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西方后学语境下的必然结果.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通过文学文本的创作表达了觉醒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和少数族裔意识.以及在当代美国社会更多的对文化身份的寻求.她们以其娴熟的技巧与丰富的想象力发出了曾经被主流文化所压制的声音.正是当代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产生才使新近的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对女性的处境、遭遇、命运、前途的描绘揭示得深刻与否,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前进的足音,往往也是文学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产生于十七世纪后半期,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它所刻划的女性形象之多、质量之上乘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突出和独特的。在此之前的唐代传奇和宋代文言小说等为我们塑造过不少同中有异、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写出了她们在追求美、追求幸福过程中演出的一幕幕悲喜剧,她们遭遇现实的痛苦、挣扎与呼叫令人动容。“用传奇法,而以志怪”①的《聊…  相似文献   

3.
陈海燕  张启智 《理论界》2008,(7):128-129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女性文学始终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潮流,曾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家及作品。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女性文学逐渐走向蓬勃之时,女性作家群体中却突然产生了一股“异流”,一部分自诩“前卫”、“先锋”的女性作家们在其作品中充斥着性欲望、性描摹等内容。她们对于女性身体的过度关注及对性体验的细致描绘,又体现出她们在创作中心理的庸俗的逢迎情绪,从而使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走入误区。其实,这些作品已经不是真正的“女性文学”,她们在创作的发轫阶段就迷失了自我,从根本上背离了女性文学展示女性自我价值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十七世纪江南已经形成了一个跨血缘、家族、地域的女性文学网络.在频繁的交往中,才女们从纵向的时空和横向的理论两个维度建构了自己的文学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建立诗社,雅集唱和,闺塾师日渐增多,加强了女性文学传播和接受的力度,使女性文学在这个时期得到长足的进步,最终使清代文学展现出不同于前代的风气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吕晓洁 《齐鲁学刊》2012,(5):157-160
1990年代以来河南籍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这是一种新的女性文学,它与当下女性写作中的私人经验泛滥无关,也与所谓女性叙事的身体自渎无关,而是呈现出了文学本身的美感和力量。她们以朴素而坦率的文字,描绘着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生存状况与情感心态,把一种真实的当代生活现场带到了我们面前。她们的创作拓宽了女性文学的表达空间,给当代河南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韦尔蒂与奥康纳作品死亡主题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一大特色。美国南方文坛的两大女作家韦尔蒂、奥康纳的生平和创作都与死亡有不解之缘,在她们的作品中,死亡成了她们诠释主题的重要手段,展示了她们对于社会现实、道德伦理、生活本质的思考。本文拟通过对她们作品中死亡主题的对比,揭示南方文学中死亡主题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女性形象是新都市文学构成的因素。新都市文学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一系列新都市女性形象,展示了她们的风采,这些女性形象通过个人的艰苦努力,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和自身人格的独立,同时又牺牲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牺牲了爱情,在新都市女性亮丽的背后,藏掖着多少辛酸。她们正影响和创造着新的都市文化和文明,同时也重塑着自己。  相似文献   

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萧红是20世纪初中外文坛上两位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前者被誉为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现代英语小说的先驱,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享有"短篇小说大师"①的称号。后者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艺术表现上最具现代化的作家"。虽然二者处于不同的时空,她们的艺术人生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家庭、社会的"叛逆者";作为女性作家,她们的创作几乎都指向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她们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童年  相似文献   

9.
论美国妇女文学中的“妇女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美国妇女争取解放的运动中,从60年代开始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探索女权主义问题为主题的女性作家.她们中有的人本人就是女权主义者,她们的作品直接反映了女权运动中妇女意识的觉醒和她们的斗争.这些作品受到了社会的褒奖.妇女文学的热潮就随着女权运动的开展而蓬勃发展起来了.正如女作家琼恩·狄迪安所说的:“就在那个令有沮丧的时刻,当时谁也不肯扮演无产者的角色.恰在那时出现了女权运动,发明了妇女阶级.”①女权运动和当时的反战运动,争取人权的运动一起,永远载入美国的史册.对妇女文学的重视,在美国已渐成气候,不仅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大书店、图书馆,你可以找到妇女研究、妇女文学的专门书架,而且在当今的许多大学里都开设专门性的课程并出版有关妇女研究或妇女文学方面的刊物.哈佛大学出版社早在1981年出版的《当代美国文学导论》中就专门开辟了“妇女文学”的专章,笔者也曾在1994年选修过康涅狄大学文学语言系给研究生开设的妇女文学课程.而妇女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就是“妇女意识”.本文拟就美国妇女文学中的“妇女意识”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以商景兰为领军人物的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群体。女尼谷虚作为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重要交游对象,对她们的思想及文学创作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相关材料,考证谷虚的俗家身份,勾勒其生平,同时探析谷虚与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交游情况。  相似文献   

