废止此前签订的各项双边投资协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分析了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现状,并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所产生的贸易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开放与发展本国金融业、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同时,带动中国—东盟之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对东盟投资不足的内因主要有中国对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国银行业对企业提供的境外投融资服务还远远不够等。而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欠缺也制约投资的增长:首先,东盟各国对于开放本国金融业的态度十分谨慎;其次,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自由结算制度有待完善;最后,东盟各国之间的货币金融政策协调不够。  相似文献   

15.
对农产品的国内支持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WTO《农产品协议》是规范农产品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规则之一。该协议中的国内支持规则规定了不要求各国作削减承诺的"绿箱"措施和要求各国作削减和约束承诺的"黄箱"措施,还专门规定了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国内支持的特殊差别待遇。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国内支持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农产品的国内支持是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农业支持力度严重不够、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探究WTO《农产品协议》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内支持的法律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具有相对的地缘优势,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在云南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长期处于顺差;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主要集中于与云南省与有接壤的中南半岛国家;云南省与中南半岛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云南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也体现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性;从产品结构看,云南产品出口附加值增高,工业制成品近八成;云南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占同期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比重相当1低,没有充分挥云南在中国-东盟之间的桥梁作用;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集中于昆明和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及其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兴起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周边影响为背景的.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范围、措施、时间表,它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计了基本架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将面临来自区域内外的一系列挑战,但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机遇远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断开展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还存在着东盟各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和发展不均衡;合作主体地域性、合作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渠道不畅;合作的协议约定略显粗泛等问题,应通过制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东盟各国的职业教育情况制定不同的合作方式、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建立畅通的协调机制、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等途径,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现有的约束机制包括WTO、CAFTA、GMS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签署的双边协定,主要的约束义务是贸易自由化和非歧视,但面临强约束性专门合作机制缺失、能源产品的出口限制行为突出、能源服务准入障碍严重等现实问题.应当借鉴WTO“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的相关经验,采取下列措施完善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构建强约束力的专门合作机制,约束能源产品的出口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严控例外条款(尤其是环保例外条款)的使用,单列并扩大能源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之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保持了高速地增长。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让双边的经济相互作用变得更加明显。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不减反增,而且增速较高。反映了其经济关系的密切,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双边经济关系受外部冲击较小。因此,在贸易视角下来研究中国与东盟经济周期同步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更容易受到来自东盟贸易方面的影响,而东盟的经济则保持相对的独立。中国应设立专门服务机构以及差别化对待东盟国家以谋求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