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设立解释了私法自治的基本精神。商行为的立法宗旨和理念是促使商事交易便捷、安全地进行,同时,相对于仅关注个人利益的民法而言,商行为在保护商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关注第三人及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震荡.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放大机制.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和传导基础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三类住房贷款产品、三级金融创新链条和五层主体风险累积.其传导路径为: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金融海啸中的三重危机与法律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海啸包含了三重危机:次级贷款危机、金融衍生品危机以及金融全球化危机.它们分别处于基础金融环节、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国l际金融市场.三种危机之间有联动效应,但可以分别进行分析.相应地,它们对法律提出的挑战也各不相同,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两个层面,覆盖金融监管(公法)与金融商法(私法)两类完全不同的法律领域.法律对金融海啸的回应也应当三条进路并行,包括国际层面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设、金融监管立法的改进,以及目前尚为人忽略的金融商法/私法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商行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规定方式.尽管某些商行为的确定是基于其本身通常的营利目的属性,如证券交易行为,而另一些商行为的确定纯粹是由于商法的传统,如票据行为.但是,一般意义上商行为的确定标准应是行为的经营本质.营利目的、独立实施、持续进行、合法正当且具有公开性是商行为的应有内涵.界定商行为的概念,揭示商行为的内涵,明确商行为的范围,把营利性经营活动统一纳入商行为规范的范围,将有助于发现商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商主体的内在需求,从而为商事立法活动提供价值指导,并为商事实践者提供商法规则演变的预见依据.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带来利益和风险 ,使国际经济活动内容日益丰富 ,对于国际金融体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全球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社会认识到各国自身金融体系的坚固性对世界金融稳定的影响 ,以及金融管制全球化协调与合作观念的重要性。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要求规范完整的金融体系。确立适应我国根本经济利益的金融法制新理念 ,并依此建立健全金融法制 ,是保障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商主体是商法理论和商事立法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商主体资格的确定必须以商行为为基础并结合商业登记核准制度。商事权利能力与商事行为能力具有统一性。商主体具有区别于一般民事主体的特性,确立商主体独立性的意义在于确立对于商主体的特殊规范。确立于商法典创制时代的商主体法定原则要求商主体资格由国家强行法予以严格规制。企业是商主体的重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适合性原则是指金融业者向客户销售或推介金融商品时,应有合理基础相信该交易适合于投资人,对客户不为不适合的销售劝诱行为.美、日两国对金融商品销售行为规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产品信息披露为金融商品销售行为规范的基础;二是以贯彻金融消费者保护为金融商品销售行为规范的目标;三是以法规和行业自律为金融商品销售行为规范的手段.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规范我国金融业者的金融服务行为:一是以产品风险分类为基础,强化金融业者的产品说明义务;二是以适合性原则为核心,规范金融业者的金融商品销售与推介行为;三是建立投资者分类制度,对金融消费者实行倾斜的保护;四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震惊世界的美国次袋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重大影响美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一金融海啸,并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本文拟从美国金融法制分析入手,寻找其发生金融海啸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之后必定会有一些配套法律法规来规制危机中的不规范行为。美国百余年来的金融发展及监管经验成就了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也使得其金融法律越来越完备,然后危机该发生时仍旧会发生,个中缘由值得探讨。为了防止新的危机发生,金融监管制度必须紧跟金融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革新,防微杜渐。金融业及金融监管法制相对落后的我国需要从这些美国金融业及金融立法发展史中吸取合理成分,革故鼎新,开拓思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业和金融监管法制。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环境危机的应对机制,生态金融市场因应而生。生态金融市场包括市场化机制和生态金融机制,前者以排污权交易为代表,后者的类型较为多样,比如环境基金、气候变化衍生品、自然灾害证券和生态期权等生态机制。作为新型的金融市场机制,生态金融机制对现行金融法制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推动生态金融机制的发展,我国应当完善现行的金融法制,为生态金融法制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1.
