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特色城市的建设需要特色的城市丈化资本,对城市丈化资本进行加工,创造出特有的文化标识,建立完整的特色分区视觉系统.从城市文化资本谈起,提出由特色城市文化提炼独特城市标识的概念,再将提炼出的文化标识运用于城市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从文化内涵和视觉形象全方位彻底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对城市标识系统中的标志设计以及城市文化传承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太原市标识系统现状,提出了完善太原市城市标识系统的必要性,指出城市标识系统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更能促进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两学科的边缘交叉与融合,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城市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长安是中国的文化标识这一命题,对建都长安的西周、秦、西汉、隋与唐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对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西周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和汉唐长安城等大量考古遗存与史料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华之礼得周公而制,中国之政得秦皇而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定,中国之盛得唐宗而成,不断进行的制度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分析认为,长安地区是炎黄故里、儒释道圣地,是汉语、汉字起源之处,汉赋、唐诗繁盛之地,创立和繁荣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分析结果表明:长安是丝绸之路新起点、光复伟业最高地,新时代、新长安必将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衡阳市导向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交通导向识别系统、旅游休闲景区导向识别系统、商业导向标识系统三个方面对衡阳市导向识别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提升衡阳城市品质,凸显城市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建设世界文化大都市,已经成为近年来西安文化建设中引人关注的议题;在中国佛教史上,西安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直是中国佛教研习和弘传的中心;西安市区佛教寺院众多,不仅是都市佛教文化建设的重镇,而且在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中产生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如何发挥这些寺院在都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形成佛教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互动关系,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标识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可识别性、城市标识系统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如何通过一个体系化,程序化的模式建立城市的标识体系成为本文研究的要问题。笔者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建立了城市标识体系,并对标识体系下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评估,而后以可视化的原则建立空间模型,将城市不同区域的特征分别进行排序,以展示各区的个性形象和特色,最后以西安市为例,验证了本体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旅游标识系统是景区环境和景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实用功能,并直接影响着景区的形象与经营.但当前景区旅游标识系统却存在标识系统不完整、英文标识不规范、标识内容设计不科学以及标识牌设置不当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对景区旅游标识系统进行前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介绍了西安足以自豪和值得挖掘的丰厚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古籍出版界为开掘这些文化资源所取得的成绩和应继续努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西安是我国连接丝绸之路重要的古都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西安地铁的文化建设在整体城市形象展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介西安在地铁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历程及现有的文化特色,分析其存在的不足.结合西安特有的文化,从地铁文化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及物质层面四个维度提出改善建议,以促进西安地铁文化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庸》思想体系的逻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以“诚”作为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并将“诚”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由此推演出了一整套完整的伦理政治理论。同时,以一个“内通于性,上通于命”的“中”字作为沟通个体内在心性和外在道德实践的桥梁,通过个体的内心不断的“诚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中”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这一过程使《中庸》在其思想体系的逻辑架构上,较之先秦其他儒学文本而自成一体,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12.
朱熹思想体系的建构与<中庸>密切相关,其中就涉及朱熹解释<中庸>的方法论.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活动以朱熹为解释者,以<中庸>作为历史文献和解释对象,把朱熹与<中庸>联系起来的就是解释方法.这个解释方法不仅包括语言解释、心理解释的研究方法,还包括"理在<经>文内"的研究思路.朱熹<中庸>解释方法具有历史性,这与<中庸>本身特点以及朱熹师承渊源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与中庸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之道其实就是运用辨证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矛盾、处理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编辑工作也同样需要辨证的思维方式,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如审稿、评价、编辑、校对以及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沟通等都是充满矛盾的过程,编审人员尤其需要培养辨证思维,运用中庸之道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编辑人员应采取不偏不倚的辨证态度和方法处理审稿环节、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去进行编校工作,提高出版质量;采纳中庸之道有利于编校人员的身心健康,利用中庸之道有利于促进读者、作者、编者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4.
中庸思想如今对我们仍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现代财务管理目标、财务分析比率、资产与筹资组合以及长期投资分析等财务管理的主要领域内,处理问题的原则、方法都体现着中庸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朱熹的研究不仅集理学之大成,而且还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后者,学界较少有系统的评析。文章通过对朱熹理学体系之核心范畴——“格致”的内涵和价值进行重新厘定,揭示出科学理性精神与道德实践精神都是朱熹理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蔼理斯对周作人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精神,他能以深厚的思想和宽广的眼光来统驭科学,以致能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相通。  相似文献   

17.
《中庸》中治学思想对当代学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治学思想为主线,结合近现代学者对治学态度与方法的诠释与发展,提出其给当代学人的治学启示主要有:(1)博学、审问、慎思是培养当代学人严谨的治学态度的有力借鉴;(2)明辨、笃行是成就当代学人政知与力行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3)学风、文风、德行是衡量当代学人治学真伪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心性操守、立身处世、待人应事、仕进隐退以及忧劳逸预、享乐节俭等几个主要方面 ,详细剖析了儒家中庸思想对《菜根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而说明《菜根谭》作为处世名著 ,其所以持久沁人心脾 ,原因之一 ,就是其有着传统的儒家哲学基础 ,且不少观点至今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和重要范畴。"中和"、"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们不仅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宇宙观、方法论和道德境界,也是儒家伦理和审美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形成中国人普遍的思维和审美方式的思想根源之一,并对后世的文艺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书法从笔法到结体,从形式到风格,从技法到精神各个方面都受到"中庸"、"中和"思想的渗透。文章从书法的中锋用笔方式,书法结体的审美规律,书法各形式要素的对立统一以及书法风格的"刚柔相济"几方面考察"中庸"、"中和"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代司法审判的中庸理念及其方法可由《名公书判清明集》所录之判词得以确证,在据法援情而合于理的模式下,宋代司法官员对法、理、情三者圆融和谐的运用以实现结案息讼之目的。在这一模式下,法律是依据和底线,它是司法审判的“常经”,而情和理则是参照,它们是司法审判的“权变”,宋代的司法审判往往呈现出这样一种权不离经、经不离权,以经统权,以权补经的态势,在此态势之下,法、理、情三者各序其位而致中和,最终达到结案息讼之目的。这一模式凸显出中庸理念及其方法的法文化价值,可为今日中国构建法治社会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