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之窗     
澳门之称谓 王俊国 澳门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她的名称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叫法:一称“香山澳”,二叫“濠镜澳”,三曰“莲花岛”,四谓“妈祖”,五是“澳门”。 澳门旧属于香山县(即今中山市),“澳”字的本意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古人又指与外人通商的地方。所以,在明代,尤其在300年前,“诸澳俱废”以后,人们便称它为香山澳。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澳门的海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澳门的海外贸易聂德宁澳门又名濠镜澳,自明清以来属广州府香山县所辖,位于县治之东南,距县城“陆路一百四十里,水路一百五十里。”①澳者,舶口也,凡海中依山可避风有淡水可汲之处曰澳。澳门之名称由来,一说是以其“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  相似文献   

3.
澳门,位于我国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珠海,与香港相距四十海里,包括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个小岛,总面积为十五点五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四十万,其中百分之九十八为中国人。 澳门(旧称蠔镜),原属广东香山县治。“澳者,舶口也。香山故有澳,名曰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可能将作为本世纪结束时全球最大最具历史和深远意义的大事载入史册,也是中国为迈进充满更多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跨出的坚实有力的一大步。以《大趋势》一书而著称的英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在一次关于21世纪是“龙的世纪”的演讲中,提出“澳门回归中国,象征着由西方国家当道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这是400年来亚洲人首次全面掌管亚洲国土。” 澳门沧桑 澳门别名旷蠔镜、濠江、海镜、镜湖、香山澳等,历来是中国的领  相似文献   

5.
澳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失守。寓澳诗人的诗词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坚韧。这些诗作或吟咏澳门风景之美丽,或议论濠境地势之险要,或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与执着,或叙客澳西人人情风俗之中国化,可以窥见,中国文化传统在澳门岛一直得到固守。  相似文献   

6.
三大古刹     
妈阁庙。妈阁庙堪称澳门建筑的“老祖宗”,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澳门最古庙宇,依山面海,沿崖而筑,飞檐叠阁,古木森郁,宁静洁幽,山间岩石上还有历代摩崖石刻数十款。在妈祖阁左侧凸出的岩石上,有一中国无名工匠于明万历年间所刻的“洋船石”石刻,表现一艘三桅海船的形态。闽语称天妃为妈祖,故名为妈祖阁,亦称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陈君聪同志《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孙中山》一文(见《光明日报》1984年5月9日第三版,以下简称陈文)。认为其中一些史实似乎有误,特予辨正(以下陈文的引文中凡加着重号的字,即需商榷之处)。 陈文第二节第一、二行说:“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其实,“逸仙”並非孙中山的“字”,而是他的号。关于这点,孙中山本人在自传中已写明:“仆姓孙名文字载之号逸仙……”孙中山原号日新,“1886年改号逸仙(与粤语“日新”谐音),以后在广州、香港、澳门学医、行医及游历欧美各国时常用此名”。  相似文献   

8.
归来,澳门     
啊!一条濠江水,牵着长江魂。一滴松山雨,凝着南海云。四百年的台风,卷不走思乡的梦;四百年的暴雨,打不动一往情深。啊,澳门!澳门!飘泊流离四百年,洋装不变中国心,红塔登高望故乡,妈阁庙中想母亲!啊!一朵白莲花,含着牡丹心。一片红树林,连着祖国根。四百年的渴望,迎来了九九归期;四百年的期待,盼来了春的喜讯。啊,澳门!澳门!苦尽甜来今胜昔,柳暗花明又一村,祖国与你共举杯,祝你前程美似锦!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这既是一种方针,更是一种相互担当的承诺。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与基础上,通过澳人治理澳门,建设澳门,发展澳门,形成澳门特色,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有机组成部分,事关澳门的前途。应当在善治澳门的基础上,处理好“两种制度”的关系,谋取全局以及提升澳门人的整体素质,在培育“新澳门人”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澳葡当局依然频频向中国人民挑衅。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再也不会任人欺侮了。1952年7月间,澳葡当局派兵向中国边防军开枪射击,并用大炮轰击拱北居民。新中国政府下令开炮还击,澳葡招架不住,派人前来认错道歉,并赔偿损失。其擅自在关闸外设立的岗哨也灰溜溜地撤回。 1955年3月,葡人为了炫耀其殖民历史,巩固其殖民统治,积极筹备所谓“澳门开埠40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建立侵略澳门纪念碑,举行澳门总督的升像礼等等。与此同时,葡萄牙政府又宣布将澳门改为葡萄牙的“澳门省”,隶属海外部。7月间又颁布了所谓“澳  相似文献   

