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年来,以《知音》为代表的情感纪实类期刊因纪实信息刊布失实而引发的与当事者之间关于隐私权、名誉权等的争执纠纷不断。这种办刊纠纷的性质源自情感纪实类期刊要不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问题,而不是办刊品位高低的问题。导致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对情感纪实类期刊的有效管理;二是媒介长期将以《知音》为代表的刊登软新闻的情感纪实类期刊归为“文化综合性期刊”,这无益于情感纪实类期刊对新闻真实性的恪守。从严格意义上说,情感纪实类期刊应属于情感新闻类期刊,要讲究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对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认识不到位和自身缺乏制度规范两个方面。解决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对策是:政府应致力于确保情感纪实类期刊不因采编成本上涨而削弱甚至剥夺媒体自我良性发展的客观条件;情感纪实类期刊应转变办刊观念,尊重新闻工作规律,改进新闻编辑工作方法;建立一支情感纪实类期刊独自拥有的以记者为主的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2.
为吸引更多的眼球,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媒体将新闻泛娱乐化,甚至不惜通过造假娱乐化的新闻来吊读者的胃口.媒体这种按照快乐原则和大数法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文化行为,看似迎合了大众,走的是平民化路线,而传媒在将新闻泛娱乐化的同时,不仅自身失去了守门人的职能,将受众推向了把关人的位置,而且也是媒体逃避社会责任,走向低俗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7年上海出现新中国第一起新闻官司以来 ,我国迄今为止已出现了 10 0 0多起新闻官司。新闻纠纷与诉讼的频仍已经成为困扰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 ,学会尊重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在报道中预防侵权。这样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舆论监督使命 ,同时 ,也会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新闻纠纷和诉讼  相似文献   

4.
新闻价值的评判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 ,在传播学发展历程中 ,价值评判的标准不断地嬗变。从自由报刊主义理论到社会责任论 ,从客观主义理论到新新闻主义 ,在媒体、社会、个人之间的权衡中 ,媒体评价新闻的标准也不断改变 ,从主体属性的评价到客体属性的评价 ,对于新闻价值评判标准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文章认为新闻价值的产生 ,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而新闻价值在新闻人具体的运用中 ,更多的应取决于媒体自身的特点、事件本身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每个媒体都有自身针对的不同的读者群体,不同的媒体在选择新闻素材或新闻体裁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同媒体记者也就形成了各自的新闻评判标准,弄清楚不同媒体以及记者的“胃口”,是企业公关经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笔者分别从专业性财经媒体、区域性都市报和网络媒体这三种媒体类型进行简要的定性分析。>三类媒体定性分析一、专业性财经媒体的发展及报道方向财经媒体到1998年才崭露头角,1998年之前的知名财经媒体,如《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都没有在市场上真正获得成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6.
“新闻专业主义”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热议。中国传统传媒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将媒介视为精英式的、垄断的技术,进而构建新闻业专业壁垒的实践性新闻话语体系。在自媒体时代,这一套垄断性话语体系受到了挑战。基于自媒体话语空间实践,将媒介视为一套拥有自身运行方式的逻辑,在中国不断媒介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自媒体结构性“下沉”而重构的新闻业,新闻专业主义已不再是仅属于专业媒体人的规训,因突破了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壁垒,而成为自由表达和公共参与的社会文化,进而成为监督社会的新形态,然而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成为新型新闻专业主义的杂质。因此,媒介融合的理念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法,并借此对社会的舆论形成监督和引导。自媒体所创造的新闻生产关系修正了原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新闻侵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侵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为了减少新闻侵权纠纷,保护新闻自由,法律应该严格界定新闻侵权的标准,具体规定新闻侵权抗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高校整体形象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因此高校必须扩大知名度 ,提升自身形象。搞好新闻策划是提升高校形象的最有效途径 ,提出了高校新闻策划的内涵与特点 ,指出高校与媒体之间如何实现“双赢”以及搞好新闻策划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介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媒体为抢夺新闻资源“买新闻”,“新闻线人”为获取利益而“卖新闻”。