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小康与经济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中的一个新的阶段。为了达到全面小康 ,必须充分把握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和发展趋势 ,以及中国建成经济强国的现实定位 ;同时客观地判断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从而对实现强国战略目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全面小康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小康与社会公正是人类苦苦追寻的理想目标。它们之间有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全面小康是社会公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追求社会公正 ,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事求是的目标 ,凝聚人心的目标 ,理论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还是社会保障、农村医疗及农村教育,都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发展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而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5.
全面小康消费水平与完善消费市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小康消费要有供应丰裕、质量放心的物质消费品市场系统 ;全面小康消费要有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消费品市场系统 ;全面小康消费要有完善的为居民消费服务的劳务消费市场系统 ;全面小康消费的实现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性别发展与全面小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过程中,“妇女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还是各项目、各领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现状要求及国际妇女发展观更替的分析,提出妇女应该成为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性别发展意识应该被系统纳入到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中,并试图提出初步的建构设想。  相似文献   

7.
全面小康与农村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党领导全国人民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建设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以公平保证和促进效率。现阶段应以建立农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为当务之急,这既是落实农民宪法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有效扩大内需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不仅应该是一个富裕的社会,而且还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更应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发展战略必须从原来的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从原来的单纯经济增长转向综合的发展,并借助于持续的制度创新来缩小个体、群体或地区间的发展差异,让个人或群体的发展潜力得以基本乃至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9.
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十六大到十六届四中全会两年多时间内提出的三大概念.这三个概念前后相继、环环相扣,三大概念的提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是长期历史过程与特定发展阶段的关系,而科学发展观又是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宁夏要构建和谐社会,力争在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就必须清楚我们目前的小康水平与国家制定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之间的差距。文章从经济、生活质量、三产比例、城镇化水平、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宁夏距离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目标究竟有多远。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应当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动摇 ,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二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三是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四是要大力提倡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12.
于向阳 《东岳论丛》2003,24(4):112-114
法治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力保障。大力推进法治进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溢出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除了一般性人力资本溢出外,还存在着更为广泛的人力资本外溢性,一是与城市人力资本投入相比,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具有更强的私人性;二是由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广泛的歧视,农村人力资本并不能获得与其边际贡献相应的报酬。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向城市的庞大价值转移。实证分析表明,超过四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此形成的。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本外溢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比任何国家都重要。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综观农民收入的现状、农业发展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等五方面困难,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非均等性对经济与消费增长的制约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非均等性不但影响经济增长 ,而且影响居民消费。通过计量经济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非均等性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在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中 ,国有单位工资收入、集体单位工资收入等都不是影响非均等性分配的主要因素 ;单位其他收入、其他就业收入、其他劳动收入是收入分配非均等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收入分配非均等性对不同的消费项目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实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与收入公平分配均存在负相关。这主要表现在: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应用中的偏差、实施对象客观条件不同而导致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不公平。弱化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与收入公平分配负相关的对策:一是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二是正确实施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三是缩小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实施对象客观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伦理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项伟大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展开为三个方面:在个人道德品质方面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伦理方面要注重制度的公平正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遵循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经济集团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 ,收入分配是利益关系调整的主要方式。我国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不同的经济集团收入差距增大 ,突出的是国家与地方利益、城乡利益、区域利益、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利益。调整利益关系可以减少制度维护成本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仅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丈化等内涵 ,还具有哲学层面的意蕴。本文试从哲学的视角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顾六宝  刘倩 《河北学刊》2007,27(2):157-162
为了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国家通西部大开发政策向西部注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投入到西部地区的资金又通过各种渠道重新流回东部地区。本文试图通过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资本流动规模与资本效率的关系,并为解决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资金问题,以及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