11.
“文化澳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人治澳”的“旧澳门”时代之“不古不今、亦古亦今 ,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旧文化”是“澳人治澳”的“新澳门”时代“新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在“新澳门”的社会发展中 ,文化建设是中心、是支撑点和增长点、是优势和特色。近五百年绵绵不断而博大精深的中西交汇的文化底蕴成为澳门走向回归和“一国两制”、走向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走向世界和新世纪的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一年以前澳门商人并无 团体之设。每遇事故,则假座镜湖医 院集议解决。至一九一一年,华商萧 瀛洲等,鉴於澳门华商日众,乃发起 筹备组织商会,拟具纲领,条陈澳门 政府,旋於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十四 日获葡京批准立案,名为“澳门商 会”。翌年,澳门商会正式成立,公 推萧瀛洲为首眉总理。当时未有会 所,暂假同善堂为临时办事处,继由 康公庙值理会拨借木桥街四号之尝 产为会所。同时,以“旅澳华商总会” 名义,获当时中国政府工商部批准 立案。一九一六年,正式定名为“澳 门中华总商会”(又称“澳门商会”)。 一九三○年,卢…  相似文献   

13.
莲峰庙是澳门三大禅院之一。它位于澳门提督马路和关闸横路交界处,掩映于高大蓊郁的古柏苍松之中,披翠戴绿,秀美迷人。尤其是日落时分,夕照落霞、烟林暮景与古庙交相辉映,更成一绝。 莲峰庙前临珠海,背倚莲峰山。莲峰山在澳门人心中算得上是风水宝地。据《香山县志》记载:“有山拔起,如莲萼舒卷,名莲花山。”因为澳门人素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用和平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这一理论的指引下,香港已顺利回归。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归祖国怀抱,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认真学习澳门基本法,对进一步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澳门的繁荣与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澳门近50年来是台湾当局重要活动基地之一。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残余势力退踞台湾,有一批军政人员流落澳门,台湾当局在澳门设立了“外交特派员”专署,又在南湾街设立国民党澳门支部,统领澳门各个亲台组织开展活动。当时葡萄牙与台湾当局仍然保持“外交关系”,因此对澳门的亲台势力百般袒护。 到了1966年,葡澳当局迫于形势,  相似文献   

16.
容闳,字纯甫,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1828年生于澳门,1912年在美国逝世。容闳一生经历了我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整个历史时期,还卷入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某些反清的武装斗争事件。他在青年时赴美国留学共八年(1847—  相似文献   

17.
<正> 澳门是我国最早遭受西方殖民主义侵占的领土,也是在中外关系史上曾经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城市。但是关于澳门历史的文献资料,在中文古籍里保留的并不算多。这大概是由于澳门一地的兴盛发展,时在西方殖民者占居之后,而中国人自己对它反觉陌生的缘故。然而澳门毕竟是中国土地的一部分,它的兴衰去留是不会不被国人所关注的。从明代起,中国若干官、私著作里即有关于澳门的记述,例如万历年间郭棐纂修《广东通志》的《澳门》条、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的《香山澳》条以及庞尚鹏、郭尚宾诸人的有关奏稿等。到了清代,有关的记载和专论在一些政书、方志、笔记里更显增多,  相似文献   

18.
一、彝族的族称和历史阶段 彝族的族称解放后统一用“彝”字,最早用“彝”字作彝族族称的是清道光《沾益州志》。彝族在各地的自称或他称多达数十个(参见《彝族简史》)。多数自称或部分他称的第一个字的声母大部分为n(n)或1,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sh或ch、t等。n(n)、l是族称,sh、ch、t为亚族称。亚族称是由人名演变为家支(族)名,再演化为支系名。汉文文献中记载的“夷”有时泛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有时专指彝族。汉文文献中的“夷”实为彝族自称ne或ni“尼”的同音异写。“夷”、“尼”、“宜”在古汉语里同读一音,“夷”与“尼”、“宜”读音相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365天。就是这一天,江苏省海安县的顾昌明老人可以说是忙得不亦乐乎,在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组织365名签名;播放有关澳  相似文献   

20.
从“澳门”到“新澳门”,“平稳过渡”、“顺利交接”能否如期实现?“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繁荣稳定”、“长治久安”能否如愿实现?推选一个理想的“当家人”至关重要。事实上,早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诞生之前,所有真诚祝福“澳门明天更好”的中华儿女,包括爱国、爱澳的澳门同胞,匕径就“人选标准”形成共识:“硬”条件——一必须具备澳门“基本法”所规定的任职资格:(l)年满40周岁,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2)在任职期内不得具有外国居留权,不得从事私人赢利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