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问题、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威胁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当今的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进行了深层的哲学思考,揭露了当今社会生态危机严重性和根源,并对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出路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可行性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2.
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对立,经由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导致了自身危机的沉积乃至爆发。生存危机已成为缔结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道路上的关键命题,生态危机向生存危机转化的过程日益清晰,催生生态危机的制度缺陷已经显现在解决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方案之中。这就需要破解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并进行生存危机的哲学反思,进而把握生存危机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与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3.
“三阶段论”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侧重从人的能力发展的角度所提出的三种社会形态和个体发展的三个阶段。生态危机与个体发展的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人的需要有着必然的联系。人类片面追求享受需要必然导致生态危机,人类主体能动性的异化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而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穆艳杰 《兰州学刊》2003,2(6):58-61
环境污染、资源锐减、生态危机 ,是 2 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 ,而且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人们怀着焦急的心情在极力探寻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 ,但在以往探索中却陷入了迷途和误区。本文从别样的视角提出 ,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失衡 ,要消解生态危机必须首先解决心态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中心主义历史演进的梳理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虽然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引导下 ,人类获得了改造自然的巨大成就 ,但是 ,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只有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立场 ,把人类利益置于生态整体利益之中 ,才能最终克服生态危机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困境与出路:由消费主义到生态消费之必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蔓延全球的消费主义日益显现出两大危害:自然资源加速消耗,人类渐失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精神需求弱化,并引发精神危机.资本的逻辑扩张是消费主义蔓延进而诱发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价值观原因;技术理性功能边界的恶性膨胀是生态危机的世界观基础.要实现消费范式的生态学转向,必须对技术观和道德观进行生态化建构:建立生态消费的社会机制;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加快,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为核心的生态危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要关注这一当今的焦点问题。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了当下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生长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生态危机问题,它对生态危机的原因及走出危机的路径作出不同于以往生态主义的独特分析,认为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因此,走出生态危机的路径就是构建生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危机是影响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有认识论根源、宗教根源、精神根源、科技根源和制度根源.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视界认识生态危机,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引起生态危机的根源,只有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生态危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严重的对立和冲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生态危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营造和谐生态文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戴维·佩珀反对西方生态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同生态学对立起来的做法,系统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生态意蕴,并以此为基础,批判西方生态主义的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生态危机论以及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论述,提出生态运动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一个有益于人类和生态共同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戴维·佩珀推进和深化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质底差异乃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这具体表现为:第一,在生态危机的成因上,"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正是建立在现代主体性哲学基础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人类和自然之间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据此,它要求解构人的主体性.而"生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主体性地位,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在生态危机的本质界定上,"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正是现代的理性主义导致了生态伦理异化,诞生了反生态的科学技术,这是生态危机的本质,据此,它对科技发展取敌视态度.而"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的生存模式.因此,人类不应反对科技进步,只应批判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理性运用及其造成的异化生存模式.第三,在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上,"生态中心主义"反对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模式,要求根据"生物圈平等主义"来使人类回到前现代的服从自然的生活模式.而"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以克服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发展生产力和增长经济,只是这种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必须是一个理性的、为了每个人的平等利益的有计划发展.因而,它将是有利于生态的."①依据以上学理,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所需吸收的主要文化素养应是"生态社会主义",而非"生态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以及生存方式中过度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滥用,以及过度消费所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生态政治哲学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态政治思潮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理论无知,力图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和生态方面构建全新的社会制度即生态社会主义.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背景下,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我们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胡顺 《理论界》2020,(3):48-54
关于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在这场争论中,却鲜有来自精神分析的视角。齐泽克精神分析哲学理论中的"现实"与"真实"概念,为重新解读"生态危机"及其根源提供了"另类的"理论工具,这一重新解读内含两种截然相反的脉络。精神分析的洞见在于将生态危机从"现实"之维提升至"真实"之维,拒斥生态危机的符号化解读,揭示生态危机的创伤性内核,以及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逃避心理,属于一种激进式"深度生态哲学"的理论探索。精神分析的贡献在于警示人类面对生态危机时不能过度沉浸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话语符号幻象之中,与生态危机共存是人类未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曲彦 《理论界》2013,(2):87-88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环,生态危机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从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来看,危机的产生根源于整个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其中社会道德与制度机制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公共参与和扩大道德准则,并在制度机制上寻求创新才能最终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和蔓延。所以,抛弃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基于这一点,韩国儒学史上的"人物性同异论"给我们带来了有用的启示。虽然同论派和异论派在如何认识人与物的本然之性上有本质分歧,但两派都承认物这一非人类存在也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性,这就赋予了物"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从科技伦理角度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 ,但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科技伦理角度出发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日益凸显的失衡 ,生态危机的产生和人的自然性的消退是其主要表现 ;科技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征服自然的不合理的价值观、利益的竞争以及现代过度消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则是造成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 ,必须建立科技伦理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17.
论需要合理性的生态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城市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资本主义私有经济条件造成的劳动异化、消费异化、需要异化及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导致生态危机和城市灾害的原因。在这一系列异化中,人的需要异化最具有普遍性特征,是造成生态危机和城市灾害产生的最主要根源。要克服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培养完善的生态意识,转变现代科学技术观念,摈弃现有的人类中心主义代之以生物中心主义,构建生态社会模式并走"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为需要的合理性找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消费理论的伦理学基础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和消费观,作出了可持续消费的明智选择。可持续消费理论体现了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公正和适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荒原》中自然生态危机的表现以及《荒原》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危机,随后通过对诗歌中各种代表性人物的分析,指出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才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最后提出解决精神生态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找到宗教信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最终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20.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疯狂掠夺自然、攫取财富,肆无忌惮地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引起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潜伏性和全球性等主要特征,价值异化、技术异化、制度异化、消费异化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使人们开始深刻反思工业革命,积极进行生态危机的治理。生态危机的治理需要进行全面、整体、系统的顶层设计,绿色观念是生态危机治理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生态危机治理的支撑,制度建设是生态危机治理的保障,法律法规是生态危机治理的硬约束,文化塑造是生态危机治理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