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过年了,很喜欢在周末或者空闲的日子,一个人在市北郊的花卉市场闲逛,看花也看人。尤其像这样的雪天,花的香味和下雪后初晴阳光的香味,笑容漾在许多人的脸上。自顾自看花,从东至西,自南向北,一行一排地看,花老板也不像其他小贩主动搭讪招揽客人,要么摆弄自己的花,要么人在花坊后躺在竹椅上静  相似文献   

2.
冬雪     
秋风扫落叶,严冬飞雪花,时间的脚步匆匆,终于,我迎来了银装素裹的冬。初冬时节,那些早已饱受风霜的叶子被冬风一吹,在空中婆娑起舞,在落地以前把自己最后一丝“光彩”绽放出来。不知什么时候,雪便悄悄降临了,多美的小雪花啊!零零散散,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接着小雪花变大了,变得密密麻麻,就像谁在用力摇动天上的梨花树,那洁白无暇的花瓣纷纷落下来,投入大地的怀抱。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着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中翻…  相似文献   

3.
陈小燕 《社区》2004,(23):56-57
记账就像女人每天抹口红“记账就像女人每天抹口红。”台湾理财名人何丽玲这么说过。从小学4年级开始,何丽玲就养成记账习惯,“就算每天只花20元、100元,我每天在睡觉前,一定都会仔仔细细地记下来。“记账等于何丽玲生活的一部分,她比喻记账就像女生抹口红一样不可少。透过每天逐笔的记录每项支出,让何丽玲心生警惕,钱究竟花得值不值得,以及记得下次不要再乱买不必要的东西。的确,每日记账,是理财最重要的起步。《孙子兵法》列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经济战”中,记账是知己的首要途径,也是进入“战场”的先锋利器。(1)很简单地做一…  相似文献   

4.
赵博 《新少年》2009,(10):1-1
姑姑家养了好多花,院子里从春到秋都是花开不断。 暑假的一天,姑姑特地给我带来一盆水仙。 邻居家的小翠问我:“这是什么花呀?”我得意地告诉她:“水仙花呗。”“好漂亮!”小翠说完,我更得意地说:“那当然了!”小翠特别羡慕地看了很久,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相似文献   

5.
西瓜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西瓜让我观察。我看见西瓜全身绿油油的,像一块翡翠,上面还有一条条墨绿色的条纹,像一条条小河,又像给西瓜穿了一件花外衣。西瓜圆圆的像一个大皮球,顶部有一个柄,像一个娃娃头上扎了一个“冲天辫”,可爱极了。  相似文献   

6.
玩风车     
今天,我和妈妈拿着我们自己做的花风车,穿过一条宽阔的马路,来到踏平湖畔。我拿着花风车在五彩缤纷的鹅卵石路上跑来跑去,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像一个呜呜旋转的电风扇。风车的风吹到了我的脸上感到凉凉的。我真高兴,我拼命地喊“:真好玩!真好玩!”突然,一只小鱼跳出水面,好像在和我一起分享快乐。(指导教师代春芳)简评童年真快乐!童年真有趣,读完本文后不禁被小作者的快乐所感染。整篇文章语言生动,如“五彩缤纷”,呜呜旋转的电风扇”等十分具体形象,小作者在玩的时候还加入了自己的感觉描写,如“感到凉凉的”,读后仿佛身临其境。玩风车$湖…  相似文献   

7.
谭老师就像一只厉害的“猫”,我们像一群调皮的“小老鼠”。一天,谭老师要去听课,让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可心里却巴不得他快点儿离开。谭老师刚走出教室,我们班的“歌王”于超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铅笔当麦克风,开起了“演唱会”。有了于超打头炮,同学们便放肆地说笑起来。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沸腾起来。“不许说话!”班长吴迪开始维持纪律。我们这群调皮的“小老鼠”又被戴上了“紧箍咒”,只好安静下来。当“猫”不在时$江苏江都市进修附小一年级@姜雨宸  相似文献   

8.
我胖,我苦恼     
听母亲说,小时候我很瘦很瘦。几年工夫,我竟像吹气球似的疯长,一米四几的个子,体重就达到了48公斤,整个儿一个“小胖墩儿”。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慢吞吞的,像只小企鹅,稍微用点劲儿就累得气喘吁吁。因此,我很苦恼。父母的同事来家串门儿时,总会打着哈哈对爸爸说“:老张,瞧你儿子又白又胖,一定在吃上花了不少功夫吧?”接着还语重心长地劝道“:得多注意注意才是啊。”说罢,便转过头来拍拍我的肚皮,笑眯眯地说“:长大了准是当官儿的料。”哼,你们敢拿我开涮!这时我多半会愤然转身离去。晚饭后散步时,老爷爷、老奶奶若碰见妈妈,总会唠叨两句“:给…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16,(6):22-22
“祖国”这个概念该怎样理解,我也许说不准。但新中国诞生以来,我深切地感到祖国母亲的可爱。我爱她一碧如洗的蓝天,姿态万千的白云,站在她的苍穹之下,我就像投入了她的怀抱;我爱她那妍红天际的朝晖,如火如血的晚霞,生活在她的时空里,我就像投入了她的怀抱;我爱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祖国新生了,我时时处处感受到了她的体温。  相似文献   

