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深入分析发达国家央行扩张货币政策的操作时机、工具选择、扩张程度、退出战略等差异的内在政治经济原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及其随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稳定市场,提振信心,刺激经济,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因危机对各国经济、各国金融体制、各国央行的决策制度影响不同,各央行扩张货币政策的操作时机、工具选择、扩张程度、退出战略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及战略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后,欧洲央行实行了一系列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限于作为"欧版的量化宽松"而被普遍关注的两轮三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还包括如利率承诺、强化信贷支持政策、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证券市场计划以及直接货币交易等多方面的内容。与美国不同,欧洲央行是管理超主权货币的中央银行,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独特之处。基于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上述特点,从目前形势来看,欧洲尚存在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与可能。  相似文献   

4.
论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实行新的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后,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应。虽然这种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也许可以防止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但是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有可能导致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事实再次表明,当美国利益与世界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美国政府将选择维护本国利益。因此,以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存在许多弊病,必须要加快推进以构建超主权货币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此轮全球超长周期的经济繁荣中,作为全球两大经济增长极和两大经济体的美中两国,均以各自版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引擎.两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核心差异表现为两国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机理之不同,呈现不同的系统运行特征,美中两国各自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空间,及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亦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总产出和就业的消极影响,在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美联储又推出了力度空前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从美国经济的内在特点及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出发,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法带来实体经济的真实增长,只会刺激虚拟经济部门的恢复和成长.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更加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积极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扩大消费需求以及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目前多数国家央行均以稳定本国币值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及国际收支目标的实现.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状况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次贷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为应对继续发生的金融危机均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8.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货币政策——短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巨大,中国也不例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复苏的曙光逐渐在中国、欧美国家乃至全球显现。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带来的破坏性仍然未能全部消除。理性分析、评判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复苏中的效应,为今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面对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以往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所制定的政策文件都十分快速、及时。二是政策制定既有机构的权威性,也有联合的权威性。三是制定出台的绝大部分都是经济政策文件,个别是其他问题。四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双转向。五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体现了“多个结合”:短期效应和长远利益相结合;调控经济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刺激经济和经济转型相结合;着眼国内和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相结合;增强信心和赢得民心相结合;应对风险与抢抓机遇相结合;稳定出口与扩大内需相结合等。中国政府的一揽子刺激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对拯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是对全球增长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大庆社会科学》2014,(2):159-159
丁伟国、安添金、何宁撰文指出,2012年12月,美联储在世界众多国家的质疑中推出了第四轮以扩大一定数量货币发行、减少银行储备注资压力为内涵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于2013年10月宣布继续维持不变。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扩张性政策,“量化宽松”自2009年3月首轮实施至今的近五年来,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美联储的“零利率”低水平运行将导致全球流动性货币泛滥,使之逐利于新兴经济体的各种资产,并催生价格泡沫出现。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爆发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频频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影响和引导国内经济,应对所产生的国内经济问题.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深入的当今,经济开放越深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和削弱就越大.如何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形势与特点,正确选择货币政策加以应对,并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相关问题,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从而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从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经营原则来分析两次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可以得出对我国金融改革有益的启示:即必须全面看待创新的效益和影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机构过度追求盈利性带来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两大基本杠杆 ,其作用范围与功能空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与互补性。但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 ,由于传统体制的思维惯性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相对不足 ,致使二者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缺陷。因此 ,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以构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作的制度基础 ,实现二者的功能耦合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应急之策,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延缓了金融危机蔓延.但是其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说明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经济环境、具体措施、政策效果、与财政政策配合等多个角度系统比较了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进而对当前防范通胀的稳健货币政策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战后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各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货币政策工具相应地要进行变革。战后到80年代,各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管制、信贷分配、央行指导信贷等直接工具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而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制度和贴现机制这三大间接工具被广泛采用,成为主要的政策工具。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控制重点由银行系统转到证券市场上来,三大间接工具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日益下降,出现了法定准备率降低甚至为零的趋势;贴现机制的调控作用也下降了,但作为金融监管的工具仍受重视;公开市场操作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论金融危机与党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2008年夏天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予了高度关注.它们不仅在国内以宣言、讲话等不同形式阐明了对于此次金融危机的立场和观点,而且在国际范围内还召开了第10次、第11次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和第18届国际共产党研讨会,详细阐述了此次危机的原因、性质、特征,社会主义的前景和共产党人的任务.他们认为,当前的资本主义危机并不是一场纯粹的"金融危机",而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危机.资本主义没有能力克服自身的危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在分析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基本态势的基础上,它们提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特点的认识,中国在扩大内需的初期让财政政策“打头阵”,让货币政策充当“第二梯队”,这样一种政策组合是正确的。在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货币供应量不完全是“外生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变量”。治理通货紧缩的难点和艰巨性在于,此次通货紧缩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型紧缩”的特征。治理此次通货紧缩的关键是提高国民信心。  相似文献   

19.
最近10年,经济转型呈现出从繁荣到危机的路径演化轨迹.2008-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给转型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危机的爆发和扩散暴露出转型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过程中累积的治理危机.后危机时代,转型国家需要对原有治理模式作出深刻变革和调整.其核心任务是重新定位国家角色,培育和增进国家能力;建立社会规制型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依附性发展模式,增强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以综合性的社会政策整合社会秩序与扶持社会发展,为转型深化和经济发展奠定和谐稳固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