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费尔普斯.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之一,费尔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储蓄、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对经济增长黄金律理论的理解与论述,结合中国劳动与资本比例失衡的现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献策.  相似文献   

2.
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迫使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21世纪包括青岛区域在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本文在探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于青岛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透析青岛经济发展结构演化取向,以期为青岛经济发展步入可持续增长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根本转变,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实现跨世纪目标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正确处理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以对效率的损害为代价的。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引起并加剧经济波动,导致经济效益长期低下。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高速低效的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 促进我国经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寻找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实质,讨论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对可持续发展的正向作用和逆向作用,分析了满足人口增长需要后的经济增长“余值”经济增长,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论证了“余值”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从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概念不同内涵的讨论入手,探讨了对它们各自不同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进而指出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增长理论评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打开了索罗"余值"的"黑箱",给出了技术变化一个内生的解释,为人们重新认识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了许多深刻的看法。新经济增长理论也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实施"双重优势战略",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知识、技术的投入,加快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步伐,不断创造和完善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民族地区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为此必须:一、深化改革,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二、调整经营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四、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接受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并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有效增长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文章论证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及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并分析了可持续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贸易与环境关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0年代初 ,美国经济学家们在库兹涅滋环境收入分配的基础上提出了库兹涅滋环境曲线 ,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 ,而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也不可避免与环境之间发生了联系 ,通过对他们三者间关系的以及目前世界经济运行中对利用环境保护形成的环境堡垒的分析 ,并力图对我国外贸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年均GDP增长速度超过8%。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环境条件不断恶化,这些因素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只有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经济才能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方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了许多各有一定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型,在每个模型中都分析考察了长期导致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根源的探寻所作出的结论,对于我国制定经济政策、增进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推进传统制度变迁是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快速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因为这种经济效益导向型增长模式强调的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同时通常忽视了经济行为的生态效益和负外部性。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增长方式不仅将技术而且将制度都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仅要推动微观主体或局部的经济增长,而且还要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及分类,接着分析了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践途径,构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推进传统制度变迁是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快速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因为这种经济效益导向型增长模式强调的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同时通常忽视了经济行为的生态效益和负外部性。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增长方式不仅将技术而且将制度都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仅要推动微观主体或局部的经济增长,而且还要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约为 8.0 % )的含金量 ,即置信度、增长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建立了GDP增长含金量的定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并提出了推进城市化建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辨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它仅表示一种总量的扩张,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效益低下、消耗过高、环境恶化、分配不公等许多问题;而我们所要的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社会经济的多方面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 2 0多年的快速增长 ,但生态环境也迅速恶化、升级。中国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对当前困境及趋势的分析和思考 ,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观的演变--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梳理了发展理论内涵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而指出,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社会的合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给后代有发展的基础和活力。以GNP为核算尺度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模式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将GNP转换成NNP或NEW是修正了的国民经济核算模式,虽然可以反映出保持新一代的经济活力,但不能回答新一代活力的源泉。新的财富计算办法把重点放在真正保存财富上,是把可持续发展落实到行动中的可持续发展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特有的现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弹性呈下降态势。促进就业增长的目标指向,在于使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