风险收益匹配是金融消费者投资决策的基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产品市场机制失灵、金融监管的失效往往造成风险收益的失配。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强化风险收益匹配性监管及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对限制互联网金融过渡创新、实现金融市场均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商事主体     
商事主体是指具备商法上的资格或能力,经主管机关登记,以自己的名义持续地从事某种营利性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在传统商法理论发达的国家,尽管都采取了商事主体法定的做法,但对于商事主体的概念、范围的界定,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或规制原则。由于我国至今没有制定商法典或商事通则,法律没有统一规定商主体的概念、设立要件及程序,各类商主体资格之取得及设立条件散见于不同的单行法律、法规之中。这些法律、法规所作出的规定彼此也有很大差异。商主体从民事主体中发展而来,并且从商人发展成为商法人、商合伙和商个人。商主体应坚持商主体法定和商主体真实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知情权是金融消费者进行金融消费的前提,也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知情权时常受到侵害,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当前,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通过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赋予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强化金融服务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加强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信息披露责任;建立便捷的投诉与受理机制等措施来完善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欧美国家对其国内金融法制进行了重大变革,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新动向。比如金融监管法制的价值范式转型,更多地强调衍生工具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在浩如烟海的金融法律碎片中,本文选取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藉此以窥欧美金融法制的变革趋势,是为对我国金融法制变革的镜鉴之用。  相似文献   

15.
商法理念是人们关于商法本质的理性认识和根本观念,是对商法所应达到的终极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种理想和信念.基于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我国商法应明确以营利为本、商人自治、风险防范、社会责任为内容的基本理念.践行商法理念,以商法理念为指引来构筑商事立法体系,改革商事司法体制和审判机制,凸显商法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使商法成为规范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法,当是我国商法未来发展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6.
金融支持:三农难题化解中的制度缺陷与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山 《东岳论丛》2007,28(3):170-172
三农难题的有效化解不仅有赖于政府宏观财政投入,而且也需要持续规范的金融支持。现实层面中金融支农存在着四大制度缺陷:政策性金融步履维艰、商业性金融市场失灵、合作性金融发展迟滞、非正规金融发育失范。为此应从三个层面进行路径创新:一是整合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金融支农体系;二是优化政府宏观导向功能,消除金融市场运作失灵;三是强化三农自身发展,提高吸纳资金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伦理视阈下的金融信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不仅使得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也把全球经济引入危机的深渊.在危机缘由的说明上,诸多分析学家倾向于将其归咎于金融信用工具的过度创新,进而断言这是一次信用危机.而美国信用体系之相对完备为全世界所公认,为何还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信用危机?本文试以金融信用为研究对象,说明其伦理维度和道德内涵,分析其在危机中所担当的角色,并进一步探索企业在金融信用生活中所应具备的核心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8.
论次贷危机对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展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次次贷危机的冲击下,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美国独立投行或转型、或被收购,拉开了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重要形式--银行控股公司的序幕.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的重要形式之一.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制已历经近百年发展,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更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确立了未来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制度框架.此次次贷危机对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和法制将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也将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继康  钟钰 《齐鲁学刊》2007,(2):138-141
“三农”难题的有效化解不仅有赖于政府宏观财政投入,而且也需要持续规范的金融支持。现实层面中金融支农存在着四大制度缺陷政策性金融步履维艰、商业性金融市场失灵、合作性金融发展迟滞、非正规金融发育失范。为此应从三个层面进行路径创新一是整合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金融支农体系;二是优化政府宏观导向功能,消除金融市场运作失灵;三是强化三农自身发展,提高吸纳资金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改革趋势及中国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传统金融衍生监管体系的制度缺陷,即金融衍生市场发展与证券监管体系的"三重不匹配".在后次贷危机时期,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系面临重构:从伦敦峰会到多伦多峰会,G-20已经将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改革作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监管改革的重点.为适应次贷危机后的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趋势,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和监管模式构建,包括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有序发展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市场透明度、结算制度建设、监管协调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