11.
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鲜明表达,首先是从北京女作家开始的。阳刚的京城文化成就了她们的大气,也滋养了她们的女权意识。张洁、徐坤、叶广芩、凌力、陈染等风格迥异的女性书写,使我们更加清晰、生动、全面地看到生命中充满了焦躁、不安和动荡。性别意识与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和亲和力。人类的创造力不会视性别而异。女性和男性一道进入文学领域,重新体验生命自由,不是为了抵抗和冲突,而是为了存在的圆满。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以商景兰为领军人物的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群体.女尼谷虚作为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重要交游对象,对她们的思想及文学创作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相关材料,考证谷虚的俗家身份,勾勒其生平,同时探析谷虚与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交游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探寻近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发生的源头;彪炳她们对湖南女性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为沦陷区女性文学营造了特殊的政治氛围,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了女性作家特殊创作心态的形成,"言"与"不言"之间的尴尬徘徊以及对人生"安稳"的向往与追求让她们重新发现了日常生活的"诗意".于是她们的书写游离于主流的宏大叙事之外,只是涉笔于相对狭窄的女性问题、遥远的人性问题、细微的日常生活问题.然而,女性作家还是将这些主题写出一派泼辣景象--对"日常""人性"的流连填补了男权传统话语中女性日常生活经验的空白,又通过剖析女性自身从更深层面控诉了封建文化对她们的压迫和奴役,在与社会主流背道而驰的同时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40年代女性文学也因为有沦陷区这一翼而更显丰富与多元.  相似文献   

15.
在朝鲜半岛,女性创作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徐居正在《东人诗话》中就记录了一些关于女性的诗作与逸事。他在朝鲜文学史上首次对女子作诗这一现象给予关注,并做了系统整理和点评。此外,徐居正还赞叹女性的气节与美德,关心她们的疾苦。通过徐居正的《东人诗话》,结合他在《东文选》里对女性诗作的选编及徐居正自身的诗歌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女性文学观是矛盾对立的。尽管徐居正的女性文学观没有完全摆脱封建色彩,但仍然值得赞许,对朝鲜后世女性文学的整理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进步主义时期,美国掀起了其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环境运动,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产阶级女性在该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们以各类女性民间组织为平台积极开展活动,成为环境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热衷于自然研究,出版了多部有影响力的动、植物研究著作,并努力在民众中开展环境教育、培养环境意识;她们游说各级政府制订相关立法,对森林、水、鸟类等进行保护,成为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进者;她们还自称为“城市管家”,对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烟雾、垃圾、污水等问题进行整治,美化、改善了众多工业城市的面貌.进步主义时期女性的环境运动不仅对20世纪美国的环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极大促进了美国女性政治力量的成长,开启了她们大范围参与政治活动的先河.由于时代的局限,该时期美国女性的环境运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探讨萨若马戈《失明症漫记》中"失明"的文学意义,试图进行关于《失明症漫记》中女性主体性的女性解读。本文认为,《失明症漫记》中女性角色用她们的行动无言地塑造了她们的主体性,因此,该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作者的女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宋词是我国历代文学中最具有女性特质的文学。花作为具有这种典型特征的意象,几乎成了宋代女性词人的最爱,她们写了大量的咏花词,或歌咏景物,或寄托情怀,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流行的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批评缺少对农村女性的关怀.本文通过挖掘转型期文学中有关农村女性的描写,揭示出她们不同于城市女性的生存困境,集中分析了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弃妇、寡妇、自杀、杀夫、妓女等几类现象.在古今、城乡的比较中,突显有关农村女性描写的认识意义、现实意义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女性的社会属性是被男权社会所规定的,这就造成了男女两性之间在正义方面的天然不公平性.现代女性文学书写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她们利用男权社会的理论工具,另一方面她们又强调自身的特质.只有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女性文学中的叙事,才能对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正义地位有清晰的认知.正义既关乎社会秩序,更牵涉女性权利.进入当代,女性的社会权利、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但女性文学在公共领域内的不在场导致其公共话语权的缺失.女性文学又过分强调自我而割裂同男性的联系,更加剧了社会伦理的二元对立.在社会思潮不断变幻的今天,女性只有书写自我、挖掘特质,同时善用人类价值体系进行宏大叙事,在公共领域内彰显自我并与男性一样“在场”,与男性构成“我们”的共同体一起对抗男权社会的侵袭,才能实现对女性正义观和正义地位的现实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