10.
蓝草十七 《社区》2013,(24):54-54
时下,在80后工薪族里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收入不菲,可花起钱来却精打细算,日子反而过得更健康、更舒适,这就是新潮时尚的“新节俭主义”。他们的这种消费模式,是对过度奢华浪费的摒弃,是一种轻松快乐的“简单生活”。在日常消费上,他们崇尚花尽量少的钱获取最多的愉悦,将每一分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我的朋友慧茹就是一个“新节俭主义”的铁杆拥趸。慧茹说,在如今物价飞涨,生活“压力山大”的消费环境下,许多人感叹消费和省钱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实只要巧用心思,完全可以做到节俭与消费两不误,用有限的银子过个性而精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季羡林 《社区》2014,(32):1-1
德国人爱花,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感到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12.
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掘和创新“花意象”群,在人物塑造上以“花”装点人物外形,更以“花”描摹人物内心;在剧情建构上,该剧将“花”渗透到情节主线,使重要关目之间形成勾连和呼应;在舞台上该剧以“花”表现语言的诗性美,并营造空灵、绚烂的舞台情境。总之,青春版《牡丹亭》通过“花意象”建构了一个丽花幽情的青春世界。  相似文献   

13.
作业家     
“作家”与“作业家”一字之差,但是却有天壤之别。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不能当作家了”是一种遗憾,为什么呢?因为作业繁多,每天只能“像谷穗那样”低着头写作业,要一直写到“像玉米”那样长出胡子,还要“像稗子”那样徒劳无功地生长。三个比喻句生动地勾勒出学生沉重的课业压力。  相似文献   

14.
“花开,你站住。”花开扭头一看,是星轨。星轨的表情很愤怒,他拉过花开的手,往里面塞了一张纸币!“拿去,我不要你可怜!”花开莫名地委屈,喃喃地不知道说什么。“以后我再也不要和你说话!”星轨不能接受别人的怜悯,特别是花开的。他知道是花开出钱让院子里的伙伴来买冰棍的时候,手心里全是细细的汗。  相似文献   

15.
他路过花店的时候,被一朵黄色的菊花深深地吸引了。那一天,他远远地就看出一桶菊花的不同来,因为其中有一朵开得特别粗大,有一般菊花的三倍大,足足像一个乡下经常使用的碗公。那朵菊花被密密的花包围着,却仿佛有一股力量要尽量地开放出来。他忍不住问起那位相熟的花店小姐:“这一朵卖不卖呢?”“当然是卖的,放着还不是要谢掉。”  相似文献   

16.
春天的雨点     
一早,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窗子上很有节奏的“啪嗒啪嗒”声不停地传来。哦,一定是下雨了!我赶快穿好衣服,下去看看吧——打开门一看,只见天空灰蒙蒙的,雨丝从天空密密地斜织着,扑面而来,落在脸上,流进嘴里,还冰凉冰凉的;马路上水花四溅,雨点儿像蹦起的一颗颗珍珠,调皮地散向各个方向,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房顶上,许多的“水晶球”纷纷跌落,汇成一张密密的雨帘,从房子边沿垂挂下来;不远处,一棵棵树木沐浴在春天的“大浴室”中,酣畅淋漓地洗浴着,洗浴着……上学的路上,一群好奇的孩子,打着花雨伞,欣喜地追寻着这早春的雨点,倾听着这美妙、和谐…  相似文献   

17.
仙人掌     
我家的花坛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有太阳花、凤仙花、喇叭花……其中还是仙人掌最能吸引我。仙人掌是妈妈从外婆家带回来的。刚拿回来的时候才两三片掌叶,它的“身上”长着许多小刺,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刺到,我觉得它非常“小气”,不像其他的花,可以拿起来看一看,闻一闻,所以,我对它是格外关注。有一天,我不小心被蜜蜂蛰了一下,疼得我眼泪直往下掉。回到家后,爸爸二话没说,拿起剪刀就从仙人掌上剪下一块“肉”,贴在被蜜蜂蛰的地方。咦!非常奇怪,一下子就不疼了。我对爸爸说:“仙人掌原来也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呀。”爸爸亲切地对我说:“你还不知道吧…  相似文献   

18.
光从长裙似的厚窗帘的脚下射进来时,只有三寸长,它落在花地毯上,好像捕捉羊毛里的尘埃。如果你“哗”地掀开窗帘,光像洪水一般扑进来,占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还是节省点光吧,我一点点拉开窗帘,光像客人从一条窄道走下来。它们只走直线,前方不管是床或者椅子,光都要走过去,把自己的衣服摊在上面。  相似文献   

19.
一苇 《社区》2008,(24):24-25
每天傍晚,到杨柳依依的陶然亭公园散步的人都会被一支奇特的表演队伍吸引住,不管男女老少总禁不住驻足观看:表演者手持两根“长筷子”,将一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软棍在空中拨来打去,翻转腾挪,忽而将花棍拨打上十几米空中与树梢亲密接触,忽而来个水中揽月,让花棍贴地飞行,有时像踢毽子般脚尖轻挑,有时又让花棍像个陀螺般在空中飞速旋转,宛如玉女纺线。玩到兴头上,他们摆出阵形,将一根花棍在数人之间来回抛接,表演当中瞬间又带上一丝配合和竞争的味道。在围观者好奇的目光中,每个人都拿出了看家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长寿面来了,长寿面来了,大家让一让。”莫月珍大姐端着满满一锅面,跨出自家门。院子里8位老人,正围坐在长桌旁,笑得合不拢嘴。“邻居对我们老人真是关心啊。”石淇花奶奶高兴得像个孩子。原来,这是杭州市上城区紫金社区的“互助俱乐部”正在开生日派对,是专门为楼内8位80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