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香港历史出发,着重论述了“一国两制”原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认为结合香港回归,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香港教育法规是香港法律体系的一个分支。在结构上属于香港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部分。主要有《教育条例》、《教育规例》、《教育则例》等。香港教育法律的特点,一是以三权分立为原则,教官决策、教育行政、教育司法相对独立,专家决策尤为突出;,二是香港教育法律适用性强,体现在便于操作、易于执行,为高效的教育行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香港教育法律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一旦生效就有强制性效用。香港教育法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香港教育现代化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1998年农历正月十五,圆宵节的晚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戛金正在这里举行成立典礼。香港行政特区长官董建华、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凑生、香港行政特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律政司司长梁爱诗、教育统筹局局长王汞平等近300人应邀出席典礼仪式。董建华先生在仪式上,向热心捐款的赞助人颁发了证书。并为教育基金题词“建树香江、爱我中华”。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代表社长姜恩柱致辞时说:“教育为立国之本、而教育青少年一代更是重要。组织香港青少年回内地参观交流,了解社会现状和优秀…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论述了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重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介绍了香港原有教育制度的基本情况,比较了香港与内地教育制度的差异,分析了香港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回归后的香港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责任,并阐述了《香港基本法》对九七后香港教育制度所作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周恩来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环境和香港的历史和现状,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处理中国内地同香港的关系以及香港的前途问题,提出了正确的策略。一、暂不收回.维持现状;二、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三、香港不社会主义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相关服务三方面,讨论了香港金融业对香港经济的作用,特别是详细分析了其与对外贸易、房地产建筑业、制造业关联的历史演变。第二部分,给出了中英联合声明前后,香港金融业与香港经济间定量关系的两个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香港金融业的国际化,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巩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香港公民教育的历史进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评述迈向21世纪的香港公民教育应放眼培养广义的公民,并着重就广义的公民教育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建国前后中英两国对香港的政策及其影响邢悦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英关系和香港问题的历史转折点。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收回香港,恢复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只是时间和方式问题。本着马克思主义的求实精神,本文拟对新中国建立前后英国对香港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本文对中国政府在处理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特殊的策略以及在冷战环境下中国政府处理香港问题的国际努力作了详细的阐述。认为,1982年至1984年中央通过一系列谈判,签署了《联合声明》,妥善地解决了中国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一国两制”理论在处理国际间历史遗留问题上的成功运用,有着处理国际间大冲突的国际法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由英国殖民统治向“一国两制”的过渡时期,公民教育、民族语言教育问题颇受关注。公民教育能够使香港人了解中国意识同香港意识的脐带关系,强化对祖国的认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母语教育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和。  相似文献   

11.
司机把方向盘一打,汽车拐了一个弯,靠左行驶。大家先是一愣,但立即明白了,“到香港了!这一刻是6月10日下午3时,我们认知祖国历史文化赴港联席会议访问团一行13人经皇岗口岸来到了香港进行交流访问。访问团成员都来自中央各大机关,是应香港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执行主席伍淑清小姐的邀请来到香港的。在香港回归前后,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伍淑清发现香港人,特别是香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几千年灿烂文化、辉煌历史缺乏了解,更无从谈起对祖国的认同感。一种责任感冲斥着伍淑清的胸膛,她觉得自己要去做一件事,让千万名香港…  相似文献   

12.
选取香港1992年"教育统筹委员会"的第五号报告书、2000年的教育改革蓝图、2001年香港教育学院的"愿景,使命和主导价值"以及2017年香港教育大学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等中的相关陈述进行分析,总体来看,在香港回归前后(1992-2002年),这些陈述显示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进入21世纪后,香港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则逐渐从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依附转向全球化,显示出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政治无涉性。关于教师教育目标陈述的问题,从民族国家、历史/文化、本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香港的教师教育目标整体上缺乏民族国家和社会重建导向;在文化方面,缺乏文化身份认同,看不到中国文化传统,目标陈述传递的是一种普遍性;本土视野缺失,目标设置去情景化,目标制定没有建立在香港教育系统的独特性上。香港教师教育整个目标陈述倾向于展示教师教育规划中的工具特点和技术理性。  相似文献   

13.
香港问题始末张怀兵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收回香港是世纪之交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那么,香港的历史状况如何,英国是如何割占香港的,中国政府收回香港有何举措?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阐述。一、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香港地区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英国强占香港到中国收复香港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回顾,说明落后要挨打、强国无外交的真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才能实现香港回归。同时提醒人们,毋忘屈辱历史,努力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5.
香港的回归给内地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对云南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九七”回归前后的香港经济,阐述了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性、与西部经济的互利性、与云南经济的互联性,指出香港九七回归是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上新台阶的历史机遇,从而论证了借“九七”东风,开展全方位的滇港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香港殖民地的历史经历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地理位置,影响了香港文学的写作。殖民地的历史记忆与烙印、跨文化的经验形成了董桥散文的风格———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他用散文感悟香港的历史与文化,显示了一种融合中重建的香港风情。  相似文献   

17.
香港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地方,它只是个仅有1078平方公里,挤住着620多万人口的弹丸之地,却拥有“东方明珠”和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美誉,在1993年就创造了人均生产总值18364美元这样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香港今日的成就,除其他因素外,同香港是人才荟萃、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使香港成为人才荟萃之地。自鸦片战争之后,英国通过强行占领和所谓租借,采用殖民地的统治方式,维持对香港的管治。英国政府从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根据香港当时的地理、历史条件,一开始就宣布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一方面它远离英…  相似文献   

18.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盛事。在近代历史上,由于英国工业文明势头强劲、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中国领土被英国强行占领。今天,我国以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指导,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以血脉相连的民心民意为基础,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和平解决了。香港回归祖国,既使我国拓展了“海岸带”,也使我国的华南经济圈拥有了龙头,亦使香港的繁荣发展获得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联合香港永恒教育基金和我院共同组织的香港青少年“中国情·中国心”访问团一行85人于2011年11月19~22日到我院进行访问交流,此次活动旨在帮助香港青少年了解广西的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及农村发展现状,体验广西志愿者活动,加强广西与香港青少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图为访问团一行到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开展义工活动后与老人代表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20.
先行进入资本主义的英国,企图把香港作为侵华前沿据点,采取一系列外交和武力威胁手段,终于在1842年借签订《南京条约》之机,正式割占了香港本岛,始出“香港问题”。接着,英国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扩大占据南九龙、“新界”,“香港问题”则完全形成。辛亥革命后,历届政府都曾试图解决“香港问题”,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未能如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过艰难谈判,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终于签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英国交还香港,中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