如何正确对待媒体环境中这两种现象,规范新闻市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也是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采访不仅能真实地采访到用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 ,将社会丑恶现象曝光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需要 ,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然而随着隐性采访的增加 ,新闻纠纷与新闻诉讼也随之增多 ,有的记者或因运用不当、或因滥用隐性采访而被告上法庭 ,甚至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因此 ,正确认识隐性采访 ,对其进行法理分析 ,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些人与媒体无关或媒体自身发展并不需要但却依托媒体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影响力谋生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寄生现象分为游离层、松散层、紧密层、核心层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表现为:假冒记者,敲诈勒索;"稿件制作工厂",骗取稿酬;所谓自由撰稿人,追求稿件见报率以获得稿费,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编造假新闻;通讯员搞有偿新闻,招聘人员以记者身份谋取不当利益,还有的传统媒体行政人员缺乏敬业精神而勉为其难。解决媒体寄生问题,就必须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深化媒体管理机制、人事制度改革,让寄生者"无从下嘴"。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和客观报道,新闻报道服从、服务于国家民族利益,有鲜明的国家民族性。在国际传媒市场新闻霸权依然存在的今天,坚持正确的国家民族观显得尤为重要。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西方传媒对全球新闻的话语权垄断;要有大局观念,把握好度,把可读性与国家民族观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状告新闻媒体的官司急剧升温,越来越多的诉讼干扰,已令新闻单位穷于应付。在《新闻法》迟迟未出台的今天,法律该如何为舆论监督“撑腰”,新闻侵权与普通的民事侵权是否完全一样等关键性问题,亟待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解决,以利于舆论监督的正常行使。基于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作用,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代言人,应与一般的民事侵权有所区别,依法应该享有其作为特殊主体的特殊权利,即法律责任“豁免”,这在舆论监督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着严重失衡现象的当今,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对批评报道经常涉及的谴责、贬斥态度呈现上,法官理解与掌握的法律尺度比编辑、记者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的理智与分寸.媒体从业者对报道"客观性"的尊重更多地采取"新闻构成要素基本真实即可"的行业标准,法官面对媒体因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客观、真实时,倾向于将苛刻的客观性要求置于优先地位.对批评报道侵权纠纷中媒体败诉率相对较高的现象,法官总体倾向于将之归为媒介从业者相关认识不足及法律意识欠缺等所致.  相似文献   

15.
新闻真实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现实受众获取信息的本质要求。杜绝假新闻出笼需要媒体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绷紧防假弦,更需要记者"实","核实"是防假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消息来源是新闻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记者提供的新闻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如果媒体拥有广泛而强大的消息来源,无疑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但如果对消息来源使用和处理不当,也会惹来无穷的麻烦.因为事实性差错大多发生在消息来源上,匿名消息来源更是假新闻的温床,而且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从而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信息零余是新闻媒体开发信息资源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媒介传播同质信息已成为当前受众新闻信息消费的一大顽症。信息零余与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趋同、同生共体的关系,新闻媒体要在竞争中争夺注意力资源,就应充分利用人才智能优势,对业界目之为新闻新视点而学界称之为再生信息的进行有效的再度开发,其中新闻传播者的创新思维是克服媒介同质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电视记者做了说明.对电视记者在新闻中的重要性、快速性做了论述,提出了新闻记者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电视记者在电视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新时期新闻传媒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其三大功能:引导舆论、传播信息、生产文化产品;然后根据新闻传媒的三大功能对新闻传媒进行分类,针对不同追求目标的新闻传媒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最后针对近年来新闻传媒行业出现的内容同质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从新闻传播工作者出发,要克服思维定势和模式化的写作倾向,提高新闻传媒内容的真实准确性;从受众的主体性出发,要满足其正当合理性的需求,体现了新闻传媒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媒体对司法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存在"双刃剑"的作用,即它既可以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也可能会妨碍司法独立.本文透过大众传媒在报道法制新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时与司法活动冲突的现象,从理论、实践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冲突的原因,并从制度约束层面探索使二者达到平衡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